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日日有好花(植物学习笔记):鸭跖草科

日日有好花(植物学习笔记):鸭跖草科

我自小爱花,却识花甚少,数年前在朋友影响下突然想搞清植物的究竟,这才开始留意身边的植物,也零散记录了一些花花草草的事情,但植物知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差不多两三年过去了,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几次下决心从头开始学习,每每如泥牛入海,不知从何入手。前不久,偶尔在书店看到两本为小学生编写的图鉴,一本《植物》,一本叫《花》,它不是板着面孔高深莫测的植物学理论书,而是从身边常见的植物开始,分科别讲解,通过丰富生动的图片,浅显易懂的文字,细腻入微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充满魅力的植物世界。就是它了!我想这样的书应该就是为我这样的植物白丁准备的,所以,今年的目标,就是以此二书为线索,假以时日,集腋成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系统的植物知识,从只知道“看热闹”,逐渐过渡至“看门道”。

鸭跖草科

第一个笔记是关于鸭跖草科。当初认识花草时用的那本书,第一朵花也是鸭跖草科的紫叶鸭跖草,因为那书是按花的形状和花瓣多少来排列的,鸭跖草是三瓣花,排在最前。

☘️ 鸭跖草(露草)

鸭跖草科的代表是鸭跖草属中的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一直觉得这名字令人费解。

就说这“跖”[zhí]字就够生僻的。词典上说,跖是“脚面上接近脚趾的地方”。鸭子的脚趾和脚面连成一片,所以叫鸭跖倒也没错,问题是,鸭跖与这种小花有何关系?

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篇写鸭跖草的文章,题曰《分外一般天水色,此方独许染家知》,引经据典,饶有趣味。作者也觉得无论花还是叶,鸭跖草都不似鸭掌。文中介绍了“有一种解释认为,鸭子喜欢吃它们的叶子,经常光顾,它们在泥土地上踩过的脚印,与鸭跖草的叶子有几分相似,都似竹叶。”

我觉得这个解释颇为牵强。姑且不论鸭子是否喜欢吃它的叶子,就算是,泥地里的鸭脚掌哪里像鸭跖草的叶子呢?鸭跖草的叶子像宽大些的竹叶,并且茎上有节,所以才有许多如“碧竹子”,“淡竹叶”这样的别名。

文章又介绍了另一种解释:

夏纬瑛《植物名释》推论, “鸭”与“野”、 “跖”与“竹”音近,所以“鸭跖草”实乃“野竹草”之讹变,其本义是“生于田野如竹之草”。

这仍不能令我释然,假如这样,干脆叫叶竹草就够了,何必如此拐弯抹角,多此一举,且莫名其妙。

另有别称叫翠蝴蝶,鸡舌草,碧蝉花等等,从花的样子而来,这些名称都比鸭跖草贴切得多呢。

碧蝉花这名字尤其美好。宋代杨巽斋有一首诗作《碧蝉花》:

扬葩蔌蔌傍疏篱,翅薄舒青势欲飞。

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

“翅薄舒青势欲飞”一句,将鸭跖草的花姿描绘得十分生动,但看过鸭跖草的人都知道,它的花实在是太小了,不至于让佳人用扇子来扑的程度吧。倒是它转瞬即逝的花容,佳人看了对花流泪也未可知。

学名中Commelina,来自17世纪荷兰植物学家Commelin的名字,但为它命名的人却是著名的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博士。

据说,在荷兰,有三位叫Commelina的植物学家,其中两位声名赫赫,另一位则寂寂无名。鸭跖草花虽有三片花瓣,人们却往往只注意那两片米老鼠大耳朵般碧蓝的花瓣,而忽视了下面那片被雄蕊遮住的、小小的白色花瓣。林奈大概对那位默默无闻的人打抱不平,故以此来隐喻那三位同名而际遇不同的植物学家吧。

种名communis意思是“普通的、通常的”,表示鸭跖草是科代表。

日语名叫“露草”(ツユクサ)。

鸭跖草喜湿,清晨开放,绿叶蓝花黄蕊在露水润泽下,给人以清新明净之感,尤其是两片蓝色花瓣,真如宋代翁元广所吟咏的“露洗芳容别种青”。但“露草”中的“露”,更多的是形容它花开短暂如草上之露水。

前年夏天,我去九州上天草市的一个小岛上露营。那个岛子是个村营的小公园,村民们沿海岸修了一圈碎石小道,天刚亮我就被海浪拍打的声音敲醒,便在晨曦中沿着小道散步,只见路边有许许多多的露草,已经绽放出碧蓝的小花了。天空如洗,四周大海清澈见底,想起那句形容露草的诗句“分外一般天水色”,虽也贴切,但依然不能够把露草的蓝形容出来,那真是比天水更晶莹明净,宝石一般熠熠发光的蓝啊!

可惜这么美的花,几个小时后就发蔫儿,到了下午便彻底萎谢了。

露草在日本遍地都是,道路旁墙缝间,无处不在,虽是野花,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怜惜,那转瞬即逝的美丽,恰好符合日本人对花流泪对月叹息的“物哀”审美观。《万叶集》中,咏叹露草的诗歌多达九首。吉卜力动画片《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里有个画面,小人阿莉埃蒂走在屋檐下,庭隅中露草的青色花瓣令人过目难忘。这种细微之处,恐怕只有日本人看了才心领神会。

露草还有个别名叫“月草”,但却与月亮无关,它是从鸭跖草的另一个别名“着草”而来。日语里“着”字与“月”字发音相同,都念つき,着,是“染着”的意思。鸭跖草的蓝色,曾经是一种重要的染料。

以鸭跖草为染料,或许是从中国学来的。关于此事,上述《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里描述得十分详尽,南宋诗人董嗣杲《碧蝉儿花》里说“此方独许染家知”,或许提炼鸭跖草色的方法还是染家不外传的秘密呢。

据说在古代,人们常用鸭跖草为羊皮灯染色,《本草纲目》所载:“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画色(即颜料)及彩羊皮灯,青碧如黛也。”(草部第十六卷),中国自古有灯会,灯上各种彩绘必得用美色,鸭跖草花堪担此任。

如何取色呢?据明代著名曲家高濂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载:“淡竹花,花开二瓣,色最青翠,乡人用绵收之,货作画灯,青色并破绿等用。”传统做法,是用丝绵来吸取花汁。

可是在日本,取色则用此乡特有的美浓纸,染的对象除了灯和扇,更多用于和服打底。和服画花样时须打草稿,等正式染色时,打草稿的颜色不可留在衣料上,而鸭跖草色见水即消,且不留痕迹,以此打底稿真再合适不过了。

也因此特性,鸭跖草又得一别名“移草”,日本古代诗歌集《万叶集》中常以此特性来比喻人心易变,爱情不持久,如:

“露草欲染衣,却苦易变色。”

“月草变色易,此身露电然。后得重逢否,君道如何知。”

“深宫或如是,我心非月草。月草褪色易,相思无转移。”

“纵使人言千百遍,月草移情非我心。”

(译文引自《南方都市报》上文章《西风吹绽碧蝉花》)

制作和服,最著名的是京都的友禅染,为了给它提供充足的露草色染料,地处京都旁边的近江地区(现在的滋贺县)便兴起了制造青花纸的产业。

由于普通的鸭跖草花太小,所以近江国栽培的是“花倍于寻常品”的变种——大花鸭跖草,日语叫大帽子花(オオボウシバナ,帽子花是鸭跖草的另一个日语别称,因为它的花托形似帽子),学名 Commelina communis var. hortensis, 此品种身高可达一米左右,花也有普通鸭跖草的三五倍那么大。由于大帽子花专用于采集青色,故也称青花(アオバナ)。现在它还是滋賀県草津市的市花呢。

制作青花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青花凌晨四五点开放,过午即萎,得趁其新鲜时摘下花瓣。无论怎么小心,难免有花蕊和花粉混入其中,要细心地清除杂质,否则将影响质量。之后要小心地揉搓花瓣,使花汁渗出,再把它们装进棉布包里,挤出蓝色汁液,用毛刷不断地把汁液涂抹在吸水性好的美浓纸上,美浓纸4张1叠,24叠为一个单位,合计96张,放在日光下晾晒,干了再涂,涂了再干,要反复60~80次才算完。不仅工序繁复,时间要求也严格,采下的花瓣必须当天完成制作工艺,才能做出漂亮的成品。这一系列的操作都要顶着盛夏酷暑完成,而汗水绝不可滴落到蓝纸上。因此匠人们把青花叫做“地狱花”!可它是一家生计的重要来源啊,再辛苦又能怎样呢?所以每当花季,男女老少都得出动,据近江僧人横井金谷上人(1761-1832)在《金谷上人行状记》中描写:“这一带村中,七八月皆摘露草花染纸,相与兜售诸国。此云青花,七月初以来,连小猫儿也要帮忙采花,何况雀跃忙碌的人们呢?”

如今,有了化学染料,这样的青花纸已不再需要了,这一琵琶湖畔的风物诗,也越来越少为人知了。

回到鸭跖草的植物学上来。

鸭跖草的雄蕊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如果没有它金灿灿的陪衬,鸭跖草的美真会减色几分呢。雄蕊一共六根,可其中真正能造花粉的只有两根,那几根顶着鲜艳黄帽子的不过是招惹蜜蜂和虫子的幌子。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鸭跖草科植物基本都是短命花,而且它贡献给虫儿们也的只有花粉,并无花蜜,所以只好在短短的开花时间内用“花招”装做内涵丰富的样子,以此吸引虫儿来为自己授粉。

假如花招失败,无“虫”问津,那就只好自己“内部解决”传宗接代的问题了。仔细观察鸭跖草在花朵萎后,雄蕊会弯曲卷起来,为的就是给自家雌蕊授粉呢。

不管怎么说,花谢后总算有了结果,果实被花苞包住,渐渐成熟,一个果实里面有四粒种子,种子外面虽像砂石般粗糙凹凸,但孕育着一道青天。

鸭跖草是一年草,种子散开后,第二年再从头发芽,长成新的小花。

鸭跖草也有白花的品种,虽也清秀,但毕竟逊色不少,很少有人注意。

鸭跖草晒干后是很好的中药,清热,凉血,解毒。

☘️紫露草

紫露草是鸭跖草科下的一个属。

不知道这回为什么中国名不叫紫鸭跖草。

紫露草属(学名:Tradescantia)下又统辖了71个种,常见的除了紫露草外,还有紫叶鸭跖草、吊竹梅、紫背万年青、白雪姬……

作为代表的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lexa),虽也是三瓣花,但其花型与鸭跖草已截然不同,三个花瓣均等展开,颜色以青紫色为多,有浓淡,也有紫红、粉红和白色,它们也是六个雄蕊,其中有四个也是不能繁殖的假货。叶子细长。这些都是它作为鸭跖草科植物的特征。但紫露草最大的特征,应该是毛茸茸的花丝,微风吹来,柔丝款款摇动,看得心都要融化了。

紫露草原产美洲,最初的样本是无毛紫露草,因其花朵美丽,1629年被引入欧洲,作为园艺栽培花受到亲睐,所以本来只有半米高的它后来产生了一米多高、且色彩也更加丰富的大紫露草。据说还有匍匐在地面的品种,但我在日本见到的都是直立型的。

去年夏天,朋友送了我一把紫露草,是她早上从自家花园里剪的,到我手里已是晚上,带回家,看到枝叶都蔫儿了,我随便找了个瓶子把它泡进去,心里却非常怀疑这无精打采的东西真的会开花吗?第二天起来一看,那株披着散乱竹形叶子的枝上,几朵紫色三瓣花已经在用毛茸茸的眼睛在对我微笑了。

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虽然也喜欢露草(鸭跖草),但几乎没人会特意种它,包括大帽子花也很少会种在自己院子里。可是对待紫露草就不同了,或许是露草身上杂草的特性太分明,而紫露草却兼备了野性和家养植物的优点,花朵大而美,气质独特,其草叶萋萋的体态也不失自然风范。有一本小说的名字就叫《开满紫露草的院子》,在淅淅沥沥飘梅雨的六月,主人公眼看着檐下的雨滴顺着紫露草狭长的叶子流淌,一朵朵小花渐渐“憔悴”,这份淡淡的伤感实在令人着迷。有的作家用它给自己取笔名,还有在陶器上画它的模样。

但作为插花,我觉得并不适合,一来花稍开即逝,而来枝上骨朵儿太多,挤在一起杂乱无章,叶子也披头散发的,还是让它呆在院子里吧。

在日本,紫露草人尽皆知,原因是它紫色的雄蕊常作为教材出现在中小学里,是用来观察植物循环型原形质流动的最好材料,所以一提起紫露草,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生物课,“啊,那个呀,知道知道。”

(显微镜下的紫露草雄蕊。)

紫露草的花语并不单纯是感伤,它有三个含义:快活,尊敬,寂寞的回忆。快活是“虽然短暂但很幸福”,尊敬是“虽然尊敬但并非爱情”,寂寞的回忆当然应景,但还有“智慧之泉”的意思。其实紫露草花个体寿命虽然短暂,花苞却是非常非常多,一开一大片,似乎永远开不完的样子,所以作为整体,它反倒是一种长寿花。

在网上看到两年前一则消息,说英国《每日邮报》有位80岁的老人戴夫(David Latimer)于1960年在透明的玻璃瓶中栽培了4棵“紫露草”(spiderworts) ,1972年第二次浇水后瓶子就处于完全密封状态。而在40年的密封时间里,这几株植物却顽强地生存下来,枝繁叶茂长满了整个玻璃瓶。这个玻璃瓶容积约10加仑(约37.85升),瓶内已形成了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植物虽然生存在密闭的环境中,却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和作用,它的落叶也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瓶内的水分也可循环。看来紫露草子生命力不是一般的顽强啊。

不沉溺于无谓的感伤,珍惜短暂的美丽,确实是值得尊重的花。

☘️紫叶鸭跖草

紫叶鸭趾草(学名:Tradescantia pallida)跟紫露草是一家人(同属),所以它们的花形十分相似,但它全身发紫或紫红,小花被衬托得看似粉红。它别名紫竹梅、紫竹兰、紫锦草,就是因为它那从头到脚的一身紫色。

日语名紫御殿(ムラサキゴテン),别名パープルハート,意思是“紫心”,从花形而来,日本的花店也叫它「セトクレアセア」,这是它旧属名Setcreasea pallida的音译。

紫叶鸭跖草原产墨西哥,原本畏寒,但在日本大部分的温带地区也长得很好,而且大半年都在开花。但它叶子质感较厚硬,加上颜色给人以憨实之感,常令人忽视花朵之美。

小时候听说这就是紫罗兰,心里觉得非常失望,可见我真的很不待见这种花。

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懂得欣赏它了。首先,它的颜色令人过目不忘,自然界像这样浑身紫色的植物并不多见,在日本,紫色象征高贵,所以它得名“御殿”兴许与此有关。此外,它易繁殖,一年四季不干枯,种在园中非常有存在感,永远甘当忠实的点缀。还有,它虽然朴实,但并非无华,在懂得欣赏它的人眼里,它的花是相当动人的,仿佛一位粗硬外表下蕴藏着满腔柔情的汉子。这是一种绝不流俗的植物。

腊月的日本,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几天走在路上,特意观察了一下脚下的紫色鸭跖草,只见它紫色暗沉,花朵皆无,似在咬牙忍受着寒冬的侵袭,沉默中自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态。

☘️吊竹梅

是紫叶鸭跖草的近亲,因为叶子里有紫色条纹,所以日语叫縞紫露草(シマムラサキツユクサ),学名: Tradescantia zebrina,种名来自葡萄牙语“斑马”。

它的叶子像京剧脸谱里的花脸,极具个性,简洁明了,虽不是什么漂亮的植物,但却令人百看不厌,而且可以制造出一种现代感的氛围,很多时髦的家具店都喜欢挂上一盆。

☘️白雪姬

我上下班路上经过一户人家,门口种的花草总是生机勃勃,有一次刚好女主人在浇水,我趁机夸了她的花,女主人十分开心,跟我聊了半天。

那天有一盆花,花朵一看就是紫露草的亲戚,不过身上布满了白色的绒毛,女主人说它叫“白雪姬”,也就是日语里的白雪公主的意思。

白雪姬的正式日语名称叫トラディスカンティア・シラモンタナ,它完全就是拉丁学名:Tradescantia sillamontana的音译,我觉得还是白雪姬这个俗名比较别致。它是多年生草,茎硬而直,叶子椭圆,铺满了柔毛,形态简洁,要是不看花,跟挂满嘟嘟囔囔叶子杂乱的紫露草长得可不大像。

紫露草属的学名来自于英国植物学家,英王查尔斯一世的园艺师John Tradescant the Younger(1608-1662)的名字,种小名是西班牙语“silla山脉的”,这座山位于墨西哥,海拔1000米,白雪姬原产于此。所以它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爱充足柔和的阳光,耐干旱,不耐寒。

鸭跖草科知识小结:

茎上有节,叶子长条椭圆形,叶梢尖尖,平行脉,是大部分鸭跖草科植物的特征。

似乎单子叶植物的叶子都是长长一条,叶脉是平行线或是弧线,鸭跖草科是单子叶植物,兰科,百合科也是。

鸭跖草科植物的花,多为三瓣,或者三的倍数。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鸭跖草目—鸭跖草科:鸭跖草
日日有好花,天天好心情
【植物界全系列】鸭跖草目—鸭跖草科:紫露草
紫露草丨淡雅、仙气、好养活的鸭跖草科植物
鸭跖草
植物文化(石竹科、苋科、豆科、禾本科、鸭跖草科 、无患子科、槭树科、芸香科、泽泻科 、棕榈科、天南星科)
农田边有“1种杂草”,人称“鸭跖草”,花朵蓝色,看到别去挖
APG IV系统学习笔记分享(一)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一)
机器学习笔记(通俗易懂)

网址: 日日有好花(植物学习笔记):鸭跖草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88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品红,冬日中的暖阳(点亮寒冬的
下一篇: 常用植物配置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