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农作物真菌病害常年大面积发生,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近日,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杨宁团队研发的“小盒子”解决了这个大难题,能够自动识别、精准定位的“作物病害早期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为农作物病害检测工作带来新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物联网领域顶级学术期刊《IEEE物联网期刊》上发表。“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及重茬种植年限的增加,农作物病害分布广泛,潜伏侵染性强。”杨宁表示,在水稻病害监测中,稻瘟病、稻曲病等真菌病害在江苏及南方其他地区流行风险极高,往往数十个小时就可达到数十亩倒伏,稻曲病还会产生黄曲霉素等致癌物,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农作物病害初起之时,难以被察觉,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预防病害就要了解病害是怎么发生?在哪发生?怎么传播?长期以来,作物病害的监测与预警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预报时效性和准确率不高。“病害的致病源是孢子,只有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大小,从肉眼难以看到。”杨宁说。“难......阅读全文
“973”计划项目“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近日在京通过验收。承担单位包括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南海所、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相建海为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宋林生和中山大学教授彭宣宪分别汇报了
1、打开电源,仪器开始自检,检测槽缓慢移出,等待测试。 2、截取植物的根、茎、叶剪碎放置于塑料碗中,数量约是塑料碗容积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3、用滴管分别吸取等量的五种指示液,滴入盛有植物的塑料碗中,搅拌均匀,放置2-3分钟待测。 4、用清水冲洗滴管后吸取指示剂和植物碎片的混合液少许,均
噬菌体是专门“吃”某一种细菌的一类微生物,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通常它们不会侵染非宿主细菌。由于这种专一性,科学家一直想利用噬菌体防控土壤中那些对作物生长有害的病原细菌。 2月1日,《微生物组》(Microbiome)在线发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
葡萄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葡萄病害,尤其在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阴雨天气让灞桥区葡萄园湿度猛增,加上雨后温度迅速回升,病菌得以滋生和蔓延,严重时甚至会致葡萄植株死亡。如今正是葡萄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也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炭疽病蔓延,葡萄种植户们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西安市浐灞区葡萄园雨
植物病害的传播是一个过程,只有在发生之前就预测到才能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在植物病害的预测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孢子捕捉仪对空气中的病菌孢子进行抓捕分析。进而,控制病害的进一步发展扩散。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病害流行过程中的一个侧面,反映了病害数量在空间中的发展规律,主要研究病害在距离菌源中心一定距离上的发生
稻曲病为害情况。受访者供图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受到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害的威胁,而穗部病害稻曲病近年来也上升成为我国主要水稻病害之一。目前,能同时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多种病害的基因资源十分缺乏。1月17日,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作物基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全球性小麦疾病,会造成作物产量急剧下降,每年给全球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据最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在克隆旨在消灭小麦赤霉病的抗性基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利用先进的小麦基因组测序技术分离出了具有广谱抗性的Fhb1基因,这一发现不仅对小麦赤霉病,而且对各种受到真
椰子树常受到多种病菌的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椰子树是多年生单子叶植物,树型高大,病害检测与诊断比较困难,而且椰子树只有一个生长点,生长点一旦被病菌侵染就会死亡。有些致死性病害要经过1~6个月的潜伏期才表现症状,如椰子致死性黄化病,一旦表现症状,椰子树就会迅速死亡。有些地方还可能同时出现几种症状相
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应用植物生理设备通过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探索,可以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将实验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人类生产的巨大进步。 托普云农常用的植物生理设备有:测定植物水势的植物水势状况测定仪,分析作物和植物群体冠层受光状况的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
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应用植物生理设备通过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探索,可以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将实验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人类生产的巨大进步。 托普云农常用的植物生理设备有:测定植物水势的植物水势状况测定仪,分析作物和植物群体冠层受光状况的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测定
近年来,柑桔疮痂病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对柑桔的生长及产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柑桔疮痂病是柑桔重要真菌型病害之一,在中国的柑桔种植区都有发生,经过农作物病毒检测仪的检测发现,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严重时会导致果实畸形,进而导致减产,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农作物病毒检测仪及时防治。经过农作
玉米螟、水稻螟虫等是常见的农作物害虫,这种害虫也俗称钻心虫,因为它们会钻入玉米茎秆或稻秆中,危害玉米和水稻的健康,因此加强玉米螟、水稻螟虫等害虫防控对于开展安全农业生产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使用农用透视仪来开展作物害虫螟虫扫描检测,可以解决长期以来玉米螟、水稻螟虫等钻蛀性害虫人工剥秆耗时费力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禾谷镰孢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阅读器蛋白通过发生相分离,进而调控真菌毒素合成等毒性基因转录抑制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上。禾谷镰孢菌侵染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引起玉米穗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禾谷镰孢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阅读器蛋白通过发生相分离,进而调控真菌毒素合成等毒性基因转录抑制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上。禾谷镰孢菌侵染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引起玉米穗腐、
风向风速仪是杭州卓器研发的可以准确记录风向风速的农业气象仪器。在农业气象学中,风向风速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气象参数,它对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我们知道微风可以帮助花粉传播,让植物完成授粉这一工作;同时风还会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风力的
芸薹属包含许多重要的蔬菜、油料和饲料作物,如白菜、甘蓝、油菜、芥菜等。与其它农作物一样,芸薹属作物在生产中不断受到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的侵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近日,《园艺学研究》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课题组方智远院士团队的综述文章。该文针对芸薹属作物主要病害芜菁花叶病毒病
芹菜是很多女性朋友最爱的蔬菜,因为它不仅营养价值极高,并且还具有养颜美容之功效,深受大家的喜爱。芹菜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但是不管是野生还是人工栽培的,如果生长环境不能满足其的需求,植株很容易发生病害,芹菜斑枯病就是其中一种,下面内容通过植物病毒检测仪介绍防治芹菜斑枯病的方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939.shtm6月14日,《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李国田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克隆到一个广谱抗病类病斑突变体基因RBL1,并通过基因编辑创制了增强作物广谱抗病性且稳
目前,在30多万种现存植物物种中,仅3种——水稻、小麦和玉米,占据着人们的食谱。部分原因是,在农业历史上,突变让这些农作物容易收割。但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称利用CRISPR技术,人们不必再等待大自然协助植物驯化。在近日刊登于《植物学趋势》期刊上的一篇综述论文中,他们描述了基因编辑如何让有营
高产优质新品种是农业的基石,但传统作物育种方法周期长、效率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的作物育种技术不断涌现,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作物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不足。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基于单倍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每天都得吃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面对目前的各种形势变化,粮食安全又成了谈论的话题。可是有哪些粮食作物可供我们食用呢?下面我们把常见的粮食作物作一介绍。粮食作物可分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三大类。谷类作物属禾本科,荞麦例外(属蓼科植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
美国宇航局(NASA)首颗致力于测量土壤含水量的卫星的数据,现在被美国农业部用于监测全球农田并进行商品预测。SMAP采集的5月16~18日数据的绘图。 土壤湿度主—被动探测卫星(SMAP)任务于2015年启动,用于帮助绘制全球土壤含水量图。现在,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12.shtm长期以来,欧洲一直对基因工程生物持怀疑态度,但日前,欧洲议会投票决定,减少对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作物的监管。 ?德国的一种实验性基因编辑小麦。图片来源:DANIEL PILA
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挑战。首先耕地锐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次,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左右。再次,病虫害、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 发展转基因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转基因农作物品种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
SMAP采集的5月16~18日数据的绘图。美国宇航局(NASA)首颗致力于测量土壤含水量的卫星的数据,现在被美国农业部用于监测全球农田并进行商品预测。土壤湿度主—被动探测卫星(SMAP)任务于2015年启动,用于帮助绘制全球土壤含水量图。现在,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
同一种农药在一个地区长期连续使用,尤其是在不按标准使用时,容易使病虫草害产生抗药性,使防治效果下降,这也是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严重问题。科学轮换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品种,则是延缓病虫草害产生抗药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近期通报了2012年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结果。结果
科技日报北京5月9日电 (记者瞿剑)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资划所微生物资源收集、保藏与发掘利用团队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将细菌致病蛋白组学研究从单一水平推进到整体和系统水平,从根本上揭开了农作物病原细菌致病网络。相关成果相继发表于《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资划所微生物资源收集、保藏与发掘利用团队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将细菌致病蛋白组学研究从单一水平推进到整体和系统水平,从根本上揭开了农作物病原细菌致病网络。相关成果相继发表于《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及最新一期《细胞·通讯(C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石平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表明,白叶枯病菌会利用水稻生长繁殖必不可少的显性Xa13基因,减少铜在水稻导管中的分布而侵害水稻。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病原细菌利用宿主基因征服宿主的一种新机理,同时也揭示了可能涉及水稻与病原共进化一个典型例子。相关研究
相关知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出“作物病害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农业生产有了“千里眼”和“听诊器”
作物病害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农作物的“千里眼”和“听诊器”
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系统:现代农业的“千里眼”与“听诊器”
智能病害监控系统让病虫害的防治更便捷
农业智能监测站助推植保信息化发展,打造农情监测“千里眼”
作物根部病害怎么预防
病虫害预警系统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解决方案
AI与治虫能手之间 还隔着实时数据采集的难题
AI时代,人工智能治理病虫害成大趋势
网址: 预防作物病害有了“千里眼”和“听诊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8984.html
上一篇: 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不包括哪项:( |
下一篇: 恶魔侦探与花样美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