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关于印发《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 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 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

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乡)农办、局各股室、站及直属单位:

《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已经市科农局党组及局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科技和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反映。

                           连州市科技和农业局

                            2016年10月18日

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促进我市环境面貌的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粤农函〔2015〕654号)、《关于印发<清远市化肥、农药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清农函[2016]67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指引性文件,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统一行动、分工合作、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农药、化肥污染整治工作。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化肥、农药,推广农作物秸秆返田,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化肥的污染,促进我市生态环境优化,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方案实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系统开展农药、化肥减量,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工作,推进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缓(控)释复合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新产品,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冬种绿肥、水肥一体化设施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推广实施主要技术

   (一)化肥方面。

   1、主推配方肥。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最重要的物化成果,根据我县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配成不同作物专用复合肥,与45%(15-15-15)的复合肥相比,可减少化肥投入10%左右。

    2、有机养分替代。培肥改良土壤,减少化肥量施用。

    (1)施用商品有机肥。每亩300-600公斤,可减化肥施用量5-10%,目前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规模种植场已自觉使用,以后重点加强推广使用。

  (2)种植绿肥。冬闲田要大力推广种植绿肥,果园、幼龄茶园和经济林等旱地上可套种黑麦草、蚕豌豆,每亩还田绿肥2-2.5吨,可减少化肥施用量1/3。

  (3)秸秆还田。还田量不低于1/3,可减少化肥施用量5%,还田时前期要增施尿素10公斤左右,以调节碳氮比。

  (4)应用微生物肥和生物菌肥。活化土壤养分增加供给,适当减少化肥。

  (5)使用农家肥。农家人粪尿、猪栏肥、羊粪、鸡粪、油茶饼肥及废菌棒等经发酵后均可有效利用,相应减少化肥量。

   3、改良土壤。施用土壤调理剂、石灰或石膏粉等调整土壤pH,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和供肥能力,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

  4、农作制度创新

  (1)水旱轮作。如马铃薯—水稻,蔬菜瓜果—水稻,旱作可茄子、辣椒、花生、玉米等。氮肥可减少10%。

  (2)种养结合。茶园—家禽、果园—家禽,养猪场与可消纳的种植基地相结合,形成内循环,化肥量可减少10%左右。

  5、推广缓控释肥。缓控释肥养分缓缓供应,可一次施肥省工节本,提高肥料利用率,主要品种有:缓释氮肥、缓释复合肥、脲胺氮肥、木质素肥料,减少肥料损失的辅助剂有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

  6、改进施肥方式。因地制宜引进、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水肥一体化在蔬菜、果树喷滴管设施中,灌水时将定量水溶肥融入随水施入土中,节省用工,并提高肥料利用率;叶面喷施可快速补充作物缺素或肥分不足,叶面肥有腐殖酸类、氨基酸类、中微量元素、壳聚糖类肥料等。

  (二)农药方面。

  1、绿色生态控害。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是指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抗虫能力,在必要时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它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就是利用一切科学可行的病虫控害方法,引导农民开展农作物病虫防治时,从压低病虫源基数等方面入手,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目前,可行有效的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有:

  (1)生态调控技术

 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2)生物防治技术

  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牧鸡牧鸭、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3)理化诱控技术

  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4)科学用药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混配使用、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2、高效农药、药械替代。农药、药械升级换代。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用高效药械替代低效药械。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机械,减少农药流失浪费。通过改进药械和农药成分配方,提高施药效果,从而在实现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实现减少农药面源污染。

  3、精准科学用药

  当前,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导致了农药使用浓度(使用量)不断增加还达不到防治效果的尴尬局面。要解决这一困局,可通过加强农作物病虫测报和病虫防治信息权威发布指导施药来实现。

  (1)达标防治。在病虫害密度超出经济阈值时,且上述防控措施难以控制有害生物的为害时,才按需使用安全高效环保农药。农药施用效果应以确保病虫害密度重回经济阈值之内为宜。

  达标防治,是《农作物病虫防治条例》的核心要求。达标防治根本的作用,就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反对盲目使用农药而导致农作物生产效益的下降和农药浪费污染。

  (2)减少用药次数。抓好种子病虫消毒处理和带药下田,水稻分蘖期尽量不用药,重点抓好水稻功能叶抽生期和破口前5-7天两个关键节点用药。

  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实现自然天敌保护利用,能自然压制病虫的危害,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3)应用高效低毒环保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稻田可通过采用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烯啶虫胺等高效环保农药品种组成最佳用药组合,减少农药用量,强调施药质量,提高防治效果。

(4)采用担架式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机、静电喷雾机、果园弥雾机等高效先进植保器械施用农药,降低药效飘移损失,提高施药效率和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用量。

  4、巩固和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育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与效益,解决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建立核心示范区全面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促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实行病虫防控组织形式与技术模式的有机结合和防控效果的最大化。

  (三)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

    一是应用秸秆腐熟剂,加快秸秆腐熟,促进秸秆还田。二是加快推动秸秆禁烧和还田。通过粘贴标语、悬挂横幅、媒体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和还田,开展秸秆还田技术指导,指导农民合理开展秸秆还田,提高秸秆禁烧意识。三是引导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不断吸收其他地区经验,引导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应用于沼气池、加工饲料、制作有机肥等方面,对秸秆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

  (四)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的意识

  多措并举,开展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与培训的工作,大力提倡少施化肥、多施有机肥和少打农药、积极综合防控,普及科学施药、施肥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民用药、用肥能力,促进农民自觉遵守有关合理施肥、用药与保护环境的法规,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化肥带来的面源污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科技和农业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直属单位和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各镇(乡)均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辖区内农药、化肥面源污染行动的具体实施,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和步骤,落实工作责任。

  (二)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制定具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农业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二是建立施肥、用药指标体系,健全肥效监测、病虫监测网络,完善肥料、农药使用调查统计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肥料、农药使用和效应评价数据。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科学用药、合理施肥、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民合理使用农药、肥料的意识和技术水平,提高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效果。

(三)加强执法监管

  加强对农药、化肥的执法检查,重点做好对生产环节的检查,突出做好批发商、零售店等流通环节的检查,深入田间地头做好使用环节的检查,要把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是否有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规定的禁限用品种(详见附件:国家命令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清单),以及假冒伪劣品种,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违法生产、销售、使用禁限用品种和假冒伪劣品种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严格执法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利益。

  (四)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结合悬挂横幅、粘贴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科学施肥用药,合理使用化肥,以及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知识,宣传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增强农民科学用药、合理用肥、积极开展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效果。

附件:国家命令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清单

附件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名单

公告

禁用农药名单

第199号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第322号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第1586号

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

第2032号

自2015年12月31日起禁用:

氯磺隆、胺苯磺隆单剂、甲磺隆单剂、福美胂、福美甲胂

自2017年7月1日起禁用:

胺苯磺隆复配制剂、甲磺隆复配制剂

第1745号

自2016年7月1日起禁用:百草枯水剂

国家明文规定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

公告

限用农药名单

禁止使用范围

第199号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

蔬菜、果树、茶树、中草药材

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

茶树

第274号

丁酰肼(比久)

花生

第1157号

氟虫腈

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的其他用途

第1586号

水胺硫磷

柑橘树

氧乐果

柑橘树、甘蓝

灭多威

柑橘树、苹果树、茶树、十字花科蔬菜

硫丹

苹果树、茶树

溴甲烷

草莓、黄瓜

第2032号

毒死蜱、三唑磷

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农药管理

条例

剧毒、高毒农药

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规定给予拘留。

相关知识

关于印发《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 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常德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六大任务综合防治土壤污染
植物源农药.ppt
蓝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蓝田县“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洛政办〔2012〕18号《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2012年度城市绿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花都区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比赛)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 【花府办函〔2022〕15号】

网址: 关于印发《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 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4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源活性天然提取物抗烟草花叶病
下一篇: 关于《院志》(园艺研究部分)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