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持续至今的“恶魔之花”全国围剿还未结束,近期又有它的北美“胞姐”频繁入侵广东。众所周知,“恶魔之花”在前段时间,随着武汉发布“斩草除根令”后就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铲除热潮。伴随着各地不断新发现的种群分布,以及各大专家现身说法它的危害性,于是各地在不断新发现的同时也在加紧进度进行它的铲除工作。
不过没想到的是,在“恶魔之花”加拿大一枝花刚刚稍微蔓延趋势减弱的时候,它的一个北美“胞姐”又在水中祸害,入侵了广东,引发的事故频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据悉,它的这一“胞姐”又称“水中杀手”、“生态杀手”,一个就可干掉一湖,团灭湖鱼。那么“胞姐”究竟是何方神圣?它究竟有多“毒”?在此之前,还是和魔方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诸多恶行!
“恶魔之花”胞弟“水中杀手”惊现广东,一次3条
事件就发生在日前,当时位于广东东莞的新世界花园小区发现它们的人工湖中几乎已经没有鱼了,于是有人怀疑是不是湖里有什么东西,就像鳄鱼一样。经过打捞,一次性就发现了3条“水中杀手”,而知道它的真面目之后自然谜团也就解开了,“罪魁祸首”还真就是它!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进入2021年乃至进入10月至今,广东、浙江、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就频繁发现它的身影,尤其是广东。据相关数据统计,广东早在2014年相关部门就调查到了广东21个地区都出现了“水中杀手”,并且部分地方已经形成了野生群体,甚至局部开始入侵临近其他省份。
话不多说,还是不妨看看以下近期现实案例:
2021年6月,在深圳的求山水公园一女游客进行喂养观赏鱼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条嘴巴像鸭子、身体却像蛇的奇怪大鱼。当时该名游客带着小孩,只见那条怪鱼直直地朝它们过来,担心孩子被咬到,于是就上报了园区的工作人员。相关人员赶到之后一眼就认出了它,赶紧用网兜等工具捕捉。最后捕获后发现,这条“巨型怪鱼”目测有1米多,将近七八斤,属于幼体,但是它却可以一天轻易吞食几十斤鱼,祸害十分大。
2021年11月,广东广州白云区石井街的一个池塘内,发现了一只疑似“水中杀手”的身影。人们将它捉住后即使把血放空,称重也足足有84斤重。由于它早已“臭名昭著”,于是当地居民将它第一时间上报交给了专业的相关专业部门处理。
2021年11月,在距离广州“84斤水中杀手”出水才刚过去一天,在广东汕尾陆丰鲤鱼潭的一处池塘里,又同时出现了两条几十斤、1米多长的大型同类。据悉,当地村民也是把水抽干了才发现它,惊讶地发现,除了它之外此前放养的锦鲤、鲤鱼和鲫鱼却都不见了。
“水中杀手”为何会频频入侵广东,以广东为“大据点”,这是很多人都觉得好奇的。作为“恶魔之花”加拿大一枝花的“胞姐”它究竟有何特点?为何连广东人都不敢吃呢?
“水中杀手”巨型怪鱼是何物?有何特点
鳄雀鳝,又称“水中杀手”、“巨型怪鱼”、“生态杀手”,因为和同样来自北美的“恶魔之花”加拿大一枝花同地,以及类似的生态强大破坏力,于是又称是它“胞姐”。鳄雀鳝是北美雀鳝鱼中最大的一种,外表像鳄鱼又像蛇,能够长到3米,体重最重能达到140多斤。呈现深橄榄绿色,背部中间点最右不同深浅的伪装黑色,其两侧是有点褪色的灰色,腹部则是白色。
一般情况下,它喜欢独居,主要生活在淡水中,偶尔也进入到咸淡水。据悉,其实大部分的鳄雀鳝主要分布在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不过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也作为观赏鱼类部分被引进到我国。早在一亿多年前它就有了,这么多年来凭借着强大的攻击性,可谓在北美地区称霸一方。
据悉,它进食时候因为没有咀嚼功能,进食都是依靠吞,最大能吞下身体四分之一的食物。主要食物是鱼类,但位于路易斯安娜州的庞恰特雷恩湖中以往也曾发现攻击人类的经历,连《新奥尔良报》也曾发表文章称它对人类的威胁大于“食人鲨”。
广东遭遇鳄雀鳝频繁入侵,是何原因?
如果说鳄雀鳝入侵广东并非偶然,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进来的呢?据悉,或许内陆地区很多人对它比较陌生,但是在广东地区它却已经有了“全面蔓延”的趋势。从钓鱼人到渔民、村民乃至小区居民都发现了它的身影,更夸张的是这已经成为连续性事件。
据悉,它之所以从观赏鱼类变成了生物入侵物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就是因为人为放生到了水域。一开始或许是因为新鲜感养,但随着胃口越来越大,体型越来越大,又是食肉动物,觉得饲养成本过高于是弃养放生。其次,那就是确实在引进研制过程中难免部分的漏网之鱼会因为天气原因或者别的不可控因素逃到户外的自然水域。就比如2020年因为暴雨导致的上千万斤杂交鲟鱼从甘肃顺江流到了四川的湖泊。
再者就是因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都在25℃左右,而鳄雀鳝的最佳生存温度就是25~30℃,因此本来原产于北美的这一物种来到我国之后依旧生存趋势良好。日常中除了观赏鱼类的买卖外,还可能伴随着海关意外入境。在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它俨然是找到了又一个“生活天堂”,所以越来越多,到了如今不可控制的境地。
生态与生命的双重夹击,“水中杀手”鳄雀鳝究竟有多“毒”?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入侵还好,不形成什么危害,其实也就是多了一种物种存在。但是它却不一样,十分的毒。一方面,它的适应性极其强,在水域环境中能很快存活下来。并且每年有长达4个月的交配产卵期,雌性每次能产下14万到20万枚蛋,孵化仅需一周,寿命最高可达75年。这样庞大的数量,并且食物链又都是鱼类,因此只要有它在,那么基本那片水域的鱼类基本都会被“团灭”,极大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水中杀手”、“生态杀手”名号也由此而来。
广州白云湖公园“怪鱼”鳄雀鳝 珠江水产研究所带回
另一方面,都知道广东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下游的”几乎什么都吃。而水产品每年更是创下了700万吨的高消费量,但是对于鳄雀鳝他们却望而却步,不敢吃。其实并非广东人不吃,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有毒,就跟河豚有点类似。它的鱼卵以及卵巢都带有剧毒物质,如果误食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它的身上有十分坚硬的鳞片、锋利的牙齿,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根本无从下手。同时,它生活的水域中的污染物或者污染食物经过它体内堆积十分多,就算能食用,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面对它广东人也束手无策,只能上报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它的毒也正体现在以上几个层面,生态上有它无鱼,吃上有它无你。
总结
鳄雀鳝对于我国而言如今已然改变了身份,从起初的观赏鱼类稀有物种,演变成了对水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乃至人类极强破坏的入侵物种。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1-8月我国共进口了254849头,同比增长了38.56%,其中包含进境邮包中多次截获的活体甲虫、蛙类等外来物种,这些都是有人故意引进幸好被截获了。然而这些“异宠”进入到我国也并非全部截获,还有那么多漏网之鱼,可想而知如果是在国内形成像“恶魔之花”加拿大一枝花以及“水中杀手”鳄雀鳝这样的泛滥局势该如何收场。
我国遭几百种外来生物入侵 每年损失2000亿
总而言之,对于外来物种还是应该保持警惕,这些“异宠”其实和一般的常见宠物都一样,没必要专门追求独特。一方面自己长时间饲养无法保证对它们不公平,另一方面如果造成放生,形成泛滥,或许就会有“牢底坐穿”的灾难等着你。而针对此次入侵的鳄雀鳝来说,既无食用价值,也无狩猎价值,魔方还是不建议个人饲养。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其实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鳄雀鳝如今已经入侵了很多地方,但是很多时候都没引起重视不过也不排除并不知道它原来这么毒。正如相关部门所呼吁的对入侵物种“抽湖除害”,如果看到了就应及时上报。沿海的小伙伴,你们身边都有看到吗?
相关知识
“恶魔之花”入侵河南,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何让人闻之色变?
抽干湖水捉“怪鱼”,再敲物种入侵警钟
成都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 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会有多严重?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为何被称为“恶魔之花”
成都疑现“恶魔之花”,见到就要立刻铲除,它究竟有多可怕?
如何打赢外来入侵物种阻击战?
追新看点|“怪鱼”火了!这些外来“生态杀手”你都知道吗?
如何防控“恶魔之花”这样的入侵者 我国已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机制
健全防控体系 向物种入侵说“不”(美丽中国)
我国遭“恶魔之花”入侵,河南浙江安徽成重灾区,看到请立即上报
网址: “恶魔之花”胞姐鳄雀鳝入侵广东,为何不敢吃?它究竟有多毒?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8887.html
上一篇: “恶魔之花”胞姐“水中杀手”入侵 |
下一篇: “恶魔之花”卷土重来?西安罕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