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杂交育种
3.杂交育种可同时改良多个目标性状 杂交育种能将分散在2个或2个以上亲本中的有利基因,通过杂交重
组,使之聚合在同一遗传背景中,从而实现多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 4.更适于自花授粉植物的品种选育
自花授粉植物自然变异少,选择育种机会少;杂种后代选择的方法 易于在自花授粉植物上应用,因此有性杂交育种更适于自花授粉植物的 品种选育。
早熟 × 早熟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更早
早
晚
9:
6:
1
第七章杂交育种
将杂交育种分为两类: 组合育种: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 机结合,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 于一体的新品种。 组合育种遗传机理:基因重组和互作 超亲育种: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 因积累于同一杂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 过亲本的类型。
第七章杂交育种
2.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主要通过非等位基因之
间的互补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的优良性状。
源自文库
感病品种 × 感病品种
RRss
rrSS
RrSs
R-S- RRss rrSS rrss 9抗 : 7感
第七章杂交育种
3.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通过基因效应的累加,从后代中选出
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某些数量性状超过亲本的个体。
先纯后杂 杂交育种(甲×乙)→杂交种自交→选择新品种,遗传稳定,
先杂后纯
第七章杂交育种
二、特 点
1. 变异丰富 (1) 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将不同的优良基因集中于新品种中。
例:感病、早熟×抗病、迟熟 → 早熟、抗病 (2) 基因互作产生新性状:不同显性基因互作或互补产生新性状。
例 :( IRRI 抗褐飞虱育种) ccPP(感)× CCpp(感) → C_P_ (抗病)
杂交育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目前用于各 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良种, 绝大多数都是用杂交育种 法育成的,在各种育种方法中成效最大。 从育成品种数 及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的面积上看均占首要位置。
第七章杂交育种
三.常规杂交育种的重要性 1.是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 现代作物育种途径很多,包括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 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其中,最有成效的育种途径是 杂交育种.由于杂交可以实现基因重组,能分离出更多的变异 类型,可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杂交育种被 广泛采用,通常叫做常规育种. 2.是与其它育种途径相配套的重要程序 采用理化因素诱变,染色体倍性操作,现代生物技术等手 段处理育种的原始材料,仅仅使原始材料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 异,其直接产品往往仍是育种的原始材料,需要通过常规育种 途径,尤其是通过杂交育种途径,进一步修饰改良或进一步杂 交重组,才能从中选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作用及理论基础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杂交: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谓之杂交。 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
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第七章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分类 ①根据亲本亲缘关系不同,杂交育种可分为近缘杂交
(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distant hybridization)。 常规杂交育种一般指种内品种间杂交,是不存
在杂交障碍的同一物种内的不同品种或变种之间的 杂交。
第七章杂交育种
②根据杂交机理或对后代的影响分: 组合育种( combination breeding) :将分属于不同品种、控制不
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结合后形成不同的基因组合,通过定向 选择育成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超亲育种( transgresseive breeding) :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优良 基积累于同一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组合育种:有近缘,远缘两种组合形式 超亲育种:杂种优势利用 区别为:优势利用(♀自交系×♂自交系)→F1(杂种)利用,F2衰退,
(3) 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对数量性状来说,由分散在双亲中的微效多基 因累积在后代中引起。 例:中抗 × 中抗 → 高抗
第七章杂交育种
2. 方法灵活 组合配置、杂交方式、后代处理方法灵活多样,还
可与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等配合使用,且这些育种方法 也往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使用才会有好的效果。 3. 贡献最大
胜利麦×燕大1817
洛夫林10号×矮杆早
农大183 华北187 石家庄407等13个品种
冀麦10号 冀麦18号 冀麦25号
第七章杂交育种
2.亲本选择的原则 • (1)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 (2)明确目标性状,突出研究重点 • (3)重视选用当地推广品种 • (4)考虑亲本性状的遗传规律
第七章杂交育种
(1)双亲优点多缺点少,没有突出的缺点,优 缺点互补
由于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杂种后代的表现与亲本平均值密切相关, 故亲本优点要多。
性状互补是指亲本的若干优良性状综合起来应能满足育种目标需要。 要针对一个亲本的主要缺点来选配另一亲本。 例:克服晚熟性, 应选特别早熟的品种;克服感病性, 选用抗性机 强或免疫的品种。 双亲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互补是选配亲本的首要原则,是杂种 后代具有优良基因型的基本保证。
超亲育种遗传机理:基因累加和互作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二节 亲本选择与选配
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取得成败的关键。 一. 亲本的选择
1.亲本选择的重要意义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亲本,是获得优良重组基因型的先决条件, 也是杂种后代性状形成的基础。亲本选用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杂交育种的 效果。如果亲本选得不好,不但降低育种效率,而且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因此,必须认真选择最符合要求的材料作亲本。
第七章杂交育种
二、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
1.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这是杂交育种取得巨大成
功的主要遗传原因。通过杂交,使分散在不同亲本中控制不同有利性状的基因重新 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不同亲本优点的后代。
早熟 不抗病× 晚熟 抗病
AAbb
aaBB
AaBb
A-B-(AABB) Aabb aaBB aabb
二、亲本的选配
1.亲本选配的概念和意义 亲本选配是指从入选的亲本中选用恰
当的亲本,配制合理的杂交组合。
多个亲本杂交时应确定哪两个亲本优先组配 成单交种,然后再用它们组配杂交。
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它直接 关系到杂种后代能否出现好的变异类型和选出优 良品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2.亲本选配的原则
相关知识
有性杂交育种PPT.ppt
园林植物育种学杂交育种
[农学]第七章植物花药和花粉培养及单倍体育种
兰花杂交育种技术
杂交育种属于什么技术
第六章杂交育种
第七章花卉在园林景观中应用
第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
蝴蝶兰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医学]第七章 免疫系统
网址: 第七章杂交育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0854.html
上一篇: 杂交粳稻育种及两系杂交稻繁种研究 |
下一篇: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