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驱散了冬的寒冷,让人倍感珍惜,然而到了夏天,太阳则像爆发着的火山,就连夜晚留下的余温也让人燥热难耐,即使一动不动,身上也会如蒸着桑拿一般,不断滴落一串串汗珠,让人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汗如雨下”。
“高温使人出汗多,体内电解质、水分流失多,不仅身体出现变化,脑的内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科副主任宋田琦说,闷热的天气使人不适感增强,影响睡眠质量,连平时喜欢吃的东西都感到没什么胃口了,无端烦躁,易发脾气。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降温、消除疲劳,极易影响情绪。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也会明显上升,这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也称“心理中暑”。
宋医生列举了几种心理中暑的表现,第一种是情绪烦躁,莫名感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静不下心来,头痛、头胀、心慌、胸闷、多汗,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健忘,稍不如意的一点小事,也容易和别人发生矛盾,并因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第二种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高兴不起来,感觉日子过得没意思,提不起精神,对什么事都觉得兴趣索然,对亲人、朋友缺乏热情,疲乏懒散等;第三种是行为改变,如反复洗手、洗脸、冲凉、不吃饭、不睡觉等。
如何避免或缓解心理中暑呢?宋医生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
注意增加营养,补充水分,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并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品,远离烟酒。摄入足够的瓜果蔬菜,适当饮用消暑降温饮品,如绿茶、菊花茶、绿豆汤等。出汗多时,可适当补充盐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保持环境凉爽、通风,减少处于人群密集、嘈杂地方的时间。室内环境可布置成冷色调(蓝色、绿色等),或增加冷色调的装饰品,增加视觉上的清凉效果。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随身携带遮阳伞、佩戴太阳镜等,做好防晒。
适当运动。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或过于剧烈,应以运动后少许出汗为宜。太极拳、游泳是夏季比较好的运动方式,既能解暑降温,又能增强耐热能力,而且有利于舒缓压力,调节情绪。
静心、安神、戒躁、息怒。培养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养鸟养鱼、花卉盆景、听听舒缓优美的音乐;或是闭目冥想,想象着自己走进茂密的森林,走在夏日傍晚凉风习习的海边,或是来到了洁白美丽的冰雪世界等一切让你感到凉爽舒适的场景;也可以通过深呼吸让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在慢慢的一呼一吸之间感受专注带来的安宁。要善于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积极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面对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学会宽容,给自己的心理安上调节阀,以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内心的满足感。
如果通过上述这些调节症状仍得不到明显缓解,应到专业机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全媒体记者 高关 通讯员 沈燕
相关知识
增强心理免疫力 心理专家送来42字“战疫诀”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临终患者的心理调适方法?
疫情环境下心理焦虑emo? 这份“心理锦囊”请查收!
心理话 | 进来看看心理人专属灯谜吧!
直击抗疫一线丨端出文化食粮 做好心理疏导 内江凝聚抗疫精神力量
花卉引发不同心理变化 小朵鲜花有助减压
城中区:解读心理危机干预 携手呵护生命之花 ——城中区红会探索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
工作人员心理调适PPT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汇总十篇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静安区“太阳花”中学生心理志愿服务队重启
网址: 做好心理调适,避免“心理中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870.html
上一篇: 虞美人花卉在女性日用陶瓷设计中的 |
下一篇: 卧室养那些花草能够让主人的运势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