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传统节日浪漫演绎 七夕在现代的传承流变

传统节日浪漫演绎 七夕在现代的传承流变

如果要在传统节日中寻找一个最接近情人节的,那就非七夕节莫属。因与缠绵悱恻、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七夕节在现代社会仍然显示出传承下去的无穷活力。不过,传统七夕的“乞巧”等民俗活动,在当今社会似乎被爱情主题全部涵盖,不但商家参与,连许多社会文化组织也加入其中。

这其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今天正是七夕,让我们一起追溯七夕本源发展,盘点七夕现状,聊一聊关于传统七夕节的“现代化”演绎之路。

鲜花巧克力主打 木梳红豆有市场

刚进入8月,花店经营者陈先生便已开始为今年的七夕节忙碌了,选花,进货,做营销方案,花艺修剪,精选包装——每个环节都不放松。“这是个重要的节日,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采访中,这个1989年出生的年轻小伙一边忙碌着,一边乐呵呵地说。诚然,每一年的七夕节前后,都是鲜花行业的销售旺季,有时甚至会比西方情人节更好。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从8月初就开始预热活动,以七夕特价花预订为主,价格会比七夕节当天的售价便宜至少1/3。花束预定数量逐日攀升,销量喜人。为了备战七夕,在8月5日前,他已经从鲜花基地进了两次货,红玫瑰、粉玫瑰、香槟玫瑰等,还有许多常见的配花,例如满天星、情人草、桔梗花等,此后还会继续补货。随着鲜花存量的增加,店中原本聘请的两名专业花艺师已忙不过来了,陈先生又临时聘了三名花艺师帮忙。

同城鲜花速递服务也是一大亮点。招宝山街道一家鲜花店老板告诉记者,在店中预订的鲜花,可以享受同城速递服务。记者在某大型购物网站中,以同城鲜花速递为关键词搜索,跳出了许多商家正以“包邮”“当日送达”“最快三小时”等字样招揽客户。

在这样一个日子里,鲜花是不变的主题,浪漫的主角也永远是年轻人。而年轻人不仅仅留恋玫瑰花的美丽,在西方情人节的渗透和文化渲染之下,巧克力作为与玫瑰花相伴的礼品一同为大众所接受。记者走访了我区多家超市,发现多个品牌的巧克力成为七夕促销活动的主角,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与玫瑰花价格攀升不同的是,巧克力在超市中是以优惠减价的定位出现,也吸引了许多不同年龄层次的采购人群。

此外,金银饰品、化妆品、旅行社、甜品蛋糕等商家也不甘落后,打出各色促销和服务旗号,力图分得七夕市场一杯羹。

“作为男性,面对这么多的节日,经济压力也是很大的。”正在为女朋友挑选礼物的市民赵先生说,对于七夕节被赋予中国式情人节这个概念,他乐于接受,也已经在七夕当日预订了一束11朵玫瑰花,但是还觉得不够,正纠结于还需加什么样的礼物,如赵先生这般的纠结的人不在少数。

“七夕节,想要给女朋友送一份特别的礼物,不要鲜花和巧克力,有什么可以推荐的吗?”8月6日,网友“彩云”在朋友圈中发布了一条暗含“在线等,急!”的求助状态,引来了许多人的评论和点赞,大家纷纷出主意,有的说直接送红包;有的说实用的小家电;有的说烛光晚餐……最终,该网友告诉记者,他选择听从一个朋友的建议,送女朋友一把木梳。

“在古代,梳子是传统的定情信物,有白头偕老的含义,七夕又是传统节日,我觉得送这个蛮特别的。”网友“彩云”说,相比于一些个性创意礼物,他的朋友圈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好友推荐送中国传统代表爱情的礼物,这一点让他觉得有点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我身边也有许多年轻男女,喜欢在这个时候互赠红豆手串、木梳、成双寓意图纹的锦囊等传统礼物。”镇海区汉文化传播协会秘书长王晴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在传统文化传播志愿者队伍中并不突兀,反而很常见。“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一句流传至今的爱情名句,刻画的感情浓烈而深邃,用相思豆表达情爱的方式,自古以来便是经典,延续至今,也为大众所称道,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传统象征相思的物件,在七夕节之际,开始逐渐与西方象征爱情的表达——玫瑰花巧克力展开竞争。

除此以外,不少企事业单位积极谋划,在七夕节前后为未婚男女组织相亲会。去年七夕节,招宝山街道就组织了一场“爱在七夕·情定招宝山”相亲大会,吸引了众多单身男女及其家人前来参加。

传统习俗渐没落 现代七夕重定位

如果说浪漫的节日里,年轻人热衷于表达感情,而老一辈的人更看重习俗。家住蛟川街道南洪村的方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家中的小院子里种满了凤仙花,如今开得满枝红。她告诉记者,凤仙花又名指甲花,在她小时候,一到七夕,就会把凤仙花采集起来,和明矾一起放入碗中捣成糊状,然后取少量覆盖在指甲盖上,用树叶包裹,再用棉线包扎,第二天就染红了指甲,大家互相比美,算是节日一种娱乐活动。只是现在的人怕麻烦,都不怎么做了。她也感慨,其他宁波民间七夕习俗,例如印巧果、槿树叶洗头、喜蛛结网等,已经很少被人提及。

相比于七夕节爱情主题在年轻人中的广泛接受度,方阿姨的感慨反映了传统七夕民俗活动的传承形成了一种尴尬的断层。

事实上,追溯七夕节的来源可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唐代诗人林杰的一首《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还原了古代女子坐看牵牛织女星,向天上的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的场景,展示的正是传统七夕的主要民俗活动:穿针乞巧。在古代人眼中,七夕节实则为女儿节,并不仅是祈祷美好的姻缘。

“在古代,细究下来,元宵节在习俗上比较近似情人节。”区汉文化传播协会会长周琳在电话采访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周琳解释,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很少被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过节却可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其中一个难得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意中人。流传较广的有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等故事。

“可能由于各种演变,加上跟春节时间相近,国人又重视家庭圆满,所以团圆意义成为了元宵节的主流。”该会秘书长王晴说,鉴于大家内心对情人节的存在期盼没有减弱,加之改革开放后,西方情人节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所以在商家将传统七夕节重新包装突出爱情主题后,便获得了极大的认同感。

“虽然从传统习俗上来说,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无关,是女孩们乞巧许愿的节日,但还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传说,大家很容易被说服去接受表现爱情这个情感诉求。”周琳补充。

基于此,记者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也有许多民俗专家指出,传统七夕节反映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在古代男耕女织文化背景之下,女子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就是纺织,乞巧无疑是内在需求。而当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式不复存在,乞巧活动也就慢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自然就会形成一种传承上的断层。

“从乞巧主题到爱情主题的转变,这是经济消费时代对一个古老节日的意义添加与再造。”一名汉文化爱好者曾如此总结。

古老节日要复兴 保护传承需深思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一道摆在大众面前的考题。

10年间,七夕节与爱情密不可分,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乞巧习俗则相对“凋零”,难掩文化传承上的尴尬之态,这样的转变,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几乎在每年的七夕节前后总会引发各界的思考和讨论。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将七夕节被包装为中国式的情人节,显得过于庸俗,已经变味;而有的则认为未尝不可,是顺应时代诉求的方式。

在周琳和王晴看来,七夕节能够以一种被大众认可的方式存在下来,是传统节日复兴的基础,只是在宣传和传承中,必须要告诉大家传统七夕节的风貌和习俗,丰富大家对传统节日的全面认知。这是传统节日复兴的关键。

据王晴介绍,区汉文化传播协会就此做过一些尝试。2013年,该协会曾在七夕节举办过游园会,这是一个具有传统七夕风味的活动,以传统七夕习俗活动为主,例如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等,同时根据现代游戏活动中的奖励机制设置了闯关规则和不同等级的奖品,激发活动人员的参与热情,在游戏区周围还设置了传统手工集市,增添了节日氛围。在2014年、2015年,该协会连续举办了两届七夕女子传统成人礼。

“因为七夕是女儿节,姑娘们在这天乞求织女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顺利。而成人礼旨在对成年人进行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强化提醒,这两者都有进取、向上的意义,我们将他们结合起来,既是传承传统文化文明,也是弘扬时代精神。”周琳解释。

“加入一些创新元素,让传统意义融合现代精神,让传统文化富有现代生命力,以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才能获得他们内心的认可,促使他们共同深入学习与交流,践行于日常点滴,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向更多人的传达。”王晴补充。

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复兴一直是一个难解的题,尤其是面对如今异军突起的“人造节日”,诸如“双11光棍节”“5·17吃货节”等名目繁多的节日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如何处理,需要更多的声音和行动的力量。

相关链接:

日本的七夕节:

据说七夕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自江户时代在七夕这一天开始了一种特殊活动: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系在竹枝上,这样便会如愿以偿了。迎接、庆祝七夕在日本非常隆重,各地每年还会举办“七夕祭”,人们身穿传统服装,载歌载舞。配合“七夕祭”的,还有烟花大会。日本的七夕节与爱情主题没有任何关系,主要围绕祈福与乞巧。

韩国的七夕节:

据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是中国习俗,后传到韩国;高丽时代,恭愍王和王后一起祭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发给百官。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是妇女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其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分为家庭和集体两种。女性要在祭台上放上干净的井水,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

相关知识

千年的浪漫,传承的新篇——今天的我们如何过七夕
花店七夕订单暴增50倍:传统爱情节日的现代演绎
历久弥新的中式浪漫 ——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花西子七夕动画《张敞画眉》,古代的浪漫爱情故事
灼言|在传统节日中感悟文化自信力量
七夕:凤凰花卉演绎浓郁鲜花浪漫风
2023玫瑰婚典七夕盛会华彩上演
“以花之名 赴山海浪漫”我们的节日?七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七夕,浪漫的“情人节”!
“花儿”的传承与流变

网址: 传统节日浪漫演绎 七夕在现代的传承流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29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抗疫前线】“14+14=214
下一篇: 实拍中国凤凰苗族节日:四月八,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