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曾任绵州推官。欧阳修四岁时丧...查看更多
F_aded_
去完善
译文
阳光和煦,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人们争相观看美丽的鲜花。花儿无法说话,只会微笑。金子制成的酒壶里美酒流淌,盛开的花朵宛如年轻人般永远青春。繁华的长安城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这地方表面看似令人羡慕,实则充满喧嚣。皇宫里的钟声和街头的鼓声此起彼伏,催促着日夜交替。然而,在这繁华的都市中,人们往往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而先显疲态。
F_aded_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暖日:温暖的太阳。 2. 迟迟:缓慢的样子。 3. 花袅袅:花朵轻盈摇曳的样子。 4. 将红粉:指用红色涂抹花瓣。 5. 争花好:争取花儿美丽。 6. 不能言:不能用语言表达。 7. 金壶倒:指酒宴。 8. 九门:古时候的皇宫有九个门,这里代指皇城。 9. 行人:路过的行人。 10. 莫羡:不要羡慕。 11. 丹禁:皇帝的宫殿。 12. 漏声:古代的计时工具滴漏发出的声音。 13. 衢鼓:古代交通要道的警示鼓。 14. 催昏晓:催促着夜晚与早晨的到来。
展开全文
F_aded_
去完善
赏析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这首词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首句“暖日迟迟花袅袅”以美好的春日景象开头,渲染了生机勃勃的氛围。紧接着的“人将红粉争花好”点明了人们为赏花而忙碌的场景,同时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世间的美好事物总是短暂的,正如“花不能言惟解笑”所传达的,花儿无言,只能绽放笑容,但这笑容却包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至此,作者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 下阕中的“车马九门来扰扰”描绘了繁华的长安城,其中形形色色的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劳碌。而“行人莫羡长安道”则告诫人们不要过于羡慕繁华的生活,因为在这座城市的深处,人们已经在岁月的车轮中慢慢老去。 最后一句“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以长安城的暮鼓晨钟为背景,揭示出人生在时光流逝中的无奈与悲伤。这首词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和感悟。
展开全文
F_aded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词作。此词创作于公元996年,正值仁宗朝时期,此时欧阳修被任命为馆阁校勘,担任皇家图书馆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在创作此词时,欧阳修正处于人生的一个相对稳定阶段,远离政治纷争,因此心情较为平和。但在此之前,他也曾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如进士及第后的坎坷官场生涯,以及与好友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共同倡导古文运动的经历,这些经历使他更加珍惜此时的宁静生活。 此外,宋初时期的文坛依然延续着晚唐五代以来的旖旎艳丽之风,而欧阳修则提倡平易朴实,主张文学要关注社会现实。这种思想倾向体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中,既表现为对个体情感的抒发,又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因此,这首《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既是欧阳修自身情感的表达,也反映出北宋初期文人所面临的内心矛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展开全文
F_aded_
去完善
相关知识
咏秋兰 原文、翻译及赏析
《画菊》郑思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白居易《买花》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梅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卖残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原文及翻译赏析
《渔家傲》李清照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晚春》韩愈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原文及赏析
网址: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欧阳修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欧阳修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1698.html
上一篇: 美文欣赏:林清玄《雪的面目》 |
下一篇: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