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1
第2页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1
第3页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3
第4页
胺醇酯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胺醇酯 【商品名称】万金油 【理化性质】原油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微溶于水,溶于醇类、苯类等有机溶剂中, 在中性,碱性和弱酸性介质中稳定,对光不稳定。其柠檬酸盐,为白色片状晶体,粉碎后 为白色粉状物,具有清淡的脂香味和油腻感。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氯仿 等有机溶剂,常温下储存非常稳定。 【毒性】微毒 【贮藏条件】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胺醇酯(柠檬酸盐)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及标准 目测 外观 白色粉末,无可见机械杂质 气相色谱 GB/T 1601 含量,% 98.0±2.0 GB/T 1600 GB/T 28136 pH值范围 3.0-6.0 水分,% ≤ 1.5 水不溶物,% ≤ 0.5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4
第5页
胺醇酯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胺醇酯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首先发现,具有广谱和突 破性效果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提高植物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加叶 绿素的含量,加快光合速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根系的发育,调节体内养 分的平衡。 【功能特点】胺醇酯属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生长素、赤霉素及细胞分裂素的多种 功能。 -增进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施用三天后,使叶片浓绿、变大、变展,见效快,效 果好; -提高作物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含量,如: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 -调节作物代谢平衡,加速植株碳、氮代谢,增强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促 进花芽分化及形成;延缓植株衰老,促进作物早熟,增产、提质; -适应低温,胺醇酯在低温下,只要植物具有生长现象,就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广泛用于 塑料大棚和冬季作物; -无毒副作用,胺鲜酯是一种脂肪醇化合物,相当于油脂类,对人畜无毒、无残留; -超强稳定,胺醇酯原粉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贮运安全无隐患; -安全性好,胺醇酯可调节植物体内五大内源激素平衡,可用于预防或解除作物药 害;胺醇酯使用安全,从1~100mg/L均对植物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无药害发生。 四、使用指引 【使用范围】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类、果树、花卉、食用菌等常 见农作物皆可使用。 【应用技术】 1.单独使用,叶面喷施浓度为10~40mg/L;滴灌5~10g/亩;基肥、冲施10~60g/亩。 2.与肥料复配使用,胺醇酯与叶面肥( 10~40mg/L) 、冲施肥、复合肥( 10~60g/亩) 复配使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3.与杀菌剂复配使用,胺醇酯与杀菌剂复配,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减少杀菌剂用 量10~30%。 4.与杀虫剂复配使用,胺醇酯与杀虫剂复配使用,可以增加作物长势,增强作物抗虫性, 且胺醇酯本身对软体虫具有趋避作用,可起到既杀虫又增产的效果。 5.与除草剂复配使用,胺醇酯与除草剂复配使用,有效防止作物中毒,使除草剂能够安全 使用。如已发生药害,可用胺醇酯进行解毒,使农作物迅速恢复生机,减少经济损失。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5
第6页
胺醇酯 表2 胺醇酯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使用方法 水稻、小麦 10~15 浸种8~36h 玉米 5~20 浸种36h 促进种子发芽, 大豆 160~320 浸种2h 提高幼苗抗逆 5 浸种12h 性 菠菜 辣椒 30 幼苗期喷施 茄 20 幼苗期喷施 水稻 10~20 苗期喷施,间隔7~10d再喷1次 大白菜 50~66.7 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各喷施1次 番茄 13.3~20 苗期和花蕾期喷施2次 菠菜 40 播种后20〜30d喷施2次 黄瓜 6~15 幼苗期、初花期、座果期各喷1次 冬枣 15~30 盛花期、盛花后10d和40d全株喷施 20~30 始花期、座果后、果实 膨大期各喷1次 促进光合作用、 15~20 始花期、生理落果中期、幼果期各喷1次 增产、抗逆、 苹果、梨 提局)品质 柑橘、橙 香蕉 20~40 花蕾期、断蕾期、断蕾后期隔喷1次 油桃 20 定果后间隔25d喷施2次 草莓 20~40 幼叶生长期、开花前后每各7d喷施1次 菠萝 10~50 谢花后20d、30d各喷施1次 姜 300g/亩 播种前底施 玉米 20~30 拔节初期,配合乙烯利喷施 40 盛花期全株喷施 提高植株抗病、 花生 5~20 初花期5~6.25mg/L、盛花期10〜15mg/L、 抗逆能力、预 打顶后15~20mg/L配合甲哌鎓喷施 防早衰 棉花 大豆 20 开花末期喷施 马铃薯 60~100 开花初期叶面喷施 提高植株抗病、 甜瓜 8 幼苗期叶面喷施 抗逆能力、预 10 采收前喷施,延缓采后果实品质下降 防早衰 龙眼 龙葵 5~20 浸种或叶面喷施 滁菊 100 6~7片叶时浇灌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6
第7页
胺醇酯 【注意事项】 1 .胺醇酯原油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其柠檬酸盐; 2 .胺醇酯柠檬酸盐不可与碱性溶液直接混合使用; 3 .胺醇酯用于追肥时,使用量与作物长势、使用次数、间隔时间等相关; 4 .胺醇酯可于肥料、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配合使用,促进减施增效; 5 .需干燥、密封储存。 五、应用实例 【主要剂型】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配方实例】 实例:10%胺醇酯可溶性粉剂生产 可溶性粉剂(SP)主要由原药、助剂、填料等组成,将各物料按照可溶性粉剂工艺 加工成粉剂,检测各项指标。 表3 10%胺醇酯可溶粉剂配方 配方组成 各物料比例 备注说明 胺醇酯 10% 有效成分(以胺醇酯柠檬酸盐计) 助剂1 1-5% 助剂/增效剂 助剂2 1~5% 助剂 填料1 20-60% 主体填料 填料2 补足100% 填料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7
第8页
旺根(二苯基脲磺酸钾)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旺根,二苯基脲磺酸钾 【商品名称】旺根 【化学名称】二苯基脲磺酸钾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C13H10O7CaN2S2 【理化性质】原药外观为白色粉状物,无色无味,易溶于水,在酸性、中性、碱性介质中 均稳定。 【类别】农业原料-化学中间体 【毒性】微毒 【贮藏条件】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旺根产品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外观 白色固体粉末,无可见机械杂质 目测 PH值范围 4.0-8.0 GB/T 1601 水分,% ≤ 2 GB/T1600 水不溶物,% ≤ 0.3 GB/T 28136 细度(通过40目标准筛),% ≥ 98 干筛试验 溶解性试验(50g/L水溶液) 澄清透明,无可见杂质 目测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 1、二苯基脲磺酸钾是椰子乳中的一种成分,无毒无害。二苯基脲磺酸钾是一种采用仿生 化学法人工合成的绿色环境友好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的活力, 有利于作物在整个生长期吸收营养和水分。可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多种酶的活性, 增强光合作用;有显著的促进细胞分裂功效,提高结实率。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抗寒冻, 抗旱和抗干热风的能力。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8
第9页
旺根(二苯基脲磺酸钾) 2、影响植物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或伸长,调控植物 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叶绿素的含量、根茎叶和芽的发育,从而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品质。 【功能特点】 1、非农药成分,使用方便,效果安全。 2、化学合成,工艺稳定,无毒副作用,易降解无残留。 3、不同时期使用,具有多重效应。 (1)刺激根系的产生,促进根系的生长,促使根系发达。 (2)提高幼苗素质,增强抗寒、抗病能力和吸收能力。 (3)可以提高叶片的固氮能力,提升净光合强度。 四、使用指引 【使用范围】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等常见 作物皆可使用。 【应用技术】可用于促进生根、绿叶促长、健壮植株、促进花果发育、促进着色、 缩短生长周期、提质增产等多方面,可通过根部及叶片吸收,用于叶面肥、冲施肥 和滴灌肥中。 1、生根促根灌根处理:25-50mg/L;滴灌:10-20g/亩; 2、壮苗、提高抗逆喷施:25-40mg/L;滴灌:10-20g/亩;冲施:25-60g/亩; 3、绿叶、防止早衰喷施:25-40mg/L;滴灌:10-20g/亩;冲施:25-60g/亩; 4、促进着色50-100mg/L喷果处理。 【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中。 2、尽量避免与碱性农药或肥料共存。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09
第10页
多胺酚 【产品商品名】多胺酚(效果优于复硝酚钠) 【理化性质】非激素类,黄色,无味,性情稳定,易溶于水,PH值中性。 【作用特点】广谱性生物刺激素,更适合现代农业的绿色环保增效剂,与植物接触后能迅 速渗透到植物体内,具有刺激植物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等作用。提升抗逆能力多胺酚 还参与植物耐受诸多非生物胁迫的过程。如在低温、高盐、干旱和高渗等环境胁迫下,植 物可通过多胺酚减少的方式使生长减缓从而适应外界环境 。 1、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膨大。对细胞的分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器官的横向生长 和纵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膨大果实的作用。 2、延缓叶片衰老,保绿时间长,加强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作用,促使也叶片加深变绿。 3、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能够透导芽的分化,促进侧枝生成,增加枝数,增多 花数,提高花粉受孕性,从而增加果实数量提高产量。 4、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商品性。诱导单性结实,刺激子房膨大,防止落花落果,促进蛋 白质合成,提高含糖量等 【生理活性】多胺酚能加快生长速度,打破休眠,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改善产 品品质,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倒伏等抗逆 能力。 多胺酚功效对作物的有效率是百分之百,效果持久,更高效,更稳定,更安全,幼苗期开 始喷施为最佳,可使根系发达,又预防病害,它能显著地促进植物茎、叶生长,如生长期 喷施,也可使营养均衡,有助于作物长势,花期喷施,可保花保果、也能使果实膨大、更 有美果作用,并可以有效解除作物病害。 【使用方法】 1、 叶面肥: 0.2克--0.5克 2、 滴灌肥: 3克--5克 3、 冲施肥: 8克--12克 4、 复合肥: 6--10克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0
第11页
细胞修复剂 【产品介绍】 细胞修复剂(植物免疫隐地蛋白Elicitin)是一种天然的免疫蛋白酶,更是一种抗逆性生物 刺激素。细胞修复剂是天然植物由免疫蛋白基因菌发酵而来。细胞修复剂是可以被植物表 面细胞受体识别的天然蛋白。细胞修复剂是可以激活植物内源激素信号的天然蛋白,是一 类广谱的植物机能的细胞修复剂。细胞修复剂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可以诱导植物产生 内源激素,促生长,抗病,抗逆,增产,改善品质,养分吸收效果好,展着渗透性能好, 提高肥料利用率。 【作用机理】 细胞修复剂(植物免疫隐地蛋白Elicitin)可以激发植物固有的生长和防御能力,全面激活 植物机能,细胞激活素不进入植物体,通过叶片或根尖细胞表面受体来传导,激活植物细 胞内的信号源,诱导植物信号传导途径的基因高水平表达和生物效应,激活植物细胞,提 高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抗病,修复受损细胞,提高营养吸收。减少用药用肥,实验表明: 每季使用三次,对45种以上作物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增加生物量积累,增加净光合效率 以及激活多途径防卫反应等作用。平均提高产量10%-22% ,化学农药用量可减少71%,同 时具有抑制昆虫、螨虫、线虫的作用。 【功能】 1、细胞修复剂能激活作物防御系统,抗病毒,抗逆。细胞修复剂抗病毒效果尤为显著。 控制柑橘生理性黄化病。 2、细胞修复剂能激活植物生长机能,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显著提质增产,植株健 壮,果实饱满、外形规则无畸形、瓜果口感好,且收获期长,耐储存并提高产品品质。 3、细胞修复剂具有强大的修复系统,增强作物应对不良气候环境的防御能力,特别用于 作物灾后恢复。 4、细胞修复剂能激活作物运输转化系统,提高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加速营养物质 向果实转移,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30%。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1
第12页
细胞修复剂 5、细胞修复剂适用广泛,适用于大田作物以及蔬菜、瓜果、棉花、烟草、茶叶、花卉等 经济作物。细胞修复剂(植物免疫隐地蛋白Elicitin) 天然无毒、不进入植物体的,在农 产品中无残留,自然分解,不会伤害任何生物,在环境中无残留。安全无害,环境友好。 细胞修复剂(植物免疫隐地蛋白Elicitin) 在每季喷施3次田间试验情况:棉花增产19%- 30% ,黄瓜增产20%-50% ,白菜芹菜增产15%-20% ,小麦增产7%-25%,玉米增产 20%-25%,西瓜,西红柿增产25%-32%,甜瓜,杏增产30%左右,苹果梨,大枣增产 25%左右,牧草增产30%左右,土豆增产21%左右,水稻增产20%左右,烟叶增产24%左 右。另外可以大幅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别是对病毒病有特效。 【使用说明】 1、方法及用量:细胞修复剂(植物免疫隐地蛋白Elicitin)直接喷雾在叶片正反面,也可 浸种、蘸根、根施。预防作物病毒病,从苗期开始,0.2-0.5克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15 天一次。对已经发生病毒病的农作物,可以加倍浓度加快频率使用。 2、使用时期:从种子浸种到收获时期均可以使用。一般喷施3-5次,两次喷施间隔10- 15天。 3、滴灌:5-8克每亩;冲施:10-15克每亩。 【注意事项】 1、请勿食用,阴凉避光处保存。 2、使用本品期间结合杀虫剂、杀菌剂,效果更佳,重点喷施作物的顶端、新叶和新梢, 叶片正反面均可,避免在强紫外线时段喷施。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2
第13页
倍绿神 【产品商品名】倍绿神(3天绿叶,不含激素)---低聚肽聚合物 【作用特点】天然提取的低聚肽,不含任何激素。低聚肽既能对人类的保健起到强身健体 作用,也能对植物起到抗病保健增产作用。与微量元素的低聚螯合,既能起到抗氧化的效 果,也能促进矿质元素的快速吸收。3-5天明显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新陈代谢旺盛, 光合作用加强。叶片浓绿大而厚。强化侧根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的发芽,生 长,开花及结果。 有机与无机的完美结合,经高倍稀释,喷施作物叶面表体,多种微量元素的协调,促进植 物内源生长合成效果,调节内部生长机理,糖分和干物质的增多,改善品质,增加产量。 具有的抗氧化性,可以抵御微生物的侵袭,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用法用量】叶面喷施;1-1.5克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 【滴灌及冲施用量】滴灌:每亩30克,冲施:每亩50克。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3
第14页
甜又红 【产品商品名】甜又红 (果实转色原粉)一种果实诱导着色剂组合物 【作用特点】生物刺激素原料,模拟作物受到逆境来临,能快速提高脱落酸和茉莉酸含量, 外源应用能激发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化学防御,产生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相似 的效果,诱导产生蛋白酶抑制剂(PI)和多酚氧化物(PPO),从而影响植物对营养物质 的吸收,能增加过氧化酶,壳聚糖酶等防御蛋白活性,影响到生物碱和芬酸类次生物的积 累,增加并改变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形成防御体系。促进细胞分裂,调节植物营养,促 进果实膨大,诱导产生内源乙烯,提高含糖量,增加花青苷积累。 该组合物稳定,持效期长,效果稳定,不含乙烯利。膨果期能促进膨大,着色前期喷施能 快速着色,提早5--7天上市。甜又红增加色素含量,催红不催熟,防止裂果,落果,减 少日灼果,促使果品着色均匀,果实鲜亮,甜度增加,口感香甜,提高品质产量。 【用法用量】在着色前半月即可使用,果品取袋后再用一次,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肥料 复配使用。 【建议使用量】叶面喷施:1--1.5克兑水15公斤叶喷 滴灌用量:20--30克每亩 冲 施用量 :30--40克每亩。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4
第15页
赋活剂 【产品商品名】肽酶赋活剂(新型肥料增效剂氨基酸生物刺激) 【作用特点】肽酶赋活剂是新一代纯天然氨基酸类生物刺激素,也是一种多功能型植物生 长促进剂。以 5-氨基乙酰丙酸,乙酰硫代脯氨酸(半叶素),氨基乙酸, γ-氨基丁酸, 叶酸五种具有生物刺激作用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有益组分,特别添加微生物分泌物肽酶和光 合蛋白酶复配而成。肽酶赋活剂有很好的生物促生调节功能。肽酶赋活剂不是植物生长调 节剂,而是一款绿色安全高效的生物刺激素。肽酶赋活剂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还能合成 并调节植物生长。在绿萝中,用0.1ppm的肽酶赋活剂即可使叶绿素含量提高30%,光合 速率提高60%,促进呼吸作用,加速种子萌发。促进种植物生长 提高坐果率和果实产量。 复氨酸是天然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体液内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促根、早苗、壮苗、 促坐果、早熟、增色、抗旱、抗寒、抗强弱光、耐盐碱、增产和提高品质的功效。肽酶赋 活剂平衡植物生长系统维持植物体生长素平衡及诱导植物体对逆境增强抵御能力的功能, 可以影响植物体新陈代谢。 【用法用量】喷施建议;10--25ppm ,滴灌:8--10克每亩,冲施或底施:15--20克每 亩。 【建议使用量】叶面肥建议每吨添加8--15公斤,冲施肥建议每吨添加1--2公斤,复合 肥建议每吨添加0.3--0.5公斤,生物有机肥建议每吨添加200--300克。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5
第16页
DCPTA(增产胺)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增产胺,DCPTA, 2- ( 3,4-Dichlorophenoxyl)triethylamino 【商品名称】增产胺 【化学名称】2-( 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 【CAS号】65202-07-5 【化学构成式】 【分子式】C12H17CI2NO 【相对分子质量】262.18 【理化性质】原油为淡黄色或浅棕色粘稠液体,带有草香味;其柠檬酸盐为白色固体粉末, 可溶于水及缓冲溶液,常温下水中溶解度为2%,在醇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二甲基亚砜; 在中、酸性溶液中稳定,强碱性溶液中会析出原油。 【类别】农业原料 【毒性】微毒 【贮藏条件】干燥、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DCPTA原油及柠檬酸盐质量标准 指标 检测项目 原油 柠檬酸盐 检测方法 外观 浅棕至深棕色液体 类白色粉状物 90 - 目测 含量,% ≥ 气相色谱(原油) - 95 液相色谱(柠檬酸盐) GB/T1601 PH值范围 6.0-10.0 3.0-7.0 GB/T 6284 GB/T 28136 干燥失重,% ≤ - 2.0 干筛试验 不溶物,% ≤ 1.0 1.0 95 细度(通过80目标准 - 筛),% ≥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6
第17页
DCPTA(增产胺)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一方面直接作用于植物细胞核,能够影响某些植物基因转录或翻译、修补残 缺基因,调节基因表达;另一方面可提高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增加叶绿素、蛋白质、 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的含量,促进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尤其对菇类物质合成酶、异戊二烯 类物质均有促进作用,平衡内源激素,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与植物碳、氮代谢,调 节体内养分的平衡。 【功能特点】DCPTA属于胺类化合物,是可从作物根源改善作物品种的神奇物质。 (1)新型高效的植物活性物质。 (2)微毒、无残留,安全性高,环境友好。 (3)兼具速效与持效作用,应用更广。 (4)全生育期可用,促进增产,尤其在改善品质方面的功能尤为突出。 四、使用指引 【使用范围】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花卉、食用菌等。 【应用技术】 表2 DCPTA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水稻 20~40 浸种36h 小麦 20~40 浸种24h 壮苗抗逆 玉米 15~20 浸种7h 50 2叶1心期喷施 大豆 40 苗期喷施 四季豆 0.6 浸种处理 大田类(水稻、 小 40~60 灌浆期喷施1次 麦、玉米等) 整个生长期每间隔 7-10d喷 施1次 增加产量 叶菜类(大白菜、 苗期、根茎形成期、膨大期 芹菜、菠菜、橄 榄、20~30 各喷施1次 韭菜等) 块根块茎类(萝卜、 甜菜、马铃 薯、洋 30~60 葱等) 豆科类(大豆、 豆 20~40 四片真叶以后、初花期、 角、豌豆等) 结荚期整株各喷施1次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7
第18页
DCPTA(增产胺)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果蔬类(番茄、 20~30 初花期、幼果期 各喷施1次 辣椒、黄瓜、 西 30~60 初花期、幼果期各喷施1次, 保进花果发育, 甜瓜等) 膨果着色期10-15d喷施1次 提图果实品质 果树类(柑橘、 平果、葡匐、 草 莓、荔枝等) 【注意事项】 1、DCPTA用于豆科植物上,随着使用浓度的升高增产有上升趋势,但高浓度的增产胺 (高于60mg/L) 对大豆叶片有时会出现药害; 2、增产胺原粉应尽量避免与碱性农药或肥料共存。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8
第19页
二氢茉莉酸丙酯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二氢茉莉酸丙酯,Propyl dihydrojasmonate 【商品名称】茉莉酮,PDJ 【CAS号】158474-72-7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4H24O3 【相对分子质量】240.33856 【理化性质】纯品具有芳香气味的黏性油状液体。沸点340.2°C,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 溶剂。密度0.967g/cm3。 【类别】农业原料-化学品原料 【毒性】低毒 二、主要剂型 5. 25%二氢茉莉酸丙酯液剂,10%二氢茉莉酸丙酯乳油 三、功能作用 1、茉莉酸丙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维管束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植物 调节剂茉莉酸(JA)的结构相似,具有相同功能和相似的作用模式,对环境低毒。 2、可增大藤稔葡萄果穗、单粒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促进果面着色;用于改善苹果 果色、提高小麦、玉米、水稻抗寒抗旱抗病毒能力。与脱落酸及乙烯利相比,不会产生落 叶脱果现象,能促进葡萄、樱桃,苹果等提前健康成熟,完美着色,还能有效改善果实品 质。经PDJ处理后,果实花色昔含量明显增加,促进着色和果实提早成熟。可溶性固形物 含量达最高值,含酸量达最低值,糖酸比最大,花色苷含量达最高值,着色期提前6d。 3、二氢茉莉酸丙酯还具有其他的生理效应,主要包括作为内源信号分子参与植物抗逆反 应(介导植物对病原菌、昆虫及非生物胁迫等的防御),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诱导种子萌 发、植物开花、果实成熟等),具有与脱落酸类似的应用功能。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19
第20页
二氢茉莉酸丙酯 四、使用指引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水稻 2.24 喷施或浸根处理,防治低温冷害 花生 224 提高酶活性,提升抗病性 苹果 22 采摘后浸果10min,降低储藏期腐烂 梨 1500 浸果,采摘前30天每隔10天浸果一次,抵御病害 提高作物 芒果 10 采摘前喷施,降低采摘和储藏期病害,提升维C, 抗逆能力 火龙果 降低酸度 22.4 熏蒸6-12h,提升储藏期氧化能力,提升品质 菠萝 2.2 熏蒸12h,保持菠萝品质 2.2 焦蒸6h,抑制病害、延缓果实衰老、保鲜 大樱桃 2.2 熏蒸6h,保鲜、延长草莓鲜艳度 11 熏蒸10h,保鲜、延长草莓鲜艳度 草莓 22 熏蒸24h,延缓硬度下降,提升货架期 0.05 灌浆期喷施1次 蓝莓 22.43 开花前7d、开花期及花后7d各喷施1次 0.1 结果盛期喷施处理1次 冬枣 44.86 结果盛期喷施处理1次 20-50 促进转色 水稻 120-240 促进转色 25 促进转色,防浮皮果 小麦 100 上色、延缓采摘后果实硬度。 调节植物生长 大豆 大白菜 葡萄 苹果 促进果实转色 柑橘 桃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0
第21页
复酞核酸 【产品商品名】复酞核酸 【说明】复酞核酸,纯绿色植物提取物,被誉为绿色植物第六生命素;A级、AA级农产品 叶面首选喷施物;落实《食品安全法》倡导作物增产、绿色施肥、施药。 【毒性】纯天然植物提取物,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和生物无任何残留和污染。 【复酞核酸概述】系我公司与兰州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新型植物生长物质,该物质能诱 导植物基因活性酶,启发生长因子促进作物生长,被植物生理学界誉为绿色植物第六生命 素。同时复酞核酸具有绿色环境友好、配伍性强等优点,是生产绿色农产品(A级、AA级) 首选叶面喷施物,本品区别于传统的各种化学调节剂,是现今市场广泛使用化学调节剂的 替代产品,代表着植物调节物质的发展方向。 【产品特点】一 促进植物伸长生长,促进根茎、芽的生长,使幼苗和成长植株快速生长形 成壮苗壮株,增加叶茎株的重量。二 延长叶片衰老,促进叶绿素、蛋白质和原生质含量的 降低速度三 化学稳定性强,能与各种酸性或碱性(PH=4-9)肥料、农药混合使用,克服 了传统化学调节剂混配性差、产生拮抗性。 【广谱、高效、绿色环保】本品适用于所有植物的整个生育期,能替代传统各种化学调节 剂(复钠、萘钠等)成本低每亩不足1角钱,3-4天可见明显效果,是A级、AA级绿色食 品理想叶面喷施物、施肥添加物。 【应用表现】A 使作物叶片厚绿,叶柄粗壮翠绿;植物早开花、早结果、早上市,果形美 观,风味纯正,口感好提高商品性。B 增强作物抗逆性,增强细胞活力、抵抗力、免疫力 促进作物自身调节功能。 【使用方法】复酞核酸可用于各种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叶面喷施:20-80PM,亩用量1克, 底施、冲施每亩用量20-30克,另外在不同的作物,不同的肥水条件,不同的生长期,在 用量可先示范后推广的原则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1
第22页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2
第23页
复合硝基酚钠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复硝酚钠;增效钠;Sodium natropHenolate 【化学名称】(1) 5-硝基愈创木酚钠 (2)邻硝基苯酚钠 (3)对硝基苯酚钠 【CAS号】(1) 67233-85-6 (2) 824-39-5 (3) 824-78-2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1) C7H6NO4Na (2)C6H4NO3Na (3) C6H4NO3Na 【相对分子质量】(1) 191.13 (2)161.09 (3)161.09 【理化性状】复硝酚钠是5-硝基愈创木酚钠、邻硝基苯酚钠和对硝基苯酚钠的混合物, 外视为枣红色片状结晶、深红色针状结晶和黄色晶体的混合物,具有酚类芳香味。易溶于 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在中性、碱性介质中稳定,在 酸性介质中会转化为酚。 【类别】农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98%复硝酚钠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及标准 复硝酚钠质量分数,% 98±2.0 5-硝基愈创木酚钠,% 16.3±0.3 高效液相色谱法 32.7±0.7 邻硝基苯酚钠,% 49.0±1.0 GB/T1601 对硝基苯酚钠,% 7.0-9.0 GB/T 28316 GB/T 1600 pH值范围 0.5 水不溶物,% ≤ 1.5 水分,% ≤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3
第24页
复合硝基酚钠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复硝酚钠能高度地赋予细胞活性,与植物接触以后,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 加速细胞原生质流动,加速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运输,加快细跑的延伸和分裂,提高光合 效能,增强作物新陈代谢机能。 【功能特点】属硝基苯酚类物质,主要作为肥料和农药的增效剂。 (1)增强植株活力,提高作物抗病及抗逆能力。 (2)促进细胞质流动,增强细胞物质和能量代谢。 (3)增强植株的吸收利用肥料和农药的能力,提高肥效和药效。 (4)集营养、调节、免疫于一体。 四、使用指引 【使用方向】调节作物生长;促进肥料、农药增效等。 【使用范围】广谱作物、全生育期均可使用。 【使用技术】 表2 复硝酚钠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打破休眠促 小麦 进种子萌发 水稻 6-12 浸种12小时 玉米 保花保果 大豆 3-6 浸种24-36小时 增加果重 黄瓜 西红柿 3-6 浸种12小时 黄瓜 辣椒 10 浸种6-12小时 西瓜 柑橘 3-9 浸种12小时 苹果 梨 6-9 苗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各喷施1次 葡萄 冬枣 3-6 初花期、初果期各喷施1次 荔枝 3 始花期、盛花期各喷施1次 3 幼苗期、伸蔓期、开花期、结瓜期各喷施1次 2.3-2.8 谢花后14天开始喷施,间隔7-10天再喷施1次 6-9 花前20天、落花前、幼果期、膨果期各喷施1次 20 花前、幼果期、膨果期各喷施1次 6-9 花前7天和花后各喷施1次 6-12 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白熟期各喷施1次 6-9 花前和花后各喷施1次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4
第25页
复合硝基酚钠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调节生长 增加产量 小麦 6-16 苗期、拔节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 水稻 6-10 返青期、孕穗期、齐穗期各喷施1次 玉米 30 7-9叶期、大喇叭口至抽雄前各喷施1次 大豆 6-12 花蕾形成期、结荚初期、豆英膨大期各喷施1次 花生 6-12 主茎4、8、12片叶期各喷施1次 甘蔗 12-24 苗期、分蘗期、伸长期各喷施或滴灌1次 油菜 6-12 返青期、初花期、终花期各喷施1次 棉花 3-6 苗期、初花期、结铃期各喷施1次 茶 3-4.5 1芽1心初展期开始喷施1 -2次 烟草 3-6 团棵期喷施1次,间隔10天后再喷施1次 香菇 9-16 转潮期和子实体形成期各喷施1次 【注意事项】 (1)复硝酚钠的使用浓度与使用次数、间隔周期相关,可结合生长情况来调整使用浓度。 (2)复硝酚钠多与肥料、杀虫剂、杀菌剂等复配使用,以增加药效,省工省力。 (3)其同类产品,如:复硝酚钾、复硝酚铵,与复硝酚钠的性质和生物活性大致相同,使 用技术可参考复硝酚钠。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5
第26页
DA-6(胺鲜酯)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 【化学名称】已酸二乙氨基乙醇酯 【CAS号】10369-83-2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2H25NO2 【相对分子质量】215.33 【理化性状】原油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微溶于水,溶于醇类、苯类等有机溶剂中, 在中性、碱性和弱酸性介质中稳定,对光不稳定。其柠檬酸盐为白色片状晶体,粉碎后为 白色粉状物,具有清淡的脂香味和油腻感。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氯仿等 有机溶剂,常温下储存,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分解。 【类别】农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 【毒性】微毒 【贮藏条件】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98%胺鲜酯(柠檬酸盐)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及标准 外观 白色粉末,无可见机械杂质 目测 98.0±2.0 气相色谱发 含量,% 3.0-6.0 GB/T1601 PH值范围 1.5 GB/T 28316 水不溶物,% ≤ 0.5 GB/T 1600 水分,% ≤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6
第27页
DA-6(胺鲜酯)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DA-6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首先发现,具有广谱和突 破性效果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提高植物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升叶 绿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增强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与植物碳、 氮代谢,调节植物体内养分平衡。 【功能特点】胺鲜酯属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生长素、赤霉素及细胞分裂素的多种 功能。 (1)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使用三天后,使叶片浓绿、变大舒展,见效快,效 果好。 (2)提高作物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含量,如: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 (3)提高作物代谢平衡:加速植物碳氮代谢,增强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促 进花芽分化及形成;延缓植株衰老,促进作物早熟、增产、提质。 (4)适应低温:胺鲜酯在低温下,只要植物具有生长现象,就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广泛用 于反季节栽培作物。 (5)无毒副作用:胺鲜酯是一种脂肪醇化合物,相当于油脂类,对人畜无毒、无残留。 (6)超强稳定:胺鲜酯原粉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储运安全无隐患。 (7)安全性好:胺鲜酯可调节植物体内五大内源激素平衡,可用于预防或解除作物药害, 从1-100mg/L均对植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无药害发生。 四、使用指引 【使用方向】调节作物生长;促进肥料、农药增效等。 【使用范围】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常见农作物皆可使用。 【使用技术】 (1)单独使用:叶面喷施浓度为10-40mg/L;滴灌5-10g/亩;基肥、冲施10-60g/亩。 (2)与肥料复配使用:胺鲜酯与叶面肥(使用浓度10-40mg/L )、冲施肥、复合肥(10- 60g/亩 )复配使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3)与杀菌剂复配使用:胺鲜酯与杀菌剂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减少杀菌剂用量 10-30%。 (4)与杀虫剂复配使用:胺鲜酯与杀虫剂复配,可增加作物长势,增强作物抗虫性,且胺 鲜酯本身对软体动物具有趋避作用,可起到既杀虫又增产的效果。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7
第28页
DA-6(胺鲜酯) (5)与除草剂复配使用:胺鲜酯与除草剂复配,可有效防止作物中毒,使除草剂能够安全 使用,如已发生药害,可用胺鲜酯进行解毒,使农作物迅速恢复生机,减少经济损失。 表2 胺鲜酯(DA-6)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水稻、小麦 10-15 浸种8-36小时 玉米 5-20 浸种36小时 促进种子发芽 大豆 160-320 浸种2小时 提高幼苗抗逆性 菠菜 5 浸种12小时 辣椒 30 幼苗期喷施 茄子 20 幼苗期喷施 水稻 10-20 苗期喷施,间隔7-10天再喷1次 白菜 50-66.7 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各喷施1次 西红柿 13.3-20 苗期、花蕾期各喷施1次 菠菜 40 播种后20~30天内喷施2次,间隔7-10天 黄瓜 6-15 幼苗期、初花期、座果期各喷施1次 促进光合作用 冬枣 15-30 盛花期、盛花后10天和40天各喷施1次 提局品质 苹果、梨 20-30 始花期、座果后、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 柑橘、橙 15-20 始花期、生理落果中期、幼果期各 喷施1次 香蕉 20-40 花蕾期、断蕾期、断蕾后各喷施1次 油桃 20 定果后间隔20-25天喷施1次 草莓 20-40 幼叶生长期、开花前后每隔7天喷施1次 菠萝 10-50 谢花后20天、30天各喷施1次 大姜 300g/亩 播种前底肥 玉米 20-30 拔节初期,配合乙烯利喷施 花生 40 盛花期全株喷施 提高植株抗 棉花 5-20 初花期5-6.25mg/L,盛花期10-15mg/L,打 病抗逆能力 顶后15-20mg/配合甲哌鎓喷施 预防早衰 大豆 20 开花末期喷施 土豆 60-100 开花初期喷施 甜瓜 8 幼苗期喷施 龙眼 10 采收前喷施,延缓采后果实品质下降 龙葵 5-20 浸种或叶面喷施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8
第29页
DA-6(胺鲜酯) 【注意事项】 (1)胺鲜酯原油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其柠檬酸盐。 (2)胺鲜酯柠檬酸盐不可与碱性溶液直接混合使用。 (3)胺鲜酯可与肥料、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配合使用,促进减施增效。 (4)胺鲜酯用于追肥时,使用量与作物长势、使用次数间隔时间相关。 (5)须干燥、密封保存。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29
第30页
α-萘乙酸钠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NAA、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Sodium α-naphthaieneaceticd 【化学名称】α-萘乙酸钠、1-萘乙酸钠 【CAS号】61-31-4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2H9NaO2 【相对分子质量】208.19 【理化性状】外观为纯白色粉状固体,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具有萘的气味,在中性、碱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以萘乙酸的形式存在。对光、热 稳定,常温下贮存稳定。 【类别】农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干燥、阴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98% α-萘乙酸钠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及标准 α-蔡乙酸钠质量分数,% |3-蔡乙酸钠质量分数,% ≤ 98±0.2 高效液相色谱法 0.2 PH值范围 7.0-9.0 GB/T 1601 水不溶物,% ≤ 0.5 GB/T 28316 1.3 GB/T 1600 水分,% ≤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细胞的分裂、伸长、扩大,诱 导根原体的形成,有利于新根生长和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也可促 进RNA合成,吸引和调运养分向处理部位转移,调节根系、花、果的发育。 【功能特点】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经植株的根、茎、叶、果吸收。 (1)可诱导根源组织分化,刺激发根,增加根系数量。 (2)促进细胞伸长,调节各器官组织生长。 (3)提高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转,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0
第31页
α-萘乙酸钠 (4)与吲哚乙酸相比,稳定性好,传导性好,适应性更强。 (5)与2, 4D相比,安全性好,使用范围更广。 四、使用指引 【使用方向】促进托插生根、移栽生根、坐果、膨果等。 【使用范围】蔬菜、果树、花卉等。 【使用技术】 表2 α-萘乙酸钠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易生根品种 50-100 浸泡处理1-6小时 (扦插生根) 100-500 速蘸1-3秒 促进生根 难生根品种 200-500 浸泡6-12小时 (扦插生根) 500-1000 速蘸1-3秒 移栽生根 3-5 苗床喷洒 5-10 移栽后滴灌或灌根 小麦 10-20 浸种12小时 15-30 移栽后20-30天后喷施1次 水稻 10-20 浸种6小时 5-10 秧田上喷施或在返青期喷施 促进籽粒 玉米 20-30 浸种12小时 或果实发育 棉花 5-7.5 盛花期喷施或滴灌一次 马铃薯 10-20 浸种12-24小时 西红柿 5-10 定株前、开花期开始喷施3次,间隔1J15天 黄瓜 5-10 花期喷施1次 辣椒 20-50 开花期喷花处理 甘蔗 15-20 分蘗期喷施2-3次,间隔7-10天 苹果 15-20 采前45天开始全株喷施,隔15天再喷1次 梨 15-20 采前45天开始全株喷施,隔15天再喷1次 防止采前落果 15-20 采前45天开始全株喷施,隔15天再喷1次 枣 柑橘 40-60 采前15天喷果蒂部位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1
第32页
α-萘乙酸钠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使用方法 苹果 5-20 早熟品种在盛花期10天以内使用低浓 度喷施;中晚熟品种在盛花后10 -14 天使用高浓度喷施 疏花疏果 桃 40-60 花后20-45天喷施处理 梨 10-30 花期喷施1次 蜜柑 10-30 花期喷施1次 柿 5-10 花后10天喷施1次 [注意事项】 (1)萘乙酸应用于促进生根时,效果及稳定性优于吲哚丁酸,但安全性不及吲哚丁酸,生 产上多将两者复配应用。 (2)萘乙酸应用于疏花疏果时,应根据作物品种选择性使用,谨防浓度过高产生过量脱落、 畸形、枯叶等副作用。 (3)瓜类对萘乙酸较为敏感,请谨慎使用。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2
第33页
吲哚丁酸钾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吲哚丁酸(钾);IBA; 4-indol-3-ylbutyricacid 【化学名称】4-吲哚-3基丁酸钾 【CAS号】酸:133-32-4 盐:60096-23-3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吲哚丁酸:C12H12NO2 吲哚丁酸钾:C12H12KNO2 【相对分子质量】吲哚丁酸:203.24 吲哚丁酸钾:241.33 【理化性状】吲哚丁酸为白色至淡黄色晶体,熔点124-125°C(酸);蒸气压<0.01MPa (25°C),微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20°C)为50mg/L,可溶于乙醇、丙酮、苯等有机溶 剂。在酸性介质中稳定,碱性条件下成盐,见光易分解。其钾盐易溶于水,在中性,碱性 介质中稳定,对光、热相对稳定。 【类别】农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干燥、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98%吲哚丁酸(钾)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外观 目测 吲哚丁酸 吲哚丁酸钾 类白色结晶粉 类白色结晶粉 含量,% ≥ 98 98 液相色谱法 pH值范围 4.0-7.0 7.0-9.0 GB/T 1601 干燥失重,% ≤ 0.5 0.5 GB/T 6284 丙酮不溶物,% ≤ 0.1 - GB/T 19138 水不溶物,% ≤ — 0.1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吲哚丁酸(钾)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同植物内源生长素吲 哚乙酸一致,可促进细跑的分裂、伸长、扩大,诱导根原体的形成,有利于新根生长和维 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也可促进RNA合成,吸引和调运养分向处理部 位转移,调节根系、花、果的发育。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3
第34页
吲哚丁酸钾 【功能特点】吲哚丁酸钾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经植株的根、茎、叶、果吸收。 (1)可诱导根原组织分化,刺激发根,增加根系数量。 (2)促进细胞伸长,调节各器官组织生长。 (3)提高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转,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4)与萘乙酸钠功能类似,但安全性优于茶乙酸钠,使用更安全。 (5)与哚除乙酸功能类似,但稳定性优于吲哚乙酸,应用性更强。 四、使用指引 【使用方向】促进扦插生根、移栽生根、坐果、膨果等。 【使用范围】蔬菜、果树、花卉等。 【使用技术】 表2 吲哚丁酸钾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使用方法 易生根品种 100-200 浸泡处理1-6小时 (杆插生根) 200-600 速蘸1-3秒 促进生根 难生根品种 500-800 浸泡6-12小时 (托插生根) 1000-3000 速蘸1-3秒 移栽生根 3-5 苗床喷洒 葡萄 5-10 移栽后滴灌或灌根 6-10 幼果期、中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 促进座果、 枣树 10-20 盛花末期喷施1次 膨果 草莓 15-25 处理重点是喷花喷果 西红柿 10-25 辣椒 30-50 喷花或蘸花处理 小麦 6-10 2-4片叶期开始,每4周1次,共3次 水稻 6-10 1叶1心期,3叶1心期各喷施1次 玉米 6-10 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各1次 调节生长 花生 6-10 苗期喷施2次,下针期喷施3次 增加产量 辣椒 6-10 苗期、幼果期、大果期各喷施1次 马铃薯 6-10 苗高10cm时喷施1次 烟草 6-10 2叶期开始,连续施药2-3次,间隔30天 三七 6-10 苗期开始喷施5-6次,间隔4周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4
第35页
吲哚丁酸钾 【注意事项】 (1)吲哚丁酸对光敏感,产品建议以钾盐为原料加工。 (2)吲哚丁酸钾可单独使用,与萘乙酸混用效果更好。 (3)吲哚丁酸钾在植物体内传导性差,使用时尽量直接或重点处理起效部位。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5
第36页
KT-30(氯吡脲、膨大素)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氯吡脲、调吡脲、吡效隆、脲动素、Forchlorfenuron、CCPU、KT-30 【化学名称】1-(2-氯-4-呲啶)-3-苯基脲 【CAS 号】68157-60-8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C12H10CIN3O 【相对分子质量】247.68 【理化性状】纯品为白色至近白色晶体或粉末,有微弱吡啶味;密度1.415g/cm3,熔点160 -172°C,难溶于水,水溶溶解度为65mg/L;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常温 下贮存稳定。 【类别】农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98%氯吡脲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及标准 外观 白色粉状晶体 目测 含量,% ≥ 98 液相色谱法 pH值范围 5.0-8.0 GB/T 1601 干燥失重,% ≤ 1.0 GB/T 6284 丙酮不溶物,% ≤ 0.1 GB/T 19138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KT-30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苯脲类物质,具有细胞分裂素的活性,其通过调节 植物内调节酶的活性和内源激素生长素、赤霉酸、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等物质的水平起作 用,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体积扩大,调动同化物和矿质营养向处理器官和组织运转并积累, 促进花、果、叶等部位发育。 【功能特点】新型细胞分裂素,功能效应与嘌呤型细胞分裂素类似。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6
第37页
KT-30(氯吡脲、膨大素) (1)活性相对6-BA高10倍以上,使用浓度相对更低。 (2)主要用于花、果实的发育。 (3)植物体内运转速度慢,局部处理效果优于全株处理。 四、使用指引 【使用范围】果树、瓜类、蔬菜、经济作物、花卉等。 【使用技术】 表2氯吡脲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使用方法 狒猴桃 5-20 浸果或均匀喷果1次 葡萄 5-20 浸渍果穗1次 西瓜 7.5-10 开雌花当天或开花前1天喷雾瓜胎 促进座果膨果 甜瓜 10-20 开雌花当天或开花前2-3天,涂抹瓜 梗或喷雾瓜胎 草莓 20 花后6-11天,浸果1次 沙田柚 5-10 盛花后5天,喷施幼果 樱桃 5 谢花后15天,均匀喷施 增加产量 花生 1-5 下针期至结荚期,叶面喷施 小麦 1-5 孕穗期喷施 叶菜 1-2 采摘前喷施 保鲜 荔枝 5-10 幼果期处理绿色或微红色荔枝小果 芒果 25 浸果处理5分钟,常温贮藏 【注意事项】 (1)使用浓度过高,易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酸度、减慢着色、延迟成熟。 (2)为保证果粒膨大所需养分,应适当蔬果,留果量不宜过多。 (3)氯吡脲用于座果,主要向花器、果实处理,品种差异大,且效果受温度、湿度影响,初次 使用无用药经验的及不同的使用目的及新品种使用本品,务必在使用前咨询并小面积试用, 成功后再扩大使用。 (4)氯吡脲与赤霉素或生长素混用,其效果优于单用,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先试验后再使用, 勿任意使用。 (5 )处理后12小时遇雨水需重啧。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7
第38页
芸苔素内酯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芸苔素内酯;BR; Brassinolide 【化学名称】 (1) 24-表芸苔素内酯:(22R,23R,24R)2α,3α,22,23-四羟基-24-甲基-β-高-7-氧杂- 5α-胆甾-6-酮 (2) 22,23,24-表芸苔素内酯:(22S,23S,24R)2α,3α,22,23-四羟基-24-甲基-β-高-7- 氧杂-5α-胆甾-6-酮 (3) 28-表高芸苔素内酯:(22S,23S,24S)2α,3α,22,23-四羟基-24-甲基-β-高-7-氧杂 -5α-胆甾-6-酮 (4) 28-高芸苔素内酯:(22R23R,24S)2α,3α,22,23-四羟基-24-甲基-β-高-7-氧杂- 5α-胆甾-6-酮 【CAS号】 (1) 24-表芸苔素内酯:72962-43-9 (2) 22,23,24-表芸苔素内酯:78821-42-9 (3) 28-表高芸苔素内酯:80843-89-2 (4) 28-高芸苔素内酯:82373-95-3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 (1) 24-表芸苔素内酯:C28H48O6 (2) 22,23,24-表芸苔素内酯:C28H48O6 (3) 28-表高芸苔素内酯:C29H50O6 (4) 28-高芸苔素内酯:C29H5GOe 【相对分子质量】 (1 ) 24-表芸苔素内酯:480.7 (2 ) 22,23,24-表芸苔素内酯:480.7 (3) 28-表高芸苔素内酯:494.8 (4) 28-高芸苔素内酯:494.8 【理化性状】 (1) 24-表芸苔素内酯纯物质为白色粉末,熔点256°C,闪点为202.3±25°C,不溶于水,可 溶于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在酸、中性条件下稳定,对光、热稳定。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8
第39页
芸苔素内酯 (2) 24-混表芸苔素内酯为24-表芸苔素内酯与22,23,24-表芸苔素内酯的混合物,不同比 例的混合物外观均为白色粉状物,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 在酸、中性条件下稳定,对光热稳定。 (3) 28-表高芸苔素内酯纯物质为白色粉末,熔点为193-194°C,闪点为203.2±25°C,不 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碉等有机溶剂,在酸、中性条件下稳定,对光、热 稳定。 (4) 28-高芸苔素内酯:纯物质为白色粉末,熔点为256-258°C,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 乙醇、二甲基亚弱等有机溶剂,在酸、中性条件下稳定,对光、热稳定。 【类别】农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90%芸苔素内酯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及标准 外观 类白色粉末 目测 24-表芸苔素内酯,% ≥ 90 高效液相色谱法 24-表+2223,24-表芸苔素内酯,% ≥ 90 含量 28-表高芸苔素内酯,% ≥ 90 28-高芸苔素内酯,% ≥ 90 GB/T 6284 干燥减量,% ≤ 1.0 GB/T 1601 pH值范围 5.0-7.0 GB/T 19138 丙酮不溶物,% ≤ 1.0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芸苔素内酯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经与植物体内受体结合起到调节植物生 长发育的作用。芸苔素内酯与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和特异性,受体结合物可以增加RNA聚 合酶的活性,增加RNA、DNA含量,可增加细胞膜的电势差、ATP酶的活性,进而调节植 物对物质的吸收和代谢能力。除此之外,芸苔素内酯还可以强化生长素的作用,通过增加 生长素的效能起作用。 【功能特点】芸苔素内酯作用的强弱与其浓度差异不大,植物细胞的敏感性是最主要的控 制因素,由受体树木、受体与其亲和性、植物反应能力等因素决定。 (1)植物内源物质,活性高,使用浓度低,无毒害作用。 (2)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生物活性有差异。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39
第40页
芸苔素内酯 (3)各结构芸苔素内酯均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结构明确,来源稳定。 (4)作用广谱,生理作用表现兼具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特点:促进根系及幼苗的 发育;促进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促进果实着色、改善品质;增强植株抗逆能力;缓 解病害及药害。 四、使用指引 【使用方向】调节作物生长;促进肥料、农药增效等。 【使用范围】广谱作物、全生育期均可使用。 【使用技术】 表2芸苔素内酯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小麦 0.05-0.1 浸种24小时 玉米 0.01-0.04 浸种24小时 促进种子发芽 西葫芦 0.05 浸种10小时 黄瓜 0.05 浸种24小时 种薯 0.1-0.3 种植前浸蘸处理 小麦 0.05-0.1 播种后15-20天、孕穗期、扬花期各喷施1次 养麦 0.01-0.05 3片真叶、孕穗期各喷施1次 玉米 0.05-0.2 4-5片真叶、雄穗出现后各喷施1次 水稻 0.02-0.1 分集期喷施1次、10-15天后再喷施1次 马铃薯 0.01 团棵期、根茎膨大期各喷施1次 花生 0.05-0.2 播后30天喷施1次,10天后再喷1次 调节生长 大豆 0.02-0.04 播后25-35天喷施1次,10天后再喷1次 增加产量 向日葵 0.02-0.04 播后15天、初花期、落花后10天各喷1次 棉花 0.02-0.04 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白熟期各喷施1次 移栽后15天、花后8-10天、花后 18-20天各 番茄、茄子 秋葵 0.02-0.04 喷1次 花期喷施2次,间隔7天 黄瓜、西瓜 哈密 0.03-0.05 瓜 包心期开始喷施,间隔10天再喷1次 花椰菜 0.01 洋葱 0.02-0.04 播种后30天,配合生长素喷施1次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0
第41页
芸苔素内酯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 使用方法 (mg/L ) 配合赤霉酸及细胞分裂素于盛花期开始喷施,14天后再喷1 苹果、梨 0.02-0.04 次 座果后7天开始喷施,间隔7天再喷1次 葡萄 0.02-0.04 盛花末期开始喷施,间隔10天再喷1次 枣 0.02-0.04 配合赤霉酸及细胞分裂素于花期开始喷施,14天后再喷1次 促进果 桃、李、杏 0.02-0.04 实成熟 草莓、蓝莓 0.05 果串伸长期配合赤霉酸开始喷施,间隔15天再喷1次 果实弹珠大小时,配合赤霜酸喷施1次 柑橘、柠檬 0.02-0.04 收获前1-4周内喷施1次 收获前10-18天喷施1次 芹菜 0.1 着色初期喷施1次,间隔3-7天后再喷1次 菠菜 0.1 三唑类要害后喷施1-2次,间隔3-7天 樱桃 0.02-0.04 与除草剂混用,避免药害;或出现药害症状后喷施2-4次, 间隔5-7天 草莓 0.01-0.02 解除药害 0.02 玉米 【注意事项】 (1)芸苔素内酯速效性好,注意使用次数及间隔期。 (2)芸苔素内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赤霉酸、细胞分裂素混用效果更好。 (3)不同结构的芸苔素内酯对不同作物显效有差异,使用时注意选择。 表3不同结构芸苔素内酯的活性 作物 活性顺序 小麦 28-高芸苔素内酯> 28-表高芸苔素内酯> 24-表芸苔素内酯> 24-混表芸苔素内酯 水稻 28-高芸苔素内酯> 28-表高芸苔素内酯> 24-表芸苔素内酯> 24-混表芸苔素内酯 玉米 28-高芸苔素内酯> 24-表芸苔素内酯> 24-混表芸苔素内酯> 28-表高芸苔素内酯 番茄 24-表芸苔素内酯> 28-高芸苔素内酯> 24-混表芸苔素内酯> 28-表高芸苔素内酯 西瓜 28-高芸苔素内酯> 24-表芸苔素内酯> 24-混表芸苔素内酯> 28-表高芸苔素内酯 柑橘 28-高芸苔素内酯> 24-表芸苔素内酯> 28-表高芸苔素内苗> 24-混表芸苔素内酯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1
第42页
玉米素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羟烯腺嘌呤,玉米素,trans-Zeatin 【商品名称】玉米素 【化学名称】6-反式-4-羟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 【CAS号】1637-39-4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0H13N5O 【相对分子质量】219.24 【理化性质】纯品熔点209 ~ 213°C,不溶于冷水和丙酮,可溶于甲醇、乙醇、二甲基亚 砜等溶剂,常温下二甲基亚砜中溶解度≥6%,在酸、碱和中性条件下稳定,对光、热稳定。 【类别】农业原料-化学品原料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干燥、阴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98%玉米素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及标准 外观 类白色固体粉末,无可见机械杂质 目测 玉米素质量分数,% ≥ 98 高效液相色谱 PH值范围 5.0-8.0 GB/T1601 干燥失重,% ≤ 2.0 GB“ 6284 表2 0.1%玉米素可溶粉及水剂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可溶粉 水剂 外观 白色粉末固体 无色透明液体 目测 玉米素质量分数,% 0.1±0.02 0.1±0.02 液相色谱 PH值范围 3.0-7.0 3.0-7.0 GB/T 1601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2
第43页
玉米素 检测项目 指标 水剂 检测方法 可溶粉 GB/T 1600 水分,% ≤ 3.0 一 GB/T 28136 干筛试验 水不溶物,% ≤ 0.3 0.3 GB/T 1603 细度(通过80目标 准筛),% ≥ 98 - 稀释稳定性(稀释20倍) - 合格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羟烯腺嘌呤是最早在植物体内发现的天然源细胞分裂素,属于植物内源激素 之一,经与植物体内受体结合起到促进细胞分裂,刺激生长活跃部位生长发育的作用: ①玉米素与细胞质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及特异性,受体结合物可以促进RNA聚合酶活性, 同时提高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转录; ②玉米素与质膜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及特异性,受体结合物可以激发一系列的信号传递系 统诱导细胞代谢,产生生理反应。 【功能特点】羟烯腺嘌呤是近年来新型产业化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因最早是从成熟的玉 米籽粒中分离出的类似于激动素的细胞分裂促进物质,因此被命名为玉米素(ZT)。 (1)一种植物内源物质,活性强、传导性好。 (2)反式玉米素活性优于顺式玉米素。 (3)化学合成,结构明确,来源稳定。 (4)不同时期使用,效应不同:促进种子和芽萌发;促进蒸腾和气孔开放,调节营养吸收; 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籽粒发育;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促进坐果、保花保果;促进果实膨 大、诱导块茎形成;延迟叶绿素降解、促进保鲜。 四、使用指引 【使用范围】蔬菜、果树、经济作物、食用菌及粮食作物等。 【应用技术】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3
第44页
玉米素 表2 玉米素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 使用方法 小麦 0.0067~0.01 浸种36h 玉米 0.005~0.01 浸种12~24h 促进种子发芽、人参 0.025 浸种48h 幼苗生长 豇豆 0.005~0.01 浸种2h 西瓜 0.005 移栽后灌根或浇灌处理1次 黄瓜 0.005~0.01 苗期喷施或浇灌处理1次 黄瓜 0.02~0.025 结果盛期喷施处理1次 番茄 0.003~0.016 开花前7d、开花期及花后7d各喷施1次 保进坐果、膨 茄 0.01 结果盛期喷施处理1次 果 辣椒 0.01~0.1 结果盛期喷施处理1次 柑橘 0.0033~0.005 初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 葡萄 0.025~0.04 花前5d、花后3d及花后13喷施或浸蘸果穗 水稻 0.0017 苗期、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期全株喷施 玉米 0.017 拔节期、喇叭口期全株喷施 大豆 0.001~0.0012 初花期开始喷施3次,间隔10d以上 增加产量 棉花 0.011~0.016 初花期开始喷施4次,间隔10~ 14d 甘蓝 0.001~0.0012 莲座期喷施处理1次 茶叶 0.0033~0.005 一叶一芽期开始,喷施3次 香菇 0.001 菇蕾期喷施处理1次 【注意事项】 (1)天然玉米素都是反式的,但是顺式玉米素在生物测定中也表现出细胞分裂活性,这是 因为植物体内存在一种玉米素异构酶,可以将顺式玉米素转化为反式玉米素; (2)反式玉米素属于高活性物质,严禁随意增加使用浓度或使用次数,避免高浓度出现抑 制作用; (3)玉米素可单独使用,与芸苔素、赤霉酸或肥料混用效果更好。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4
第45页
三十烷醇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三十烷醇,Triacontanol,Melissyl alcohol 【商品名称】三十烷醇,优丰 【化学名称】1-羟基三十烷 【CAS号】593-50-0 【化学结构式】 CH3(CH2)28CH2OH 【分子式】C10H62O 【相对分子质量】438.38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鳞片状结晶体,熔点范围85.5-86.5°C,含量低的三十烷醇产品其 熔点也低,熔点低于85°C的产品,三十烷醇的含量一般低于85%。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 冷甲醇、乙醇、丙酮,易溶于乙酰、氯仿、四氯化碳。不受光、热、空气的影响,常温条 件下可以长期安全保存。 【类别】农业原料-水产养殖原料-化学原料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1.5%三十烷醇乳粉及水剂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 外观 乳粉 水剂 含量,% ≥ 白色粉末, 无色透明液体, 目测 无可见机械杂质 无异味及可见杂质 1.5±0.375 1.5±0.375 气相色谱 PH值范围 3.0-7.0 3.0-7.0 GB/T 1601 水分,% ≤ 3.0 - GB/T 1600 不溶物,% ≤ - 1.0 GB/T 28136 细度(通过40目标准筛), % ≥ 98 一 干筛试验 稀释稳定性(稀释20倍) - 合格 GB/T 1603 沸水溶解度(2%水溶液) 目测 澄清透明, - 无可见杂质和浮油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5
第46页
三十烷醇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三十烷醇是由三十个碳原子组成的长链伯醇,广泛存在于蜂蜡及植物蜡中的 天然碳链物质,主要是通过改变植物酶活性而起作用。目前已证实可增强淀粉酶、多酚氧 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物质积累,并能改善细 胞膜透性和稳定性。 【功能特点】三十烷醇为天然长碳链植物生长调节剂,无害、无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 作物全生育期可用,增产与抗逆兼得: (1)促进发芽,提高发芽率。 (2)促进开花,提高坐果率。 (3)促进生长,提高物质积累,增强抗逆性。 (4)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增产率。 (5)迅速绿叶,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叶面光合作用。 四、使用指引 【使用范围】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食用菌等皆可使用。 【应用技术】 表2 三十烷醇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 使用方法 (mg/L ) 水稻 1 浸种24~48h 0.2~0.5 浸种4~12h 促进种子萌发 小麦 1 浸种24h 1~2 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各喷施1次 黄瓜 0.4~0.6 孕穗期和扬花期各喷施1次 0.1~0.3 始花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 水稻 0.1~0.5 整个生长期间隔7~10d喷施1次 1 采摘前15d喷施 促进绿叶地产 小麦 0.5~0.6 开花期、膨果期喷施1次 玉米 0.1~0.5 盛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 0.1~0.5 盛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 叶菜类 苹果 促进果实发育 柑橘 核桃 山楂 【注意事项】 (1)三十烷醇应在无风晴天使用,施药的适宜温度为20~25°C,喷施后6h内如下雨,需重喷; (2)浸种使用要严格控制使用浓度,浓度太高会抑制发芽; (3)钙离子对三十烷醇具有增效作用,可复配使用。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6
第47页
氯化胆碱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 【商品名称】神奇地宝,甘薯膨大素,胖根 【化学名称】(2-羟乙基)三甲基氯化核或(a-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CAS号】67-48-1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5H14CINO 【相对分子质量】139.624 【理化性质】其纯品为白色结品,熔点为240°C,易溶于水,有吸湿性,进入土壤后易被 微生物分解,无环境污染。 【类别】植物生长调节剂 【毒性】低毒 可提供剂型:98%原粉、75%液剂、60%液剂 二、功能作用 本品可经由植物茎、叶、根吸收,然后较快地传导到起作用的部位,其生理作用可抑制C3 植物的光呼吸,促进根系发育,可使光合产物尽可能多地累积到块茎、块根中去,从而增 加产量、改善品质。 三、 使用指引 氯化胆碱应用技术简表 作物 使用时期 施用方法 用量 矮化植株, 马铃薯 整个生育期 叶面喷施 1000-2000mg/L 增加产量 大豆 开花期 叶面喷施 1000-1500mg/L 玉米 2-3叶期 叶面喷施 1000-1500mg/L 浸种、促进 甘薯 移栽时 切口浸泡24小时 20mg/L 根系发育 水稻 播种前 浸种12-24小时 1000mg/L 萝卜 播种前 浸种12-24小时 100-200mg/L 苹果 收获前15-60天 叶面喷施 200-500mg/L 200-500mg/L 改善果实 品 柑橘 收获前15-60天 叶面喷施 200-500mg/L 质、增甜、 桃 1000mg/L 上色 收获前15-60天 叶面喷施 巨丰葡萄 采收前30天 叶面喷施 提高作物 地黄 苗期 叶面喷施 400mg/L 抗逆性 小麦 苗期 叶面喷施 400mg/L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7
第48页
氯化胆碱 【注意事项】 (1)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时间较短,应用技术还有待完善。 (2)本品勿与碱性药剂混用。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8
第49页
6-BA(细胞分裂素) 6BA(细胞分裂素) 一、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6-BA ; 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商品名称】6-BA(细胞分裂素) 【化学名称】6-( N-卡基)氨基腺嘌呤 【CAS号】1214-39-7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2H11N5 【相对分子质量】225.25 【理化性质】白色微针状结晶或粉末,无刺激性气味,熔点228~230℃。难溶于水和大多 数有机溶剂,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也可溶于强酸、碱中。在酸、碱和中性 条件下稳定,对光、热稳定。在空气氛围下加热达到沸点之前发生降解;无爆炸性;无氧 化/还原;化学不相容性;对包装无腐蚀性;无旋光性;非易燃物;室温下稳定;对铁粉、 醋酸亚铁、铝粉、醋酸铝稳定。 【类别】农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 【毒性】低毒 【贮藏条件】干燥、阴凉、避光、通风。 二、产品质量标准 表1 99%6-BA原药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指标 检测方法及标准 外观 白色晶体或粉状物 目测 含量,% ≥ 99 液相色谱法 pH值范围 5.0~9.0 GB/T 1601 干燥失重,% ≤ 0.3 GB/T 6284 二甲基亚砚不溶物,% ≤ 0.5 GB/T 19138 三、功能作用 【作用机理】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细胞分 裂、分化、 生长,诱导种子和侧芽萌发;增加细胞壁的伸展性和细胞体积扩大,调动同化物和矿质营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49
第50页
6BA(细胞分裂素) 养向处理器官和组织运转并积累,促进花、果、叶等部位发育;调节酶的活性,延缓叶绿 素和蛋白质降解,稳定多聚核糖体,改善活性氧代谢,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延缓植株衰 老。 【功能特点】6-BA属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经植株的茎、叶、果 实、芽、花等不同部位吸收,不同时期使用,效应不同: -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 -促进种子和芽萌发; -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籽粒发育; -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 -促进坐果、保花保果诱发雌性性状; -促进果实膨大、诱导块茎形成。 四、使用指引 【使用范围】蔬菜、果树、经济作物、花卉、食用菌及粮食作物. 【应用技术】 表2 6-BA应用技术简表 功能 作物 使用浓度(mg/L) 使用方法 小麦 15~20 浸种24h 玉米 2.25 浸种18h 促进发芽 马铃薯 10~20 浸块茎6~12h 提高幼苗 棉花 1.5~2 浸种6~7h 抗性 甜瓜 20 浸种6h 辣椒 20~25 移栽后喷施辣椒幼苗 促进开 唐菖蒲 200或1000 浸泡块茎4h或喷洒鳞茎 花坐果 西瓜、香瓜、 50~100 在开花当天涂果柄处 番茄、西葫芦 葡萄 50~100 开花时浸花序 柑橘 33.3~50 喷施,重点喷花 甘蓝、空心菜 30 采收后喷洒叶面或浸渍 缓解衰老 油菜、花椰菜 10~15 采收时喷洒叶面或浸渍 促进保鲜 10~30 采收后浸泡 瓜类 20 生长中后期喷施3~4次 100 采收后浸1~3min 葡萄 荔枝 产品说明手册 Usage Instruction 50
相关知识
话说植物激素、调节剂和生物刺激素(四)
SF花粉多糖: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根系生长、活性高、应用广泛
新型肥料
土壤改良剂
2025新型花园展
2018年最赚钱的新型农业模式
施普旺2022年度产品手册电子刊物
新型木本切花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花生如何追肥能够高产丰收?花生用什么肥料增产
花建:文化建设: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网址: 新型刺激素产品简介电子杂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833.html
上一篇: 渐入秋植的季节|又有哪些适合用作 |
下一篇: 红河市周围花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