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朝节习俗与文化的中医解读

花朝节习俗与文化的中医解读

​​ 

清人有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又称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袭至明清,一直绵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顾名思义,花朝节,这是一个很浪漫的节日。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花神”,名女夷,本是神话中主宰春夏万物生长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云:“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关于花朝节的日期,历史记载略有不同。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

我的观点是,二月十五日似乎更合理些。理由如下:

其一,《礼记》记载:“八月十五日为月夕,与花朝对称。”意思是,“月夕”是与“花朝”对称的一个节日。从名称上来看,“花”与“月”相对,“朝”与“夕”相对;从节期上来看,“八月十五”与“二月十五”相对;从过节的时间上来看,“花朝”是在白天,“月夕”是在晚上。显然,花朝节对应着中秋节,都是中国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

明代田汝成《熙朝乐事》也记载:“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其二,花朝节代表着花儿的盛开,也是赏花的节日。显然,北方二月十二日天气尚冷,若能稍微推后几天,当会有更多的花儿开放,也更方便赏花。

其三,“花朝”与“月夕”,代表了人生最为美好的两个良辰美景,故俗语有“花朝月夕”之称。我们要活的更快乐,当然要学会享受生活中的良辰美景。

现逢花朝节,南方花事正浓,北方的迎春花、桃花、杏花也次第盛开。古时,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踏青赏花之余,或吃花糕,或饮酒作乐,或吟诗作赋,互相唱和,高吟竟日;或骑马、泛舟……显然,古人把花朝节过的舒坦惬意,别有一番雅趣,令人向往。

大体说来,古人逢花朝节主要做两件事情:其一是赏花。赏花习俗自古有之,逢花朝节则愈发兴盛。比如,南宋《梦粱录》云:“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江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其二是踏青。花朝节又称为“踏青节”。《杜氏壶中赘录》中记载:“踏青节,都市人士络绎游赏,缇幕歌酒,散在四郊……”人气满山遍野的景象,跃然纸上。

从中医来分析,花朝节正逢春天的惊蛰和春分节气,天地之间阳气升发,代表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人居于天地之间,此时与朋友们走出户外,踏青游玩,尽赏仲春美景,适当运动,既能调畅情绪,又能宣畅阳气,有助于让人身心归于和谐。

古人每逢花朝节会饮百花酒、蒸百花糕、喝百花粥。

所谓“百花酒”,是用百谷混合百花、百果酿制而成,香醇甘洌。民间有歌赞曰:“百花酒香傲百花,万家举杯誉万家。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泽犹如洞中春”。

所谓“百花糕”,《山堂肆考》记载:“唐武则天花朝日游园,令宫女采百花,和米捣碎,蒸糕以赐近臣。”

另据清·光绪《青浦县志》载:“二月十二日花朝,群卉遍系红彩,家食年糕可免腰疼,谓之撑腰糕。”花朝之日烹饪的花糕,芳香流溢、色泽宜人,又精致可口,无怪乎人人都对百花糕青睐有加。

所谓“百花粥”,即用茉莉花或其他花与米一起做成粥。与百花糕一样,百花粥也具有清新的香气和美味。

试想,每逢花朝节,天气晴朗,百花盛开,与家人或亲朋好友一起在花下喝百花酒,可谓是人生一大享受。尽意欢度,乘兴而归,岂不令人欣羡。

从中医来分析,百花皆有养肝、明目、疏散风热之功。春天阳气升发,容易扰动木火,若木火上浮于眼则眼干眼涩,郁于咽喉则咽喉肿痛,升于脑窍则头晕头胀,此时都可用花来治疗。或代茶饮,或做成粥,都好。

从临床来看,诸花多能祛火,可以治疗木火上浮所导致的诸多头面不适症状。而且,若能经常饮用花茶,能清净五脏,清心明目,更有延年益寿之功。

每逢花朝节,古人会会在花枝上贴彩绘,在花盆里插小红旗,除表示是献给百花的礼物外,还体现了古代人的祈福心理,希望以此来抑制风雨的来临,祈求晴和的天气。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农事生产与天气状况息息相关,花朝节已是北方春耕的开始。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雷打百花心,百样无收成” 、“花朝月明,棉花十分”、“花朝日晴,万物成熟”。

《陶朱公书》云:“(二月)十五日为劝农日,晴和主年丰,风雨主岁歉。”万历《昆山县志》载:“十二日花朝,天气晴朗,则百果、五谷无损。”崇祯《嘉兴县志》谓:“十二日为花朝,俗呼百花生日,以是日晴雨占果实盛衰。”道光《巢县志》曰:“十二花朝定要晴,晴明月半看丰登。”

此类农谚记载繁多,不胜枚举。所有农谚都认为花朝节最好是晴天,意味着来年有好的收成。若是这天下雨,会影响农业收入。

从中医来分析,花朝节若能天气晴朗,不但方便赏花踏青,而且亦是阳气升发,地气逐渐变暖的表现。显然,这与农业生产是有相关性的。

我的观点是,古时传承下来的这些谚语往往内涵着丰富的天文学(天地阴阳气机变化)信息,值得我们重视,不可等闲视之。况且,古人通过观察花朝节的气象来预卜日后农业的丰歉,正反映了古人向往美好、夺取丰收的愿望。

从十二消息卦来看,二月与八月相对。二月对应于大壮卦,上为雷,下为天,下四爻为阳,上二爻为阴,意味着阳长阴消,天地之间阳气越来越旺,阴霾渐退。

八月对应于观卦,上为风,下为地。下四爻为阴,上二爻为阳,意味着阴长阳消,天地之间阴气越来越旺,阳气渐退。

花朝节正对于二月,与八月的中秋节相对。二月十五白天赏花,体会天地之间的阳气升发之象,让人充满朝气和活力;八月十五晚上赏月,看金气渐起,阳气渐收,天地之间将归于沉寂,让人懂得收敛阳气以固根本。

生命中总要有些快乐。花朝节赏花,中秋节赏月,都是人生的一大快乐。并且还有益于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春天,是花的季节。赏花、闻花、赞花、颂花,爱花的人总有各种方法与花为伴。

人人都喜欢鲜花,因为鲜花代表着希望和快乐。当我们有各种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时,看看鲜花,闻闻花香,即觉心情豁然舒畅,而心中的各种不适即能烟消云散。可以说,我们的生命离不开鲜花。

可惜的是,花朝节大约于清末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今时我们再也无法全然领略唐宋时期花朝节盛极一时的风采。如果我们能恢复这个节日,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从中医来分析,好处多多,一则每年可以多一个愉悦心情的节日;二则可以让我们的身心更和谐;三则,今时我们过于久坐少动了,花朝节可以让我们减少一点久坐,毕竟于疲惫的工作中抽点时间,与好友或家人赏花于晴日,谁会不喜欢呢?!​​​​

相关知识

民间赏花习俗——花朝节
花朝节与花文化
花朝节有哪些习俗?
花朝节是哪一天,花朝节的习俗
共赴花朝之约,趣谈花朝节
花朝节的习俗是怎样的?花朝节的简介
用文化创意点燃花朝节的别样烟火
重拾花朝节的“悠、美、情、热” 激活花文化
介绍花朝节习俗的起源及演变
二月花神是什么 花朝节有哪些节日习俗

网址: 花朝节习俗与文化的中医解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34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鲜花常识:民间花神的由来与传说是
下一篇: 杭州西湖花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