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培育和种植高产水稻品种是解决粮食短缺危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轮回亲本明恢86和供体亲本ZDZ057、辐恢838和特青构建了3个BC2F4高产选择导入系群体,从中选择5个稳定的高产导入系培育...
作者: 冯德党 张小玲 张慧 徐家星 朱骞 李东宣 熊海波 甘树仙 谢小东 谭学林 钱树琪 陈丽娟 魏振飞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270-277
摘要: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在杂交水稻育种实践中也时常发现杂种劣势现象,为了更好地阐明杂交育种理论和揭示品种本质有必要对杂种劣势的遗传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两个韩国粳稻...
作者: 余东 孙学武 孙志忠 段美娟 袁定阳 谭炎宁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278-284
摘要: 为提高我国大面积应用的两系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的稻瘟抗性,本研究通过杂交转育与分子标记选择相结合的途径,利用RM3330与RM262为标记,将Pi25与Pi-d(t)基因成功聚合于培矮64...
作者: 封德顺 张盈 李娜 牛祖彪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285-289
摘要: 本研究依据消减结果克隆得到山农6306编码过氧化物还原酶TaPrxQ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核酸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TaPrxQ序列与基因组DNA对比分析得到...
作者: 余桂容 宋军 张莲 徐利远 杜文平 蒋云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290-297
摘要: 为建立适合小麦遗传转化的高效离体培养体系,本实验用14个优良小麦新品种(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基因型的小麦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研究,通过培养基激素的变化,寻找最适合遗传转化的基因型及培养基成分;结...
作者: 唐志康 牛应泽 郭世星 黄荣仙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298-304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化学杀雄剂“化杀灵WP1”锈导甘蓝型油菜R121产生雄性不育,并对花蕾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离、筛选及定量表达分析.首先,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和反向Norther...
作者: 付三雄 周晓婴 张洁夫 戚存扣 浦惠明 申爱娟 胡茂龙 陈松 陈锋 顾慧 龙卫华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05-310
摘要: 为研究RNAi沉默转基因油菜fad2基因表达的效果及其器官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比较了转基因油菜W-4与非转基因对照Westar开花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的种子以及...
作者: 吴莉 孙杰 张新宇 李艳军 赵伟涛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11-316
摘要: 本研究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cDNA序列(AAC18870.1)为探针,在GenBank中与棉花EST进行tBLASTn比对,将同源...
作者: 侯娜 刘好宝 宛煜嵩 徐荣旗 董美 贺辉群 金芜军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17-323
摘要: 通过3’端2次高效热不对称交互PCR (hiTAIL-PCR)和5’端4次hiTAIL-PCR及1次长链PCR获得了转基因抗虫棉材料06N-119的外源DNA插入片段的全序列.外源DNA插入...
作者: 刘玉栋 张娜 沈法富 赵佩 阴祖军 高成香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24-330
摘要: 以转口IPT(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中棉10号和非转基因受体棉花为材料,利用Solexa测序技术检测两个棉花品种基因表达的不同,结果在转IPT基因和非转基因棉花株系中共得到719个上调表达基因...
作者: 张大伟 张道远 李小双 李春平 杨红兰 蔡明 裴金玲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31-337
摘要: 本研究将紫杆柽柳(Tamarix and rossowii Litv)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LEA DQ663481)基因导入新疆早熟棉新陆早18号,通过冬季海南加代、夏季新疆继代的方法获得...
作者: 傅永福 张晓玫 李艳玲 陈新建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38-344
摘要: 对植物生存与生长不利的不良环境称逆境.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往往提早开花,快速完成生活史来适应逆境.因此,开花基因与逆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作者: 于淑惠 左曼曼 樊金会 郎庆雯 闫辉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45-348
摘要: 风信子MADS盒基因HoSEPI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SEP的同源基因.为了研究HoSEP1 在叶与花器官之间同源转化中的作用,利用已经构建的HoSEP1表达...
作者: 罗克明 贾之春 高江林 黄艳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49-356
摘要: 以RT-PCR的方法获得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二氢黄酮醇合酶基因(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命名为PtDFR1,完整...
作者: 伍圣远 戴良英 曾列先 朱小源 杨健源 钟杰 陈深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57-362
摘要: 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是水稻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抗病品种的培育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对新选育的抗白叶枯病品种绿珍8072...
作者: 万勇善 刘风珍 鲁亚萍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63-370
摘要: 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花生转录因子WRI1的cDNA序列(AhWRI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AhWRI1的序列特点、编码蛋白AhWRI1的特性以及与其他植物氨基酸序列的相似...
作者: 叶艳英 姚磊 曾钢 王慧 米福贵 闫晓红 马荣才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371-379
摘要: 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中,常常需要用到植物表达双元载体.为便于基因工程操作并能在获得转基因植物后方便将标记基因删除,我们构建了植物表...
相关知识
分子植物育种2020年第8期出版文献
植物检疫2009年第3期出版文献
分子植物育种杂志社
分子植物育种2020年第24期出版文献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空间诱变育种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在蔬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花卉2012年第8期出版文献
花毛茛育种及繁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网址: 分子植物育种2012年第3期出版文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8891.html
上一篇: 8.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 |
下一篇: 罕见“冥界之花”在江西现身,通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