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徐兵带领贫困户一起奔小康 一片“姜”山撑起幸福生活

徐兵带领贫困户一起奔小康 一片“姜”山撑起幸福生活

帅开州-开州日报讯(特约记者 周成芳)初冬时节,雨后初晴,记者走进长沙镇江庙村,100多亩生姜地格外显眼,半人高的生姜秧在阳光下随风舞动。村民们三五成群,或蹲或站,正忙着翻挖、分拣、装袋。

一位中等个头的中年男人站在地头,顺手拔起几棵生姜乐滋滋地向记者介绍:“看,这些姜有手指长,版型好,种姜如果都能达到这种标准,就算成功。”他就是生姜种植大户徐兵。

菜市场发现商机

徐兵是土生土长的长沙镇人,今年44岁,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务工。他进过工厂,做过服装批发,销售过体育用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他开始寻找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偶然的机会,他见菜市场批发生姜的生意十分火爆,便前去打探。旁人告诉他,生姜不仅可以作为日常调味品,在中医药学里还具有驱寒、暖胃、防癌、抗衰等保健作用,做这行很有市场前景。这让徐兵看到了商机,他多次前往山东、湖南、贵州等地参观、学习,开始尝试做生姜批发生意。

2010年,徐兵大胆地从山东姜农那里收购了一大货车生姜,运到重庆批发市场销售,很快被抢购一空。“这也算是开门红吧,让我尝到甜头。”回忆初次做生姜批发生意,徐兵的脸上很是自豪。

开辟荒山种生姜

做了多年的生姜批发生意后,徐兵萌发了自己种植生姜的念头。他在贵州等地学习了相关生姜种植技术之后,于2019年春节回到老家,在江庙村承包100多亩荒山,开始种植生姜。

开州一直有种植生姜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生姜种植业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徐兵这样大规模种植生姜引来了质疑声。村民们都知道,他在外地的批发生意搞得红红火火,做农业风险太高。可无论旁人怎么阻止,徐兵坚持走自己的路。

当记者问他,做生姜批发效益可观,且风险小,见效快,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种生姜呢?

“有自己的基地,好掌控一些,如果其它地方因天气原因收成不好,我马上可以拉一车姜过去。”徐兵说道。

克服困难大丰收

虽说做过多年的生姜批发生意,但徐兵刚开始种姜,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虽然姜在一日三餐中早已司空见惯,但它的生长环境却是极为苛刻。种姜要求海拨高度在700米到1200米之间,此外对土壤条件要求也很讲究。“最好是黄色土,这样姜外皮的颜色比较好,如果选择黑土的话,种出来的颜色就不正,影响它的销售。”徐兵向记者介绍。

为了应对夏天的高温干旱天气,徐兵隔两天就要浇一次水,半小时巡查一轮姜地,不停调整每行的浇水量,有时工作一直持续到天亮。

每年春季,是生姜下种的时节,然而南方地区多雨的天气却让徐兵犯起了愁。因为姜如果遇到水涝的话,种下的姜将颗粒无收。

为了和天气抢时间,徐兵想了不少的办法。他整天用挖掘机挖沟、整地,给土地排水,疏松土壤。等到熬过了雨季,徐兵才松了一口气。

在徐兵眼里,这次回乡搞农业与其说是一次冒险,不如说是一次机遇,从播种到生长,从管理到采收,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终于迎来了丰收。

挖姜、除土、去根、剪叶……徐兵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工夫,他和村民们将刚挖出来的生姜,装了满满几大筐。

“一般亩产大概有8000斤左右,按现在这个行情,批发3.5元左右一斤,已经有很多外地经销商提前预购了,没想到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说这话时,徐兵的脸上乐开了花。

带动村民齐致富

郁郁葱葱的姜田,也让寂静的江庙村有了勃勃生机。不少留守在家的当地村民,也在徐兵的姜田找到了用武之地。

据村民们介绍,他们在徐兵的姜田里务工,打田的时候一做就是一两个月,平时就做杂活儿,栽苗、丢肥料、培土,一天有三四十个工人在地里种,拔姜的时候更多,通常有六七十个人。

其实徐兵也曾想过在贵州流转土地种姜,那里技术上比较成熟,工人都是熟手,但他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发展。

“如果我在这里种姜成功了,就能将当地村民带动起来,像贵州有些地方一样,家家户户都种生姜,不就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了吗?”谈到将来的发展,徐兵信心十足:“明年,我还想多种几百亩,请几个专业技术员来为大家培训,只要有更好的种植技术、更大的种植规模,我相信,让村民富起来的梦就会很快实现。”

徐兵说,相信在不远的明天,他依然会带着那份浓浓的乡土情怀,在追梦的路上,让小产业逐渐壮大,让江庙村村民看到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image.pn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相关知识

脱贫又脱单 河南鲁山县19对贫困户办集体婚礼
碧桂园“造血”式扶贫带动兴国人民奔小康
走进“扶贫大棚”:扶贫之花在山村里绽放!
靠产品的差异性赢得青睐 “兰花之星”严恋花带领百姓脱贫
《美食课·2:夏季养心》徐文兵【文字版
(人民的幸福生活)一朵美丽的牡丹花开启“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的幸福生活
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下好兵地融合 “一盘棋”
湖北麻城张家畈:发展菊花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放弃高管工作,回家乡种兰花!她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东方市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网址: 徐兵带领贫困户一起奔小康 一片“姜”山撑起幸福生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831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刺客信条都要叫爸爸,来自时间掌控
下一篇: 新买的玉树怎么栽?只需1招,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