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主题】十二花神及民间故事
【主讲人】 王冬蕾
花神图
说到花儿可以说是人人都爱,自古以来中国人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古人认为和人类社会一样,花的枯荣生死、美丑仪态都由司花之神管理统治。
花开各有时,四季变迁,都牵动人们的敏感的心扉。一年有十二个月,每月有不同的时令花卉,仙贤们已经选出了对应的十二花神。因为有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有的很难统一,这不会影响花文化的传播,从古自今,十二花神的故事渊源留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壹月 梅花
梅花(蔷薇科,李属梅亚属)
花神:林逋、柳梦梅、江采苹
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人们多称其为“和靖先生”,他的经典诗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中国文化里,寒冬开放的梅花往往象征着品性高洁,林逋自幼刻苦好学,长大以后通晓经史百家,但他却不慕名利,既没有娶妻生子,也没有做官,一生都隐居于西湖,植梅为妻,畜鹤为子。
柳梦梅是汤显祖戏剧《牡丹亭》的男主人公, 是一名家境贫寒的书生,他与杜丽娘相识于梦中,于牡丹亭畔芍药栏边定情。杜丽娘因相思成疾郁郁而终,两人再次相见时竟已人鬼殊途,没曾想他们的爱情感动了阎罗判官,使得杜丽娘还魂复生。故事一波三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柳梦梅和杜丽娘是大胆追求爱情,并忠贞于爱情的典型人物。柳梦梅名字中有了一个梅“字”,因为杜丽娘死后葬在了梅花观,三年后,柳梦梅路过此地,在花园中拾到了杜丽娘的真容,从此展开了人鬼之恋,故作为梅花花神。
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唐玄宗开元中,太监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广东一带,见到丰神楚楚、秀骨姗姗的江采苹,就收她选入宫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宠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苹,视宫中粉黛如尘土。江采苹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唐玄宗戏名曰梅妃。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后来因杨贵妃的出现,梅妃失宠,孤寂而终。
题梅妃画真
李隆基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贰月 杏花
杏花(李属李亚属)
花神:杨玉环
安史之乱平息后,已是太上皇的唐玄宗对杨贵妃思念不已,派人欲取回尸骨移葬杨贵妃,但只见马嵬坡下一片雪白的杏花临波而立,迎风而舞,似雪如梦,仿佛是杨贵妃霓裳羽衣舞的仙姿神韵,故后人以杨玉环为杏花花神。
叁月:桃花
桃花(蔷薇科落叶乔木)
花神:杨延昭、崔护、戈小娥
杨延昭人称杨六郎,事实上他是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称为杨六郎。用桃花开时,在天地之间抛洒的殷红色彩,象征杨家将一门忠烈的斑斑血迹,就把三月桃花花神的冠冕颁给杨延昭。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氏,清明时节,独自踏青的崔护叩开了小院的柴扉,讨一碗水喝。应门的妙龄少女取了水来,便斜倚院中桃树,含情偷望。夭桃灼灼,花下少女竟比它更多一分娇媚。次年清明,崔护忆起少女,循旧路前往探访。却只见院门紧闭,杳无人声,唯余桃花纷纷。他心中失落,留诗于门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数日后,崔护再访山村,只听小院中哭声哀痛。一老者出来问道:“你就是那薄情的崔郎?你杀我女!”原来少女对他一见倾心,只盼他再度造访,苦等一年,却因举家外出,恰与崔护错过。回来看到题诗,以为缘分已尽,竟抑郁而亡。崔护见到少女遗容,悲呼道:“崔护在这儿!”这一哭喊,少女竟悠悠转醒,死而复生。天公作美,崔护与少女终成眷属。
题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戈小娥 ,元顺帝之淑姬,宫中七贵之一。戈小娥端庄温柔,嫡淑可人,元顺帝之所以宠爱她,是喜欢她那丝缎般光洁滑腻的皮肤。戈小娥的皮肤粉嫩细白,微微透红,娇翠欲滴,特别是玉体浸泡在香水中,就如桃花含露,更加妍美。元顺帝尤爱欣赏戈小娥沐浴出水时的美态,简直爱得发狂,整日与戈小娥形形影不离,不知如何宠她才好。在他眼里,众多嫔妃全都黯然失色,帝喻云:“此夭桃女也”,因呼为“赛桃夫人”,成了三月桃花花神。
肆月:蔷薇花
蔷薇花(蔷薇科落叶小灌木)
花神:陈后主宠妃张丽华
张丽华 是南朝陈后主叔宝的宠妃," 发长七尺,鬓发如漆,其光可鉴 ", 《隋唐 英雄》里杨广领兵灭陈后,俘获了张丽华与陈后主,杨广见到张丽华的美貌,想要娶了她,部将却说美女是祸水,会误国,于是提刀将其斩杀,后人怜之,称她为蔷薇花神。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肆月:牡丹花
牡丹花(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花神:杨玉环、貂蝉
在花神的传说中,身为寿王妃的 杨玉环 ,一天,在王府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自觉虽艳比牡丹,唯恐像花一样盛极而衰,虚度芳华,不禁抚花而叹,不料那花朵却卷瓣下垂,宛如羞于见她。宫娥将此事传说成:“王妃和牡丹花比美,花儿都羞愧得低下头了呢!”这句话惊动了唐明皇,传令杨玉环进宫见驾。一见之下,老皇帝当场命她留宫侍候,日后成了他的宠妃。这件事,即是成语“闭月羞花”中,“羞花”典故的由来。
貂蝉自幼能歌善舞,她每天都要在后院开满了牡丹花的亭子边练舞,而据说每每她跳起令人痴醉的舞蹈,周围的牡丹花都会随着她的舞姿左右摇摆,似乎在与她共舞。
伍月:石榴花
石榴花 (石榴属落叶小乔木)
花神:张骞、钟馗
西晋文学家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道:“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石榴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土,京都长安的上林苑即刻种了十株,结果御苑三千花卉中,石榴这一簇开得格外特别,深受汉武帝的喜爱。
石榴作为外来花草品种,很快融入就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俨如己出。石榴花最灿烂应节是在农历的5月,人们甚至将这个月叫做“榴月”,这一个月在古代也是瘟疫流行季节,因此古人要喝雄黄酒悬挂艾草进行驱邪。
由于石榴花火红似朱砂,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朱砂色能驱邪纳祥。古代人们认为瘟疫是由恶鬼邪神带来的,因此民间会画一幅钟馗的画像进行驱鬼,画像中的钟馗,耳边大多会插一朵艳红的石榴花,民间更是流传有“榴花攮瘟剪五毒”之说,钟馗也被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五毒图
陆月
荷花(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花神 :周敦颐、西施
西施,中国四大美女之首。原名施夷光,诸暨苎萝山下苎萝村之浣纱女,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西施后被图谋报仇复国的越王勾践从民间选出加以培训后送与吴王夫差,使其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西施以一介平民采莲女,为了国家而抛弃私人情感,忍辱负重服侍敌首,最终影响了吴、越两国的兴亡。因此,这位在莲花丛里长大的美女,就成了民间的六月荷花花神。
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柒月 蜀葵花
蜀葵花(锦葵科草本植物)
花神 :汉武帝宠妃李夫人
秋葵朝开暮落,所谓的“昨日黄花”,即以秋葵为写照。菱葵花的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其兄长李延年千古名篇“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即咏此。因李夫人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若秋葵,后世就以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乐曲在鸟鸣与笙、笛轻柔音乐中,化出蜀山丽水;排箫绽放出蜀葵的无边娇颜,宛如李夫人倾城倾国的笑靥;葫芦丝送出轻歌曼舞的旋律,仿佛蜀葵俏丽的花朵,在起舞弄清影。
李延年歌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柒月 凤仙花
凤仙花(凤仙花科凤仙花属草本植物)
花神 :石崇
晋朝时,石崇的父亲石苞,在晋武帝时曾官至大司马,石苞临死前将自己的财物分给诸子,可恰恰不给这最小的儿子石崇,石崇的母亲对此提出异议。石苞说:此儿虽小,后自能得。石崇后官至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石崇的财产山海之大不可比拟,宏丽室宇彼此相连,后房的几百个姬妾,都穿着刺绣精美无双的锦缎,身上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凡天下美妙的丝竹音乐都进了他的耳朵,凡水陆上的珍禽异兽都进了他的厨房。
石崇富可敌国,家中广纳美妾,因此名得传世。石崇后来因为不肯出让爱妾绿珠给孙秀而满门被害。凤仙花神便这样封给晋朝时这位豪奢的爱“花”人。
七月花神晋石崇,巾帼园中景不同。
无色凤仙开兰畔,佳人喜染指头红。
巫山隔,水运通,鹊桥仙女巧相逢。
一片彩霞云飘渺,四时佳兴与人同。
捌月:桂花
桂花(木犀科木犀属常绿小乔木)
花神:绿珠、窦禹均
绿珠,西晋石崇的爱妻,她善吹笛而貌美。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石崇不肯,最后石崇被赵王所杀,死前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竟然因为你获罪。”绿珠流泪道:“愿效死在你面前。”于是绿珠堕楼殉情。 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
窦禹均相传是五代时期燕山富商,他尽心尽力培养五个儿子, 五个儿子在父亲的教导下都学业有成并入朝做了官,于是当朝大臣就送诗一首:
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芳。
玖月 菊花
菊花(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花神:陶渊明、梁红玉
梁红玉,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见识不凡,胆略过人。曾星夜抱子驰马奔赴秀州知会韩世忠回京城勤王,平定苗傅等人的叛乱,得封安国夫人。后宋高宗听信谗言杀岳飞,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因巾帼英雄梁红玉似菊花的气节,又如菊花隐逸淡泊,民间便将梁红玉奉为菊花神。
世人把陶渊明奉为司掌九月菊花的花神,只因为他写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光轮回,韶华易老。唯独这一株傲然高洁的菊花一直以孤高傲世、隐逸雅洁的姿态,开在烟火尘世里,修炼出心静何须菩提树下坐的幽独高雅情怀。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拾月 木芙蓉
木芙蓉(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
花神:“花蕊夫人”徐贵妃、石曼卿
徐氏,蜀主孟昶之宠妃,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后为宋太宗赵匡胤所杀,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人们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有诗赞曰:锦江驿路恨绵绵,泪血频闻泣杜鹃。无限深情人不识,金钟牒拜祀张仙。
木芙蓉的花神还有传是宋真宗的大学士石曼卿。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据说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因为在众多传闻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传最广,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
壹拾壹月 山茶花
山茶花(山茶科山茶属)
花神:汤显祖、王昭君、白乐天
山茶耐寒,在天寒地冻之时,还能吐露芬芳。山茶花的花语:可爱、谦让、理想的爱、谨慎。那麽小心翼翼的凋谢方式,和人们追求理想中伴侣的态度一样。
据说,王昭君远嫁匈奴时除了琵琶外,她还带了枝红色的茶花:以琵琶叙述哀怨的心曲,以山茶的不畏霜雪来表明自己坚贞的节操。因此,后世把王昭君敬为山茶花花神。
汤显祖 , 偏爱玉茗白茶花,不仅写过《玉茗花》诗,而且把他的书斋取名“玉茗堂”。作有传奇以《牡丹亭》为代表的《玉茗堂四梦》,诗文有《玉茗堂集》。明清两代有些戏曲作家摹拟汤的文词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汤显祖晚年的诗文中,还反映了他的道教的出世思想。因此俞樾极赞“玉茗风流,固胜金谷繁华”,即胜石崇( 季伦)的奢靡,而定汤显祖为茶花男神。
白乐天,就是白居易,晚年对佛教禅宗十分感兴趣,以“香山居士”自称。喜爱山茶花,也咏诵山茶花的诗句。
卜算子·咏山茶花
白居易
春早送娇羞,姹紫依风袅。
万绿丛中秀靥留,更著嫣和俏。
细数意秦楼,何忌群芳恼?
却羡鸳鸯喜伴游,说与世人晓。
壹拾贰月 水仙花
水仙花(石蒜科水仙属草本植物)
花神:娥皇、女英
水仙花神的传说流传了千年,时至今日我们才有幸一睹水仙花神的芳容。她美丽、清幽而梦幻...相传水仙花神有两位,分别是娥皇与女英的化身,他们为了舜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惜二人对舜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也就成为腊月水仙的花神了。
壹拾贰月 腊梅花
腊梅花(蜡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
花神:老令婆(佘太君)
老令婆即佘太君,因人到暮年,壮志不老,还要为保卫国家挂帅出征,其精神如迎风斗雪的腊梅,令世人称颂。故令其司腊梅花花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潮故事会
十二花神贺新春活动火热进行中!!
农历二月花朝节 十二花神次第来,人间月月花儿开
花艺课程第一讲ppt课件
“十二花神”主题图形设计开题报告
十二花神
“朝夕•十二花神”主题装饰画设计开题报告
“十二花神”下凡!各地共庆“花朝节”
花·文化|十二花神
花艺课程第一讲基本理论
网址: 花儿故事会第一讲 ▏十二花神及民间故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3371.html
上一篇: 花朝节与康熙十二月花卉杯的故事 |
下一篇: 走进花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