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七夕遇冷?玫瑰价格不如往年,受疫情影响花商更加谨慎

七夕遇冷?玫瑰价格不如往年,受疫情影响花商更加谨慎

四川在线 文露敏

8月14日周六,是一年一度的“七夕”。周五,还没到节日当天,在成都鲜花批发市场,红火的玫瑰挤满了过道,各式各样的花束和花篮占领了小姐姐的办公桌。

疫情之下,鲜切花行业经历需求大跌、运输受阻,正在缓慢恢复生机。“七夕”这样的节日是玫瑰等鲜花的需求旺盛期,记者在成都市内的鲜花批发市场万福花市与几家花店进行了走访,发现玫瑰价格有所上涨,但受到此轮疫情的影响,与往年同期相比,花商们的备货期缩短,备货量减少,玫瑰批发价下降。这个“七夕”,花商们并没有等来预想中的火爆。

玫瑰及配花价格照常上涨,但批发商备货期缩短

8月10日下午两点,位于成都三圣乡的万福花市内一片忙碌的景象。成都女孩张敏和男友挑拣着鲜花。挨个摊位问价后,她以“白菜价”买了两把花——一把被低价处理的红玫瑰五元九枝,一把粉玫瑰二十元。“七夕快到了,到时花价肯定要涨。”张敏说,按经验,一枝可能要卖到十几元了,自己赶早来买一些。

8月10日,万福花市内的玫瑰“遍地”

按往年的经验,所有人都明白,“七夕”节时玫瑰花价不低。玫瑰几乎堆满了绝大多数商户的摊位。主营进口花的经销商科诺花卉平时几乎不进玫瑰,但这个“七夕”,他们从厄瓜多尔、荷兰等地,进口了5万枝。

在批发商杨丽兰的摊位,每隔几分钟就会有询价的顾客。“白玫瑰一捆9枝45块,粉的和红的30块。”杨丽兰大声招呼,身前,这天的记账本上已经写满了半页。杨丽兰的货源百分之九十来自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万福花市的大多数商户,也都是从斗南进货。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8月3日是“七夕”节备货高峰期的第一天,一直到9日、10日,拍卖交易总量和玫瑰成交价格达到了一个顶点。

花店也迎来了忙碌而幸福的一周。记者联系了多家花店,店员都表示可以提前预定,节日订单很多,单枝玫瑰价格在10-15元左右。一家店的店员提示记者可以尽快下单,“不然的话,过几天一束要贵30到50元。”

花匠studio的老板唐倩已经开了7年花店,主要经营零售花礼和商务用花。她告诉记者,节日期间的价格是平日价的两倍多。周园花艺的老板周园专做定制鲜花,“一个七夕节的销量,有时能够赶上平时的一个月。”

面对庞大的需求量和营业额,花店要预先做好准备。经营花店的陈钿说,店里多进的各色玫瑰,“大概是平时的15倍。”

不过,即使在“玫瑰价格一定上扬”的预期下,今年的“七夕”备货期明显缩短,各个商家的备货量也有所下滑。往年,“七夕”节前提前6至10天备货是行业常态,但今年8月3日,“七夕”节备货高峰期的第一天,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网站就提醒广大花商:“目前各地情势尚不明确,气温高花期缩短,建议各方有货品就上市交易,尽量不要囤货”。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公共关系总监董瑞告诉记者,今年的花店老板,只敢满足“看得见的两三天内的交易需求”,经销商也不敢大量进货和压货。杨丽兰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七夕”,她只提前三四天,比平时多进了几百把玫瑰。疫情前的“七夕”节,花匠studio都会采购红玫瑰和其他花材,“基本有一百多把”,而今年,店里只采购了九十把左右,为节日准备的进口花材也从几千元下降到了一千多元。

疫情之下,谨慎的花商

“谨慎”,是这个“七夕”鲜切花行业的关键词。不少批发商和花店老板都对记者袒露,疫情以来,生意有些难做。

影响鲜切花行业的最大因素是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鲜花可以用于家庭装饰、人情来往、典礼仪式,节庆消费一般都会引爆市场需求。但在疫情之下,这些鲜花应用的场景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是消费者行动受限,消费心态也出现了转变。陈钿所在的花店上个月因为成都的疫情,没有订单,不得不停业了几天,“就当给自己放假了。”被影响的不止一家。“能感受到零售客户变少了,可能是大家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毕竟鲜花消费并不是刚需。”唐倩说,疫情对商务用花也有影响,一些开业活动、婚庆活动随时可能会被取消。

其次是对物流的通畅信心不足。疫情的反弹使得中高风险地区的物流运输受到了一些限制。进口花受到的影响更加突出。从国外拍卖市场和种植基地订购的花,要精细包装,飞机运输,还要保湿保温。科诺鲜花的负责人弓杰举了个例子:“进货量少了,成本增加了,拿荷兰来说,以前一周有两个直飞航班,现在得先到德国转机才行。”

为了保鲜,科诺花卉的花都要在恒温室里存放

另一方面,经营者经历过去年疫情的重创后,心理上有所担忧。尽管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杨丽兰也说不准,今年的生意会如何,“疫情反反复复,真不好说。”因此,今年七夕,她选择“适量进货”。

环环相扣,供货商比较被动。云南本地供货商宏蚨花卉的经营者孙莉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中高风险地区的生意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今年“七夕”,花价一直不高,作为种植者很头疼,都是亏钱卖了。”他们家经营范围比较广,自种、采购都有,据孙莉说,与疫情前相比,一把玫瑰同期大概便宜了10到15元。董瑞也表示,总体而言,种种因素影响下,“今年“七夕”斗南的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

后疫情时代,鲜切花的顺应与转型之路

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全国大面积封城、隔离,这对鲜切花行业的市场消费和种植端造成重创,据斗南交易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总供货量降幅约47%。花农的损失十分惨重,只能让花直接在地里开爆,再剪掉当垃圾处理。

“但随着复工复产,花卉行业的复苏速度很快。从下半年开始,价格一路走高,今年情人节、三八节、‘5·20’行情都特别好,康乃馨甚至创造了二十多年来的最高价。”董瑞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花商花农对“七夕”节的预期比较高,也扩大了种植规模,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打乱了节奏。

经过疫情,一部分人的经营理念更加成熟,开始注意自己的适应和转型。

新品种、高品质的花卉因为价格波动较小得到了更多人认可。周园的花店就主营稀有花材和定款花材,疫情期间门店散客减少,但他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我的客群比较垂直,也不靠散花盈利。”周园说,他还注意在微博、小红书上发贴吸引搜索中意定制花束的客户,来自线上的客户使得订单量比较平稳。唐倩则开始专注发展商业客户,“因为他们的订单量比较大,更稳定一些。”

周园早起布置店铺

在斗南,一些经销商也开始尝试新的销售手段——直播电商,选货、解说、联系花农下单、包装,极大缩短了与顾客之间的距离。这增加了鲜切花的销售渠道,宏观上有利于行业发展。但同时,直播电商面临着商业模式不够成熟,标准化不足,品控不佳的问题。一些花商也在观望中,转型需要跨越很大的障碍。对杨丽兰这样的花商来说,她们早出晚归,维持着供应链运转,即使关注到了直播带货,但“那东西要花心血,暂时不现实”。

总体而言,花商们态度虽然更加谨慎,但对鲜切花行业仍有信心。作为花农,孙莉相信,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等提高,鲜切花一定会继续走入千家万户,“作为一个花卉人,我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董瑞也同样看好行业的发展。疫情以来,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着力保证鲜切花产业链的正常运作:“一是和育种商合作,为花农推荐更多好品种;二是争取更多的金融扶持,提升花农的生产设施水平;三是进行交易升级,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集成,同时完善供应链物流服务,保证产销联动。”董瑞说,“疫情常态化,从种植端到经销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适应新变化,学会与疫情共存。”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七夕”遇冷?玫瑰价格不如往年,受疫情影响花商更加谨慎
七夕鲜花销售“遇冷”“私人订制”款更受青睐
探市丨玫瑰价格超七夕?气温下降影响产量,部分花店不敢提价
疫情下的七夕:实体花店玫瑰销量下降 网购鲜花更受青睐
情人节遇上小除夕,玫瑰生意为何不如往年?
情人节临近鲜花销售遇冷 “洋节”被年味冲淡
受疫情影响,郑州花卉市场遇冷,一花店女老板说“生命比赚钱重要”
七夕探访广饶花卉市场:线上销售火爆 网购鲜花更受市民青睐
郑州七夕花卉市场:玫瑰价格暴涨 有商家却说“不涨价要增加销量”
七夕将至 玫瑰花价格销量双涨

网址: 七夕遇冷?玫瑰价格不如往年,受疫情影响花商更加谨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899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情人节玫瑰花价格翻5倍
下一篇: 国产玫瑰价格上涨!“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