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艺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传统,菊花文化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呈现出从实用功能到审美功能演变的历史轨迹:无论是屈原《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重阳佳节的登高饮菊花酒,抑或是建筑、器物、绘画等表现形式对菊花的艺术再造,菊花带给中国人太多的精神文化享受,多愁善感的中国古代文人也赋予菊花很多的人生感悟。
宋人绘《丛菊图页》局部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魏晋 · 陶渊明《饮酒·其七》
明·唐寅《采菊图》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明·陈洪绶《玩菊图》局部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清·汪承霈《菊》局部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唐 · 李商隐《菊花》
清·虚谷《花果图》局部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 · 白居易《咏菊》
清·恽源濬《墨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 · 郑思肖《寒菊》
清·郑板桥《清供图》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明 · 唐寅《菊花》
吴昌硕《老菊疏篱图》局部
—— END ——
艺术总监:刘大石
出品人·主编:王成业
特邀编辑:杨公拓 责编:刘慧
书画家投稿:sixiangart@126.com
展览策划丨图书出版丨媒体传播丨书画收藏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知识
秋菊有佳色,赏花正当时
诗词鉴赏-秋菊有佳色,有关秋菊的诗词,一起欣赏文人笔下的菊花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原文赏析
天坛公园第三十六届“秋菊佳色竞重阳” 主题菊花展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全诗赏析
秋菊有佳色 赏花正当时
风物二十四节气|寒露: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
秋菊有佳色,有关赏菊的诗句,愿岁月不老,流年安好!
秋菊烂漫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花海醉游人!
网址: 秋菊有佳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12117.html
上一篇: 两宋菊花精品展于浙江杭州启幕 宋 |
下一篇: 春季喝8种饮品抗花粉过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