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四时之美

四时之美

月半中春

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但因时代、地域的不同,其节期也可为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二日。关于花朝一词的含义,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说:“二月十五为花朝。《风土记》云‘言浙间风俗,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为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之所常言,月夕乃八月十五日。’”二月十五日有“二月半”之称,古人习惯将二月半的中春与八月半中秋相对应,是同样重要的岁时节日。

关于花朝节的最早记载始于唐朝,中唐以后更是留下了许多歌咏是日的诗句。我们可以从杜甫所作诗句“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中看出,在唐朝,人们就已将二月半看作春季之半;温庭筠有“静应留得蝶,繁欲不胜莺”之句,可知花朝节有赏花戏蝶之举;徐凝也在《二月望春》中写道“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这也体现了古人对花朝节的重视。到了宋代,花朝节的习俗更加多样。在这一天,开封府会举行“扑蝶会”。此日帅守、县宰率僚佐也会出郊召父老赐酒食,劝以农桑。

清 毕景桓《蝴蝶册页》孔子博物馆藏

百花生日

在民间,花朝节也源于对花神生日的庆祝,顾禄在《清嘉禄》中说:“虎丘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谓之花朝。”因此,花朝节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但是这个作为百花生日的花期,时间在农历的二月十二日。根据明《月令采奇》记载,古人把二月十二日和十五日分别称为“百花朝”和“花朝”。

南宋时代苏州有花神庙,在花神生日进行祭祀,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花朝节还有在花果树上附以彩绢之俗。除此之外,在清代,花朝节有“赏红”的习俗——“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

孔子博物馆藏 清毕景桓花篮册页 (局部)

孔博春景

时值仲春,孔子博物馆的花也竞相开放,杏花、铃兰、月季、迎春花......将园区裹在一片春意之中。

孔博花景

同时,孔子博物馆举办的“齐明盛服——明清衍圣公服饰展”也在展出中,这也是孔子博物馆为大家带来的另一场春日盛宴。

不如就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来孔子博物馆,觅春之风雅,赏百花之意。

相关知识

“毓秀绿园 四时之美”主题摄影作品征集启事
春秋冬夏,中国人的“四时”美循环
四时有序 不时·不花
四时幽赏,四季皆有风景
《四时花卉图卷》 #...
四时吉庆花满天
花境春之美
这部微短剧颜值顶流:《四时花开》让戏曲邂逅盛世繁花
《跟着古人去赏花:藏在诗词名画中的四时花令》读后感100字
四时花令,古今情韵

网址: 四时之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376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探究《原神》各个国家节日的现实原
下一篇: 雪里开花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