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古代文人墨客都会写很多关于重阳的诗句,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有被后人称为“七律之冠”的《登高》也是写的重阳。大家都知道重阳赏菊,但是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
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唐朝时人们对重阳节赏菊已十分重视,当时的诗人在咏九日的作品中,涉及到菊花的比比皆是。王缙的诗句:今日登高樽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生动形象地说明唐朝已形成无菊不重阳的风尚。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朝时,有的地方在重阳节期间举办菊花大会,人们倾城出动观赏。在京城几乎家家种菊花,富贵人家往往要种上数百盆,在重阳节时用盆菊堆成前低后高的山形,称为九花山子。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6、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重阳节关于菊花的传说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重阳节赏菊的传说
重阳节为什么赏菊花 是什么节
重阳节为什么有赏菊习俗?菊花为何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赏菊习俗的由来
重阳节赏菊花寓意
重阳节菊花宴习俗
重阳节习俗:赏菊菊花
重阳节赏菊
网址: 重阳节习俗: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5331.html
上一篇: 重阳佳日宜赏菊 |
下一篇: 《待到重阳日,醉卧菊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