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 定义:病毒又称分子寄生物,是一类有生命特征的,通常包被于保护性的蛋白(或脂蛋白)衣壳中,只能在适宜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一套基因组核酸分子。 三、植物病毒 1、植物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球状、杆状、线状 弹状、丝线状等 (一)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大小: 球状病毒20~80nm,杆状病毒20~80×100~250nm。细菌:杆状0.5~0.8×1~5μm。真菌:菌丝直径5~6μm,孢子1μm左右。 2、植物病毒的结构 亚基:由不同数量的肽链组成。 壳基:由一定数量亚基形成的聚集体。 杆状或线状病毒粒体:蛋白质亚基螺旋状排列,中间是一个由核酸构成的空心管子,核酸也呈螺旋状排列,嵌入到螺旋状排列的蛋白质亚基内端。 TMV; 球状病毒粒体:衣壳由60或其倍数的蛋白质亚基组成。蛋白质亚基镶嵌在粒体表面,粒体的中心是空的,但核酸链的排列情况还不清楚。如CMV。 弹状粒体:结构更为复杂,中间有一中髓,也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螺旋体,外面有一层脂蛋白质包膜——囊膜。 3、植物病毒的成分 核酸、蛋白质、水分和矿物质元素等。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衣壳具有保护作用。 4、植物病毒的复制增殖 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利用寄主的合成系统、原料和能量,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病毒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 5、植物病毒的变异 自然突变率较高,X射线、γ射线、高温、亚硝酸和羟胺等均可诱发突变,引起变异,其中少数能生存下来,成为不同于原病毒的新株系。 6、植物病毒在活体外的稳定性 钝化温度:是指将病组织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 min后,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处理温度。 稀释限点:指病组织汁液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大稀释限度,称为该病毒的稀释限点。 体外存活期:指病毒汁液在室温(20~22℃)下,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 1、传播 (二)植物病毒的传播和侵染 传播途径 非介体传播 介体传播 机械传播(汁液传播)CMV 无性繁殖材料及嫁接传播 种子和花粉传播(少数豆科、菊科、葫芦科) 病株残体传播TMV 线虫 螨 真菌 菟丝子等 昆虫 2、侵染 一些病毒仅能在某些寄主的接种点附近有限的细胞内扩散,表现为局部侵染。 植物病毒的侵染大都是系统性侵染,先在薄壁细胞组织中增殖和运转,然后进入维管束组织的韧皮部或木质部,扩展至全株。 一般植物旺盛生长的茎尖、根尖分生组织中很少含有病毒。 (三)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与诊断 (1)外部症状 斑驳、花叶、黄化、矮化、丛枝、卷叶、皱叶、蕨叶、瘤肿、坏死等。 (2)内部症状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见到的细胞内内含体(不定型内含体(X-体)和结晶状内含体) (3)植物病毒病害无病征 山茶花叶病 月季花叶病( Rosa Mosiac Virus) 沙漠玫瑰花叶症状(Cucumber mosaic virus ) A geminivirus inducing yellow mottle in 秋葵 斑驳 仙人掌褪绿环斑( Sammon‘s opuntia virus) 牡丹环斑病毒病症状(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 ) 大岩桐环斑病[凤仙花坏死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 (INSV)] 郁金香碎色病 发病花瓣 健康花瓣 * *
相关知识
园艺植物病毒病害ppt课件(参考版)
观赏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任务2.1.1植物病害病原的识别 2.1 .1园林植物病害病原识别.ppt
第二节观赏植物害的病原—病毒.ppt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植物病原识别植物病害诊断.ppt
《观赏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ppt课件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 一、 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病原、病征、病状、侵染性 ...
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PPT课件ppt课件.ppt
网址: 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病毒.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9477.html
上一篇: 菊花脑花叶病毒病 |
下一篇: 花恐怖症CG代码汇总 全CG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