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植物发病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无论是侵染性的或非侵染性的病害,先在病害部位发生一些外部观察不到的生理活动的变化,细胞和组织随后也发生变化。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各种不正常的特征,称为症状。植物病害的症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每种病害的症状 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因此,症状往往成为我们鉴别病害的依据。
常见症状类型有:
斑点由于局部组织坏死而形成的,常发生于叶片、果实和种子上,形状、颜色不一,如大叶黄杨叶斑病、兰花炭疽病。
溃疡局部韧皮部或少量木质部坏死,形成凹陷病斑,其周围常被木栓化愈合组织所包围。如杨树溃疡病。
腐烂是病原物分 泌酶把植物细胞内的物质溶解,组织软化解体,流出汁液。根、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卖苗或多肉质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腐烂,多为湿腐,如羽衣古蓝软腐病。根据腐烂的部位,分为根腐、基腐、果腐、花腐等名称。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形成干腐,如木材腐烂、三棱掌腐烂病。
萎蔫植物的萎蔫有各种原因,典型的萎蔫症状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调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还是完好的,这种调萎是不能恢复的。根据受害部位的不同,分为局部性的,如1个枝条调萎,但更常见的是全株凋萎。园林植物数十种植物的枯萎病,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 ,如油橄榄青枯病,翠菊枯萎病,合欢枯萎病和水仙、郁金香基腐病。有时叶片蒸腾量过大而土壤水分不足造成生理干旱也会引起调萎。
肿病植物根和枝干局部细胞数目增多而局部肿胀或成瘤状突起,如月季根癌病、根瘤线虫病等。
畸形植物生病后,症状很多,如碧桃缩叶病,使植株叶全部或局部肥肿、质脆。樱花丛枝病直立而丛生,病枝展叶早而小,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
疮痂植物枝叶及果实发病组织,呈木栓化隆起,表面粗糙,后期龟裂,甚至凹陷,如柑橘疮痂病等。
黄化植物叶片及嫩茎的叶绿素形成不良、营养不足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引起 ,如法国梧桐因缺乏铁元素而表现的黄化或失绿。但植物受病毒侵染后也可以发生黄化,如香石竹斑驳病毒,新生叶片褪绿,生长变弱,局部褪绿,叶片出现“绿岛”,扩展后叶片黄化。
花叶植物受病毒侵染后,叶片颜色深浅不,常常遍及全叶,如郁金香病毒病在叶片上形成花叶,花瓣上产生浅色或近白色条状碎色斑,或不规则斑点。唐菖蒲病毒,使叶片上出现黄色条斑花叶,具褪绿斑点,病叶扭曲、矮小、黄化,花小色碎等病状。
白粉病菌覆盖寄主叶片、嫩枝、花柄和新梢的表面,形成 一层霜白色粉霉,如菊花白粉病、蔷薇白粉病等。
黑粉植物受害部分出现黑粉状物,如竹类黑粉病、小麦黑穗病
锈斑病斑上有铁锈色粉状物或橙黄色小斑点,如桧柏海棠锈病、芍药锈病、杜鹃锈病。
霉层病部表面出现毛霉状物,成层盖住病部,如板栗霉烂病等。
烟煤病菌在植物表面形成层烟煤状物,如山茶花烟煤病、米兰煤污病。
流脂或流胶病部渗出含有大量病菌的汁液成胶状物,致使花木生长衰弱或芽梢枯死,如桃流胶病、国外松芽流脂病。
蕈体树木腐朽后,常在树上产生伞状或蹄状等形状的繁殖器官,这些器官称为蕈体。
在实际生产中,作物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常易混淆,一旦误诊,可能延误最佳防治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准确、及时的诊断鉴定,是搞好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非侵染性病害
造成非侵染性性病害的原因主要有:温度不适宜,光照不适宜,水分失调,营养条件不适宜,土壤盐分过多,有害气体和物质的危害,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等都会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病害发生,因此,这类病害又叫 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
生理性病害有个共性:即往往首先表现在嫩叶、新枝上,如叶片黄化、 小叶、 流胶病, 根部腐烂、 出现茎叶柔细易折断、 倒伏等等生长不良 的现象。
侵染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细菌,一般是在病株上或土中的病株上越冬,来年借风雨及带菌种苗的运输而传播。
细菌病害在园林植物上所表现的主要症状有斑点、 溃疡、 枯萎以及肿瘤等类型,如鸢尾细菌性叶斑病、美人蕉芽腐病、常春藤细菌性溃疡病、樱花及榆叶梅穿孔病等。一般表现为组织坏死、腐烂,有的造成局部畸形。天气潮湿时,病部往往呈水渍状,半透明。
细菌性 叶斑病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斑,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晕圈 ,如菊花、秋海棠的细菌性叶斑病。
细菌性 腐烂病有一种腥臭味,且腐烂组织带有黄色的菌脓 ,如百合软腐病,马蹄莲的腐烂病、软腐病。
细菌性 萎蔫病往往造成青枯(而真菌性萎蔫常伴有黄化 ),如菊花、大丽花的青枯病,香石竹的细菌性枯萎病,菊花的细菌性枯萎病,报春花的细菌性萎蔫病。
真菌性病害
园林植物的病害大多数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具有侵染性。如菊花的霜霉病、天竺葵灰霉病、橡皮树炭病、桂花炭疽病、马蹄莲黑斑病、玫瑰霜霉病、鸡冠花褐斑病、郁金香疫病及各种花卉苗木的立枯病、猝倒病。真菌以菌丝体为营养体,无性和有性孢子为繁殖体,借助风、雨、昆虫或种苗、杂草传播,也可由土壤继代传播,通过花卉植物表皮的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口和各种伤口侵入植株体内。
真菌病害常常造成植株组织坏死、 腐烂等症状,病症特别显,用肉眼即可观察到病原体或其变态形式,如白粉、 灰霉、 黑霉、 霜霉、 黑点、 菌核等症状,真菌性坏死是真菌性病害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病毒性病害
主要由病毒引起。花卉的病毒病多为全株性的慢性病,有些病毒病表现的症状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区别之处在于,病毒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逐渐扩展的蔓延性,病株上出现的病状常从顶端开始,然后扩展到植株的其他部位。如菊科花卉的病毒病、金边瑞香病毒病、香石竹病毒病等。
园林植物病毒病主要是通过叶蝉和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病健株之间的接触和人们的栽培操作活动而传播,病毒病症状常表现为花叶、 黄化、 矮化、 萎蔫等。
线虫病害
线虫线虫体形细长,线状。少数线虫的雌性成虫可膨大成球形或梨形,但在幼虫时期都是线状的。体长多数不超过lmm,乳白色,或无色透明。体壁外层有不透水的角质层。线虫的繁殖是通过雌、雄虫的交尾产卵。
园林植物受线虫危害后,常表现为生长不良、 植株矮小、 叶片皱缩,甚至早期枯死,有的则在被害根部形成瘤状突起。园林植物病原线虫多数是寄生性的,但也有些是在土壤中腐生的,例如菊花线虫、菊花及仙客来根结线虫、松材线虫等。也有一部分是重要的有害昆虫的天敌。
植原体病害
植原体是一类无固定细胞核结构,极为微小的低等生物,许多性质近似于病毒。有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常表现为变色( 叶黄化、 红叶、 白叶、 变紫、 花变叶); 畸形( 植物丛枝、 矮化、 卷叶、 小叶) 等症状。
有两种类型:第一是螺旋体状,这一类型较易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第二是非螺旋形,许多植原体属于这类型,一般较难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多是通过叶蝉类昆虫吸食活动传播,也有繁殖过程中苗木间的传播。虽然有少数抗生素对控制植原体病害很有效,但仍没有被种植者广泛采用,主要还是通过压制传病昆虫及采用无毒苗进行控制。
防治措施
防治花卉病害,主要应做好以下关键措施:
1.严格执行有关检疫法规,属于检疫对象的病害要严加防范,不能从有这种病害发生的区域引进种、苗;购进种、苗时应仔细检查,如发现有检疫对象应坚决拒收、拒进,并作销毁处置,如烧毁、深埋等。
2.选用抗病品种。比如同样的菊科花卉品种,也要作小面积的引种试验,有的应作接种鉴定和自然诱发鉴定,筛选出抗病性强的品种。
3.加强土壤和种苗的消毒处理。特别是许多名贵花卉,不论是本土栽种,还是作盆栽,都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如用 根竞兑水喷施。
4.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大棚花卉要注意通风透光,即使严寒的冬季,每天中午也要揭侧膜或开窗,以降低棚内湿度,否则会诱发灰霉病、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的大发生。光照强度应控制在适宜植株生长发育的程度。
二是:合理灌溉、滴灌、沟灌或给土面给水,防止灌溉水飞溅,将病原孢子或细菌带到健株上,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不可让水分滞留在花瓣或叶面上,为病菌萌发侵入植株提供条件。土壤湿度太高则会造成各种根腐病原菌对根的危害。
三是:在移栽、整枝、摘心时尽量不造成伤口,为病菌提供侵入点。最好选晴天操作,以利伤口愈合,防止病原菌的侵入。在扦插时,应进行消毒,尽量避免通过手指及工具传播病菌。
四是: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过多施用肥料反而会对植株造成肥害甚至会造成植株黄化、生长不良。
五是:注意田间卫生。将病株、病叶、杂草摘除,并带离栽培场所销毁,可降低甚至完全清除场内病原菌密度,减轻发病,尤其是对防治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或枯萎病等系统性病害十分有效。
适时、适度进行药剂防治。可视病害种类、轻重等用保护剂、铲除剂、治疗剂等。
生理性病害不具有传染性,通过改善造成病害的环境条件,实施对症治疗,补充适当营养液,植株一般较易康复。
真菌性病害可以选用菌杀、钦科、破千均等防治。
细菌性病害可选用枝音、 智涂对树干进行喷施或涂抹。(注:对于树干腐烂病,在用药之前务必刮除病灶处)
病毒性病害可用毒盾。
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可选择 上丁,或发病后用上丁+根竞、浇灌花卉根际土壤,以杀死线虫。
根部病害一般选用根竞/根腐灵+ 树先生生根液可全面防治绝大部分根部病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花卉苗木绿植病害,你了解多少?
花卉绿植拍照识别病害
关于植物病毒,你了解多少?
【绿植花卉加盟】加盟绿植花卉
如何选择室内绿植
1加仑花盆装多少斤土?家居绿植选择全攻略
有关园林植物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你对室外花箱了解多少?
鸿文园林:关于仿树皮花基你了解多少?
北京市花月季,你了解多少?
网址: 花卉苗木绿植病害,你了解多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242.html
上一篇: 花卉培育——真菌细菌性病害防治 |
下一篇: 百合的品种有那些呢百合花的花期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