“黄昏杏花微雨”出自宋代楼采的《玉漏迟》。
《玉漏迟》
宋代 楼采
絮花寒食路。
晴丝罥日,绿阴吹雾。
客帽欺风,愁满画船烟浦。
丝柱秋千散后,怅尘销、燕帘莺户。
从问阻。
梦云无准,鬓霜如许。
夜永绣阁藏娇,记掩扇传歌,翦灯留语。
月约星期,细把花须频数。
弹指一襟幽恨,谩空趁、啼鹃声诉。
深院宇。
黄昏杏花微雨。
【中文译文】《玉漏迟》
春天的寒食节,飘落的花絮在路上。阳光穿过丝帘,绿荫中吹起了雾气。客人戴着帽子迎风行走,愁绪满怀,画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港口。秋千上的丝柱散落了,感到惆怅尘埃消逝,燕帘和莺户被岁月侵蚀。我追问为何阻隔。梦中的云彩无法预测,鬓角上的霜也无法回避。夜晚宫廷的绣阁中隐藏着娇美女子,我刻意遮掩着扇子交流消息。剪灯之下,留下了说不完的话。月亮和星星相约,小心翼翼地数着花朵的细小颗粒。弹指间,怀抱里充满了幽怨和悔恨,白白地寻找着欢声笑语,只能空自在啼鸟声中倾诉。在深深的院子里,杏花微雨中的黄昏。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寒食节,时光流转,人事已非。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的无奈和对逝去美好的留恋之情。诗中充满了愁绪和思念,描摹了一幅幽静而寂寥的春天景象,给读者留下一种深深的思考和感触。
【赏析】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情感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光阴的感慨与思索。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细雨蒙蒙中的杏花、燕帘莺户的比喻,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又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同时,诗中对人物内心感受的描绘也十分到位,如客人愁满画船、怅尘销的情景,充满了哀怨和忧伤之情。整首诗以细节入手,通过细腻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与追忆。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流逝光阴的思考与反思,让人不禁产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相关知识
“花入麦秋零乱红”的出处是哪里
“花开花落”的出处是哪里
“看花开花落”的出处是哪里
“养花天气”的出处是哪里
“春花烂漫”的出处是哪里
“花竹报平安”的出处是哪里
“秾花烂漫”的出处是哪里
“群花烂漫”的出处是哪里
“水边长报竹平安”的出处是哪里
“花落与花开”的出处是哪里
网址: “黄昏杏花微雨”的出处是哪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7017.html
上一篇: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下一篇: 《甄嬛传》:那年杏花微雨,暗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