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4 08:47 来源: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 作者:肖培清 徐 静
用心用情描绘美丽乡村画卷
——郑州局集团公司帮扶河南省虞城县丁河楼村改善人居环境纪实
“小南湖”蒸汽机车乐园。徐 静 摄
11月21日,初冬时节的豫东平原暖阳高照。在河南省虞城县丁河楼村的“小西湖”沿岸,芦苇丛染上了浪漫的金黄,微风拂过,芦苇摇曳,一只白鹭展翅贴水而飞,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不去苏杭也能看‘西湖’!”在湖边步道散步的村民丁红田高兴地说。
丁河楼村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村,2019年脱贫摘帽,2023年获评“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郑州局集团公司从当地实际需求出发,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文化供给,拓展致富空间,有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生态美,乡村“颜值”高了
“过去的丁河楼村,刮风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经常污水横流。”看着水清岸绿的“小西湖”,丁红田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起村里的变化。2015年铁路定点帮扶丁河楼村后,村里的面貌一年一个样:8年前,道路、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堆积多年的污物被彻底清理;6年前,水泥路连通大小村巷,自来水引进每家每户;3年前,老旧围墙普遍得以修缮,安全清洁的天然气实现全覆盖;去年,主要道路拓宽美化,荒地变成软籽石榴园,崭新的塑胶运动场在村中心小学投入使用;今年9月12日,“一河、两湖、四花园”生态景观廊道美丽呈现,本村及附近村民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时间回到2023年初,村西和村南的2处坑塘荒草丛生、散发异味,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也是安全隐患。“这儿一直是我的‘心病’。”宋飞强是郑州局集团公司派驻丁河楼村的第四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上网搜索了大量农村坑塘整治案例,最终,丁河楼的“河”给了他启发:沈沙河穿村而过,何不依托自然环境,设计乡村生态水系景观?
经过详细规划设计,郑州局集团公司联合当地水利部门,对2.5公里长的沈沙河及其沿线进行大规模疏浚治理,清理土方量达到4万立方米,淤泥处理后筑岸,堆起湖心岛,在湖边铺设步道、安装护栏、种植草花,临湖建起大小4处游园。昔日的废坑塘变身了今天的风景点。村民们为其取了两个诗意浪漫的名字——“小西湖”和“小南湖”。
问渠哪得“美”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活了,不仅改善了水质,而且提升了防汛能力。”村党支部书记袁文杰介绍。今年夏天,连着下了几场大暴雨,村里一条路都没淹,这是历史罕见的。
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特色,是郑州局集团公司在丁河楼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既要‘眼前美’,又要‘长久美’。”宋飞强介绍,“丁河楼村的生态廊道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后期养护成本。湖边步道远看和城市里的红色人行步道很相似,但其实是整体铺设水泥后,再用模具压出花纹,好打理,雨天也不积水。树种选择的是软籽石榴,易成活,能观花,还有长期的经济价值。”
村庄美了,村民们也自发地扮靓自家庭院、门前巷道。在村里溜达,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让整个村落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文化美,铁路元素“亮”了
“前方左转,进入京广路。”开车前往丁河楼村的人,都会在导航语音中听到“铁味儿”十足的道路名。
“这几年,村子发展越来越好,访客也越来越多。我们勘察了丁河楼3个自然村的大小道路,根据走向将几条主路用京广、陇海、成渝、成昆等铁路干线命名,安装上路牌,不仅指向清晰,而且也是希望丁河楼的发展能像中国铁路一样蒸蒸日上。”宋飞强解释。
入村后,一个个铁路元素景观充满巧思,自然融入乡村风景,成为别有意趣的点缀。
京广路两侧是一幢幢富有豫东民居特色的两三层小楼,曾经斑驳的墙体被整修一新。郑州局集团公司组织4名有绘画特长的青年志愿者,用时一个多月,绘制了6幅总长度35米的铁路主题墙绘,画面中是丁河楼的连绵青山、滚滚麦浪和中国铁路机车发展史。其中一面墙上,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画了一张“郑州→丁河楼”的红色火车票,车次是“Z526次”,寓意“我爱路”。
“非常漂亮,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铁路文化,孩子们特别喜欢。”村中心小学教师张柳迪说。
“一河、两湖、四花园”生态景观廊道中,“小南湖”蒸汽机车乐园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曾经的闲置荒地,如今是“网红打卡地”。围绕园区,铁路“退役”的轮对、钢轨、信号机被涂装改造成奥运五环等6处微景观。乐园中央,一座仿蒸汽机车样式的儿童组合滑梯十分吸睛,经典的黑白红配色年代感十足,儿童滑梯后方则是复兴号动车组造型的文化宣传长廊。
“在乐园建造过程中,几个会电焊的村民主动提出义务帮忙,尤其是在安装‘高柱信号机’时,村民们对照网上的图片边学边干,反复摸索,不断地调整位置,直至与真实场景一样。”宋飞强说,“那几天特别热,爬上去的小伙子都晒脱皮了。”
“我们能感受到,铁路部门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村里发展。”袁文杰说,“铁路的真诚付出,换来的是村民们同样真诚的回馈。”
每晚7时,当蒸汽机车乐园的高杆灯准时亮起,这里就成了方圆几里内最热闹的地方,广场舞的音乐声、大人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乡风美,奋斗精神足了
9月18日11时许,村里的羊毛衫加工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每个工位上都堆起一座羊毛衫“小山”,十几名女工忙得顾不上抬头。
村民司秀芝今年70岁,满头银发,但十分精干麻利,负责成品羊毛衫的打包装箱。“我家就在旁边,中午也不休息了,一会儿吃个饭就过来。”司秀芝乐呵呵地说,手上动作一刻不停。现在是车间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不久后,司秀芝手中的羊毛衫就将漂洋过海抵达欧洲,赶在圣诞节前上市。
像这样忙碌的喜悦,村子里不止一处。郑州局集团公司帮助村里的传统木条加工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打通销路,并因地制宜,遴选经济风险小、市场适应能力强、从业门槛低的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00万元,帮扶建起了服装、帽子、内衣加工车间和果蔬大棚、肉兔养殖基地,还开设了技能培训班。2023年,依靠大大小小的实体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50万元。
“丁河楼没闲人,是铁路帮扶给我们村带来的最大变化。”袁文杰介绍。铁路帮扶以来,改变的不只是环境,更是人心。环境美,产业兴,村民们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更强、信心更足。
今年6月28日,铁路帮扶建设的“幸福里”乡邻中心投入使用,年轻村民积极响应,在孝善食堂义务担任厨师、服务员,为村里老人制作免费午餐,敬老爱老之风深入人心。
9月12日,伴随着生态廊道建成,“小西湖”旁边一座多年不住人的老房子正忙着翻新装修,房屋主人高兴地说:“以后准备常回来住呢!”
如今的丁河楼村,村美、人和、共富,人人都为着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着。
相关知识
高岭乡:播撒小花籽 美化大环境 宿松新闻网
田园好风光 乡村如画卷
江苏睢宁构建“三园”新格局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用心用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之六
垦利区永安司法所:法律顾问进村居 用心用情解民忧
“小空间大作为”,美丽庭院绘就乡村生活新画卷
描绘黄河生态新画卷① | 滔滔黄河水 润泽一座城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绘就美丽桃源画卷
高淳东坝:打造特色花坛 扮靓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 优化人居环境,打造乡村画卷!西集镇南小庄村开展花卉种植活动
网址: 用心用情描绘美丽乡村画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5077.html
上一篇: 流浪猫中途之家与一米菜园,一场从 |
下一篇: 齐齐哈尔:“诚誉”修建“微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