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 “荼”字有两种读音,分别为“屠( tu)”、“茶(cha)”。偶读《班马字类》,发现“荼”字另有读音为“舒(shu)”,并附注云:“茶: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荆、荼是征,音舒。”
《班马字类》由宋娄机编撰,称为《史汉字类》。“班马”指班固、司马迁。本来司马在前,班固在后,倒称“班马”起于杜牧之诗,因音韵之故。史家称其书采《史记》、《汉书》所载古字、僻字,以四声部分编次。而考证训诂,辨别音声,於假借、通用诸字,胪列颇详。
《史记》记有以“荼”(音舒)为名之小国、人名
查到“荆、荼是征”出自《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之序言:太史公日: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膺,荆、茶是征”,齐桓越燕伐山戎,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缪用百里霸西戎,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集解】《毛诗传》曰:“膺,当也。”郑玄日:“征,艾。”【索隐】“荼”音“舒”。“征”音“澄”。
其中“戎、狄是膺,剂、荼是征”意思是:抵御抗击北方的戎、狄,讨伐惩罚南方的荆、荼等小国。可见其中“荼”或“舒”为小国之名。“索隐”即唐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指索引,对古籍的注释考证。
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笔者还看到另一处元狩四年(前119年)栏记到“荼”字:四年六月,丁卯,侯董荼吾元年。【索隐】刘氏“荼”音大姑反,误耳。今以其人名余吾。余吾,匈奴水名也。
此处董荼吾为人名。 “索隐”则写到“荼”通“余”,匈奴有水名名“余吾”。据相关记载,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六月丁卯,封匈奴降将董茶吾为散侯,置散侯国,在阳成。散侯国传三世:侯董荼吾一一安汉——贤。征和三年(前90年),董贤有罪,散侯国除。董荼吾又称董舍吾,说明此“荼”与“舍”音相近,可能通舒。
《周礼》之“荼”(音舒)与“舒”同义
列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周礼》,在“冬官考工记第六·弓人”有以下记载: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
笔者理解此“荼”音舒,义通“舒”,作舒缓、徐缓解,与句中“宽缓”字义相吻合。
《荀子》、《礼记》之“荼”(音舒)意为玉佩、玉板
作为玉佩、玉板解的,笔者查阅到两则:一是《荀子·大略》记载: “天子御埏,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杨惊注: “荼,古舒字。玉之上圆下方者也。”此处之“荼”,系古代官员上朝时佩带之玉板。郑玄注:“荼,古文舒假借字。”可见古代两字通用。二是《礼记·玉藻》记载: “天子搢挺,方正于天下也;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
多义字莫搞“泛茶论”
以上足见“茶”在古代是常用字,多义且多音。如汉印“张荼”之“荼”等,很难考证其真实含义,不能轻易认定此“荼”即茶。
本文似乎与茶文化无关,但对从事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无疑可打开视野和思路,在閱读、梳理古文时,多加甄别,莫搞“泛茶论”,不能以“荼”代“茶”。如陆羽等古人均认为,《诗经》之“荼”不是茶,但当下很多著述都振振有辞作茶之解,笔者已发表《(诗经)七“荼”皆非茶》,并考证《诗经》诞生之地系无茶区,当时作者并不认识茶。
参考文献:
[1][宋]楼机著,李曾伯补,班马字类(附补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页清道光廿九年(1849)影印版.
[2][汉]司马迁撰.史记.第850页.199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同上.第870页.
[4]周礼·仪礼·礼记.第134页.1989.长沙:岳麓书社.
[5]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3298页1986-1993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6]同[4].第399页.
温馨提示: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加微信:13859366756
《续茶经》——记录中国的茶事变 陇上江南,甘肃碧口的古镇茶味 大上海的海派茶文化 崇尚交换的茶马古道 武夷山红茶文化的延伸发展-以茶 为中国茶行业近30年发展的风云人宋诗赞誉下的北苑贡茶为何会流芳日期:2020-03-10收藏:185 栏目:[茶文化]宋朝的人爱喝茶,至帝王,至大臣,至百姓。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宋人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而茶事的文学和美学,也在这个时代被推向一个高峰...
蔡襄与《茶录》日期:2014-02-12收藏:85 栏目:[茶文化]蔡襄(10121067),原籍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人,后迁蒲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书法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同为宋四大家,一般称为苏、黄、米、蔡。 其实按年代算蔡襄应当排在第一,而在书法...
一杯茶里的日常与市井江湖日期:2018-04-10收藏:198 栏目:[茶文化]关于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雅俗共赏。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走进民间,茶就是居家生活与休闲的必需品。它与贵族的茶、雅士的茶不同,俗事的茶就是悠然自得,就是享乐人生,在茶中找寻真趣。天南地北,无论在哪,走进市井的这盏茶,寄托的却是更多的人间味...
初识日本茶道日期:2016-09-18收藏:96 栏目:[茶文化]本来我们当海员的早已养成喝茶习惯,什么铁观音、龙井、毛尖、茉莉花很少有没喝过的茶,水手们工作之余,水手长拎来一个大茶壶,加上一个大海碗,这叫大碗茶管够,没啥讲究。同样是茶,到了日本,变成“日本茶道”就有很多讲究,再加“有朋自远方来...
放下咖啡,端起茶杯后面的中国心日期:2018-06-22收藏:64 栏目:[茶文化]他们,作为一个文化人,学贯中西,精通多国语言,在近代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扮演着桥梁的作用。 他们,作为一个文人,既诗书风雅,又风流倜傥,迷恋女子的鬓影衣香。 他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站在新旧文化的两端,不论守旧,还是革新,胸中...
看看世界上那些爱茶的国家,中国日期:2016-10-14收藏:161 栏目:[茶文化]我们总是骄傲的说:茶起源于中国,是我们的国饮,是最健康的饮料。可是我们真的有那么爱茶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爱喝茶,茶的品种、喝的方式更是千奇百怪,有人做过一个世界各国人均消费茶叶的排行榜,来看看中国排在第几吧...
相关知识
荼的意思,荼的解释,荼的拼音,荼的部首,荼的笔顺
荼的笔顺
荼的笔顺(笔画顺序)汉字荼的笔顺动画
薄荷茶靡梨花白 薄荷荼靡梨花白讲什么
荼靡花花语
《薄荷荼靡梨花白》电线
鲜花养护:荼靡花的栽培技术以及文化背景
白色荼靡花花语
薄荷荼靡梨花白
明袁宏道在《瓶史》一书中谈到花与茶的关系说:“茗赏者上也”
网址: 古书中“荼”=“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9961.html
上一篇: 如何选购桂花茶 |
下一篇: 乌龙茶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