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端午节的菖蒲传说

端午节的菖蒲传说

章文定/文

陈静/图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它又叫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天中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等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期间,各地民俗虽然不尽一致,但挂菖蒲、佩香囊、吃粽子、饮雄黄酒,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

据史料记载,端午节以菖蒲辟邪,有着深远的信仰基础。

古人把菖蒲奉为天降之吉星所化,《本草·菖蒲》载:“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春秋运斗枢》载:“玉衡星散为菖蒲。”菖蒲为天星化成,所以神异非凡。

菖蒲开花为吉祥之兆,能给人带来喜庆之事,古人乐于见到菖蒲之花。神异的菖蒲花,还是贵人降临的征兆。《梁书》载:“太祖后张氏,尝于空中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后惊异之,谓侍者曰:‘汝见否?’皆曰:‘不见。’后曰:‘尝闻见菖蒲花当贵。’因取吞之,生高祖。”

菖蒲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内涵,人们用它来驱除邪气,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关于端午在大门上挂菖蒲,在门楣两旁贴菖蒲剑,民间流传着魏征梦中斩蛟龙、憨大除疾嚼菖蒲、青英作诗救夫君等多种有趣的传说。

魏征梦中斩蛟龙

唐贞观年间,都城长安连年干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天天求雨,却不见半点雨水。

鬼谷子仙师算定第二天午时三刻有雨,城内三点,城外七点。遂将此大好消息告知众百姓,以安民心。

但泾河老龙王认为自己是掌管行雨的,此事岂容他人说三道四,便有意讲鬼谷子说的雨量不对。

二人各持己见,于是打赌。老龙王为了赌胜,篡改雨簿,把城内三点改为七点,城外七点改为三点。结果,城内暴雨淹死许多人,城外依然干旱,禾苗枯死。

玉帝大怒,降旨于次日午时三刻,命魏征丞相监斩老龙。老龙恐极,乞求唐皇李世民保命。

李世民设计请魏征进宫下棋。午时三刻时,魏征伏案酣睡。李世民自以为得计,一会儿见魏征满头大汗,及醒,说是梦中奉旨斩了老龙。

传说魏征梦斩蛟龙,用的是菖蒲剑。从此以后,各种瘟神恶鬼、妖魔邪怪,见了菖蒲就害怕。因此,菖蒲剑也被称为“斩妖剑”,人们为避邪,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起了菖蒲剑。

关于魏征梦中斩蛟龙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憨大除疾嚼菖蒲和青英作诗救夫君的传说,就鲜为人知。不过,后两个传说我在报刊上看过,现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憨大除疾嚼菖蒲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憨大的樵夫,以砍柴卖柴度日。

有一年的端午节,憨大背着砍刀走进一个深山老林,见烂叶腐枝堆积,鸟兽粪便遍地。不一会儿,他觉得头昏脑涨,以为中了什么邪气,赶紧跑出来到一小溪旁歇息,随手扯起身边一棵菖蒲拿在手中把玩。

突然,他昏过去不省人事。恍惚间,见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从对岸走来,手里拿着一根菖蒲,叫他嚼一嚼。憨大嚼着嚼着,感觉一股香气冲向头脑。他正要问老人话时,老人猛然将他往河中一推。他惊叫一声,清醒后,原来是南柯一梦。

醒来时,他发现手里的菖蒲被自己嚼烂在嘴里。不一会儿,憨大觉得头不昏沉了,精神也恢复如常了。

憨大回来后,为了让左邻右舍知道菖蒲能避邪除疾,就将菖蒲插在自家门楣上。当人们好奇询问时,他就不厌其烦地把自己打柴做梦嚼菖蒲的经历告诉大家。

从此,每逢端午节,人们都在门楣上插菖蒲,以避邪除疾,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青英作诗救夫君

传说很多年以前,有一个穷秀才,他有一位口才很好且善吟诗作对的妻子,叫青英。

这一年的五月初四,青英见丈夫还未回家,明天是端午节,又是自己的生日,可是家里一贫如洗,如何能使这两个节日过得热闹一些呢?

这时,她见屋旁栽有几根青翠碧绿的菖蒲,就持锄挖了几棵,用水洗净,

挂在大门上,作为过节的点缀。她觉得这一下门庭好像充满了生机、喜气,触景生情,又用红纸写了一首诗:“自嫌薄命嫁穷夫,明日端阳祭礼无。莫叫良辰错过去,聊将清水洗菖蒲。”并将诗贴在大门旁。

傍晚,秀才回家看到菖蒲和诗后,十分羞愧,觉得自己没脸见妻子,于是返身而去。不知走了多久,秀才抬头见一头老黄牛在路边吃草,周围空无一人。他想,不如把牛牵去卖掉,弄些钱回家,好让妻子高兴高兴。可他牵牛走不到半里路,就被赶上来的牛主人抓住,扭送到县衙见知县。

知县问秀才,青天白日为何偷人家的牛?秀才无可奈何,就把妻子如何贤德有才会作诗,家境又如何贫困,一五一十向知县诉说。知县听了,不信一个乡下女子会作诗,马上派人传秀才妻子来。

青英上堂,知县问:“你家大门旁的诗是你写的吗?”青英忙下跪作答:“大人在上,诗正是民女所作,未知触犯何法?”知县沉思片刻说:“你作诗无犯法,只因你丈夫偷牛被抓,你看如何判处?”青英听后,泪流满面,马上表态说:“相公知法犯法,理应重判。”

知县见青英言之有理,开言道:“本县若重判,让你丈夫坐牢,今后你该如何度日?既然你会作诗,本县命你作七绝一首,若写得好,就赏你白银五十两,让你夫妻回家度日。”

青英一听,非常高兴,当场就写了四句:

滔滔黄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

自笑妾身非织女,郎君何事效牵牛。

知县看了十分满意,笑道:“你虽然不是织女,但本县若判你丈夫坐牢,你夫妻岂不成了牛郎织女吗?”知县说着,就赠送银两,让青英夫妻回家。

青英在端午节挂菖蒲竟得如此好运。此事传开后,每年端午节,大门上挂菖蒲的人家越来越多,以后广为流传,逐渐成了一种民俗。

相关知识

菖蒲花的花语和寓意,有什么传说故事
端午节手工制作用粽叶菖蒲艾草制作漂亮端午节花艺
菖蒲花的花语与寓意——传说中的神圣之花(神秘与高贵的菖蒲花)
端午节
端午节送什么花?
节日送花:端午节送什么花?
菖蒲花的花语与传说故事(揭示菖蒲花的神秘之美,探索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那些花最能代表端午节呢?
你知道端午节除了有粽子,还有端午花吗?
端午节送什么花,有哪些讲究?

网址: 端午节的菖蒲传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47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端午节挂菖蒲插画
下一篇: 端午时节话菖蒲——五月季语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