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第一节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ppt.ppt

第一节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ppt.ppt

第一节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ppt

第一节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除草剂的作用对象与被保护对象均属于绿色植物,因此除草剂必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通过使用方法使之获得选择性。所谓选择性是指除草剂能够在杀灭杂草的同时而对作物安全的性能。 选择方式 1 纯粹人工赋予的选择性;(化合物的必要条件?) 2 化合物自身严格的选择性; 3 化合物和人工赋予的结合; 选择原理 一 位差与时差选择性 位差选择性 时差选择性 综合选择性 (一)位差选择性 1 土壤位差选择性 作物和杂草的种子在土壤中位置的不同。 (垂直) 2 空间位差选择性 保护性喷撒(水平) 垂直位差 地上部: 深根作物生育期的土壤处理 如果园等; 水平位差 (二) 时差选择性 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及出苗期早晚的差异而形成的选择性。主要是利用草甘膦和百草枯在土壤中很快失活和钝化的特性在倒茬或移栽前或作物出苗前施药。 (三)综合选择性 利用位差与施药方法等 获得的选择性。如稻田 采用颗粒剂撒施即利用了: 1 杂草与水稻秧苗 的敏感性差异; 2 颗粒剂的滚落习性; 3 杂草与水稻根系 的位差; 二 形态选择性 利用作物与杂草的形态差异而获得得选择性。(主要是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差异性) 单子叶 双子叶 叶片竖立、狭小, 叶片平伸、面积大, 表面角质层较厚, 表面角质层薄, 生长点被叶鞘所包围。 幼芽裸露。 禾本科植物和阔叶植物形态 三 生理选择性 植物的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 一般情况下输导快易产生药害。但草乃敌的解毒部位在茎部,田旋花从根部输导到茎部快故有较强的耐药性,燕麦由于药剂不能很快输导离开根部故表现敏感。(根部是草乃敌的主要作用部位) 四 生物化学选择性 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活化反应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钝化反应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2甲4氯丁酸的β-氧化 莠去津的代谢解毒反应 敌稗在水稻体内的水解反应 五 其他选择性 1.保护物质; 2.安全剂; 3.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栽培,如抗草甘膦棉花、大豆和马铃薯等。 保护物质 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保护物质为活性碳,主要是利用活性碳的吸附作用使作物种子免受除草剂的危害。如用活性碳处理玉米、高粱、水稻种子可避免或降低三氮苯类、取代脲类等药剂的药害。 安全剂(Safener) 除草剂的安全剂近年来进展迅速,被认为是化学除草的选择性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除草剂的安全剂又称解毒剂(Antidote)或保护剂(protectant),是指用来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的药害,从而增加作物的安全性的化合物。 安全剂作用机理 1 .干扰除草剂的吸收和输导; 2 .与除草剂受体和靶标位点竞争; 3 .加速除草剂在作物中的降解; 一般来说结构活性论(和除草剂相似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活性)和谷胱甘肽轭合论(增进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和提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为大多数学者所支持。 1973年第一个安全剂与除草剂的复配制剂Eradcane(菌达灭+R25788)类似制剂有: 秀 丹 (丁草特+R25788) 扫拂特(丙草胺+CGA-123407) 高粱应用安全剂Mon-4606 和CGA-43089处理种子后能安全地应用甲草胺、异丙甲草胺。 主要的安全剂品种 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栽培 转基因抗除草剂的标志性研究是抗草甘磷大豆的研究与应用 除草剂 土壤: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浅播作物、淋溶性强的除草剂、砂性土壤、降 雨后易积水的田块,容易产生药害。 除草剂 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剂的除草原理示意图 1.吸收难易 黄瓜与南瓜嫁接对豆科威的敏感性 2,4-滴在单双子叶植物体内的输导 2.吸收部位 3.输导差异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活化反应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这类除草剂本身对植物并无毒害或毒害较小,但在植物体内经过代谢而成为有毒物质。因此这类除草剂的毒性强弱主要取决于植物转变药剂的能力。 荨麻、藜、蓟等转化能力强故敏感; 大豆、芹菜、苜宿等转化能力很低故安全; 荨麻 藜 霍香薊

相关知识

除草剂在新疆棉花上的研究进展
先达股份:让除草剂学会做“选择题”
除草剂的类型及使用
目前最全的除草剂讲解
植物化学保护(第五版)
向日葵除草剂如何选择
除草剂/除草剂好除手/除草剂苗木/农药异丙甲草胺/芽前封闭除草剂
除草剂农药有哪些
除草剂药害与解救——附表(除草剂应用注意事项)
【农药科普】除草剂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网址: 第一节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ppt.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43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双子叶植物中的选择性除草剂保护:
下一篇: 重磅选择性杀菌剂与传统保护性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