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网友vQ7FRv2020-08-24 ∙ 未知
我来答|关注|举报
所以七月初七究竟是什么节日?好像这个
节日很多元呀
好像问吧编辑还没有把我以前写的关于七夕节俗演变的一篇文章链接上来,回头链上来了,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我在这里先简单回答一下:
古时候七夕是女子们过的节日,主要是少妇少女们,七月初七夜聚在一起,好比今日的姐妹淘聚会,大家在月下焚香祭拜织女,吃吃瓜果聊聊天,做一些诸如穿针之类的游戏,乞求自己能如织女一般心灵手巧——一般来说,乞求心灵手巧也是为了有美满的爱情或婚姻。
而七夕从传统的女子乞巧节变成中国情人节,大约是本世纪以来发生的事情,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本土的文化自觉,大家觉得西方有2.14圣瓦伦丁情人节,那么中国本土也应该有这样一个节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消费主义的推动,就像人们常开玩笑说的,除了清明节,所有别的节日都可以过成情人节,因为以此为名过节最能推动消费。可以说,七夕变成中国情人节,是一种传统的发明和再造。
我们不妨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种传统的发明,事实上,今日社会与传统社会已经大不相同,古时的女子走出闺房搞个同性小团体的私密聚会是脱离出日常生活的事件——所以这是“过节”;今日的女生已经不需要这样的仪式感了。今日的女性对于“心灵手巧”以及婚姻爱情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和诠释,所以古时乞巧的游戏已经不再流行(当然,如果你想要玩玩、怀怀旧也是可以的)。不过话说回来,消费主义锻造下的中国情人节,倒也不是一种凭空的生造,至少其中“爱情”的意涵,还是从古时乞巧节从一脉相承延续下来的。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2个回答
午夜南瓜会变马车2020-08-25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请问老师,那之前的七夕节有什么不一样的活动吗?“乞巧”是祈祷心灵手巧吗?
传统七夕的“乞巧”活动主要跟针线女红有关,也代表了以织女为象征的传统社会中女性的性别分工。是心灵手巧的意思,古时候,女孩子心灵手巧善做女红,就容易嫁得好人家、过得好日子。
那些可以在七夕时做的针线游戏,比如有:穿针乞巧,要用丝线穿七孔针、九尾针等;投针验巧,就是白天弄碗水在阳光下暴晒让它表面生膜,然后把针巧妙地放上去让它浮在水面上,然后观察投影。
还有别的活动,比如吃巧果,比如玩磨喝乐玩偶,还有用凤仙花染红指甲——我小时候还很臭美地玩过这个染指甲。
有兴趣的话,可以阅读这边链接的文章,里面讲得更详细些,还有图片。
现在针线游戏已经不大流行了,我有时候出去带大家做民俗手工活动,发现好多女孩子针线活很不利索——当然,这也正常,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我们自己穿针引线缝衣纳鞋了。染指甲则有了化学产品(指甲油)来代替凤仙花这种天然材料。巧果还是吃的,这边这个话题的题头图片就是一种巧果,但中国各地的巧果形态还蛮多样的。
纸袋玫瑰2020-08-25 ∙ 上海
我来答|关注|举报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跟七月初七联系到一起?
牛郎织女神话起源比较早,在西周时代已经有了传说,比如《诗经·小雅· 大东》中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天上有条银河,照人有光无影。织女分开两脚,一天七次行进。虽说七次行进 ,织布不能成纹 。牵牛星儿闪亮 , 拉车可是不成 。)那时候的故事里,牛郎织女都是天上的星神,虽然人格化了,但没有证据表明牛郎和织女是恋爱或者婚姻关系。
到了汉代,《淮南子》中提到了“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东汉末年、汉魏之际,文人开始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进行创作,著名的比如《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场景,人物感情已经很丰沛,故事的基本框架也有了。
再后来,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牛郎织女神话的故事情节逐渐丰满,也得到广泛流传,最终定型为今天我们讲述的人神相恋的样子。
两只乌龟跑得快2020-08-25 ∙ 未知
我来答|关注|举报
研究民俗学的意义是什么呢?您为什么从事民俗学的研究?
民俗学关注民间生活和基层文化,重点着眼于超越世代、反复延续而形式的生活模式。它擅长处理延续的、传承的生活事象,但如果一些民俗事象或生活习俗断裂了、变迁了,也会是民俗学关注的问题,而且一般来说也会是比较有趣的问题,比如七夕女儿节变成情人节了,原先普通百姓日常使用的手工物件变成了有产阶级消费的艺术品,妇女产后坐月子从家里搬到了月子中心——这时候民俗学就要问个为什么,问问这些变迁是如何与社会的发展相关联的。总之,民俗学并非只研究传统/“历史遗留物”,它同时也指向当下的时间的,民俗都是一直变化发展的。
我个人觉得,民俗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支,它对社会问题的直面与关怀或许没有社会学那么切近,但民俗学关注普通民众和社会基层,研究的也是地方性知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知识是很地方很多样的),所以民俗学研究本身就包含了“眼光向下”的社会关怀在其中,而且它所提供的多样的地方文化与民间智慧,也是能为我们获得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提供选择的。
希望大家能喜欢民俗学,enjoy民俗学,也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以及不断发现我们身边的民俗学。
冰沁茴香2020-08-25 ∙ 山东
我来答|关注|举报
日韩七夕节和我们是同一天吗
日韩有七夕,其文化源头跟中国有关,也从中国传入了牛郎织女传说。不过民俗都是极富地方性的,七夕到了日韩,在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会吸收与融合本土文化的因子,最后发展成富有本民族特性的节日。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日韩的这些跟中国有渊源的传统节日和庆典看成跟中国的是一样的,包括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午祭。
日本七夕最早也是旧历七月七,但明治维新之后改用公历(阳历),就把传统节日基本上都平移到了公历相应的日子。但像比较有名的仙台七夕祭仍然依循旧历节气的时间举行。
韩国的情况我不是很熟,大概是按农历。不过七夕现在在韩国衰微了,其重要性肯定不如秋夕(中秋节)。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1个回答
相关知识
“七夕节”: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
七夕:从女儿节到情人节,官方民间共同推动古老节庆新生
华东师大举办萱花文化节 重拾中华“母亲花”
七夕情人节经典浪漫祝福语
七夕情人节鲜花卡片留言祝福语
七夕情人节鲜花花束
2024七夕是几月几日 哪一天是七夕情人节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初几
七夕也是乞巧节有什么来历?有什么习俗?
没有巧克力和玫瑰花,古人怎样过七夕?
网址: 我是华东师大民俗学博士戴望云,七夕如何从女儿节变成情人节,问我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2982.html
上一篇: 2018年5月20日适合表白吗? |
下一篇: 舌尖上的七夕:让美食也传递爱与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