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月份别称
二月杏花闹枝头,故称杏月;又称如月、丽月、花月、酣月、仲春。
《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农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节日习俗
展开剩余74%
二月初一:中和节
中和节是在唐朝大臣李泌的提议下兴起的。传说太阳神的诞辰在二月初一,因此这一天被视为“太阳生日”,要祭日。
后来民间慢慢将中和节与龙抬头混为一个节日。
二月初二:龙抬头
二月二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
又一说为武则天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降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传说在这一天理发会使人鸿运当头。
民间还有引龙、祭龙、撒灰、熏虫、击房梁、炒蝎豆以及吃龙食的习俗。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花朝节日期因地而异。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北方则以二月十五为花朝。
花朝节有踏青、赏花、扑蝶、挑菜等习俗。
诗词名篇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蝶恋花·腊雪初销梅蕊绽》
宋·欧阳修
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睡起夕阳迷醉眼。
新愁长向东风乱。
瘦觉玉肌罗带缓。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
望极不来芳信断。
音书纵有争如见。
关注“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
1.扫一扫二维码(本刊公众微信号二维码)
2.搜索微信号“ywjxtx1978”或公众号“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即可加关注
语文报社天猫旗舰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