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5:02 来源:本网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我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在Horticulture Research(中科院一区,IF=8.7)发表了题为“A QTL of eggplant shapes the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co-responsible for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wilt”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茄子抗青枯病新机制。我所宫超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王震铄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我所李涛研究员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王益奎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我所李植良研究员、孙保娟研究员、哈尔滨农业科学院李烨研究员等人参与了项目指导。
青枯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细菌病害,一旦发生常造成茄科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优质茄果类蔬菜抗青枯病育种及生物防治是国际难题。本研究将高抗青枯病的栽培种自交系R06112的抗病主效QTL定位于10号染色体上270 kb区间 (EBWR10),nsLTPs为青枯病调控基因;同时发现EBWR10能够驱动茄子根际细菌群落组成,显著募集芽胞杆菌 (Bacillus. pp);从抗病株系根际分离的三株芽胞杆菌组成的SynCom能够显著减少茄子、番茄青枯病的发生,激活依赖SA 和 JA信号通路的 ISR,激活茄子、番茄对青枯菌的免疫反应。
本研究首次发现植物抗病QTL能够募集有益根际细菌,二者共同调控青枯病抗性,并为抗病品种的有益根际微生物可以遗传给后代提供直接证据,为利用抗病品种的QTL驱动有益菌群实现病害精准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该研究得到广西科技计划重大专项(AA22068088-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A15150124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27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高水平农业科学院建设(202114TD,R2020PY-JX003,R2023PY-JX008)等项目共同资助。
相关知识
我所科技人员在金花茶组植物土壤适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室植物病原细菌团队通过基因编辑创建了抗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的水稻
园林学院研究团队在月季和黑斑病菌互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园林学院研究团队在梅花黄色花形成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助老区农民增收脱贫
技术生物所在小麦闭颖机制解析研究中取得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开花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烟草所在低温诱导植物早花的遗传机制解析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热科院在基因编辑创制抗细菌性枯萎病木薯方面取得新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高山植物适应传粉昆虫转变的生态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网址: 我所在茄子抗青枯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8911.html
上一篇: 甘蔗鞭黑粉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相关 |
下一篇: 杨祁云 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