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古代名画中的端午节

古代名画中的端午节

图2 王时敏《端午图》

画中的植物与端午习俗有关。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先民把菖蒲当作神草。《本草·菖蒲》载曰:“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此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和艾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菖蒲剑叶盈绿,端庄秀丽,是室内盆栽观赏的佳品。

蜀葵又称“一丈红”,端午时节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草入药,有清热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症。所以,蜀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除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

玉簪,又名白萼、白鹤仙。因其花苞质地娇莹如玉,状似头簪而得名。碧叶莹润,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香花,深受人们的喜爱。

郎世宁《午瑞图》

清代意大利籍宫廷画家郎世宁《午瑞图》(图3),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是端午节特有的食品。

图3 郎世宁《午瑞图》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有之,最初是用来拜祭祖先和神灵的,而最早见之于文字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晋代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云:“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相关知识

《跟着古人去赏花:藏在诗词名画中的四时花令》读后感100字
端午节为何被称作古代的“卫生防疫节”丨文化风向标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甜咸粽不分家,插花艺术搞氛围!
端午节
端午节送花篮的寓意是什么?
端午节该送什么花,这些花是端午节专属的鲜花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来植物园DIY你的专属香囊!
端午节青海花儿歌词

网址: 古代名画中的端午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448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DIY艾草花束,端午气氛拿捏住了
下一篇: 在端午节以菖蒲艾草绿色简约中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