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谈中西方花神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对花卉的旅游审美功能的影响.pdf

浅谈中西方花神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对花卉的旅游审美功能的影响.pdf

浅谈中西方花神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对花卉的旅游审美功能的影响.pdf

浅谈中西方花神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对花卉的 旅游审美功能的影响 旅游学研究 季静 /’、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江苏南京211189) 第 四 摘要:花卉在现代旅游活动中的功能与地位越来越受到大众及专家的关注。花卉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 辑 就一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其中比较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丰富的花神传说和有关花神的节事活动。而 在西方社会,虽然花卉在各种社会生活,包括旅游活动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其本身却并没有承载太大 的文化意义,这些都与花神在中西方文化中形象的不同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分别阐释了中国和西方的 花神的来源、特点,尤其是分析了两者形象和地位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作者以花卉在旅游,尤其是以东 西方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的区别为例,得出了花卉在东西方承担着不同的旅游审美功能的结论。 关键字:花卉;花神;花卉旅游 花卉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被 日,是民间的岁时八节之一。花朝节在公历中的日期是3月 称为“黄金产业”。花文化推动发展起来的花卉旅游业目前 份,大致在节气“惊蛰”到“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 正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它以文化内涵丰富、开发投资 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定其中一天为 少、见效快等特点,成为都市休闲的主要项目。加上生态旅 “百花生Et”是十分恰当的。 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各地都热衷于特色花卉旅游项目的开 世界上像中国那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 发。但是在目前看来花卉的旅游价值还是集中体现于单纯 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悠久传统。“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 的欣赏功能之中,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古代花神形象的比较中 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清朝 去探究和发掘花卉背后的文化深意,以增强我国花卉的旅游 诗人蔡云咏《花朝节》的一首诗。“花朝”一词最早见于晋人 审美价值。 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问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 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花朝节在全国盛行, 一、中国古代花神与“花朝节 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 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 我国是花的国度。在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花神是一 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 位美丽的女神。关于花神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在 流行花朝节活动。在那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 《淮南子·天文训》里面记载的:“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 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 百谷禽鸟草木”,高诱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说花神的 的传统佳节。到了明、清时期,花朝节仍为文人雅士们时常 名字叫女夷;另一种说法是花神是魏夫人的弟子。魏夫人又 提及。 称“南岳夫人”、“紫虚元君”,是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花木 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 录》中写道:魏夫人弟

相关知识

浅谈中西方花神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对花卉的旅游审美功能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花神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对花卉的旅游审美功能的影响研究.pdf
论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特点和主要差异
花卉与旅游审美研究
论唐代铜镜的纹饰审美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中西方园林风格比较研究
浅谈环境气候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浅谈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花神文化和花朝节传统的兴衰与保护
中西方芍药花语及其景观应用

网址: 浅谈中西方花神形象的差异性及其对花卉的旅游审美功能的影响.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399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妙艳文谭
下一篇: 苏州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春季花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