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杜鹃花,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杜鹃花,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跳转到: 导航,搜索

杜鹃花
Dù Juān Huā 杜鹃花 别名 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山归来、满山红、清明花、红柴丬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杜鹃、红花杜鹃、春明花、长春花、应春花 功效作用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英文名   始载于 《本草纲目》 毒性 无毒 归经 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温 药味 酸、甘

杜鹃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的。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在世界杜鹃花的自然分布中,种类之多、数量之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杜鹃花匹敌,中国,乃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宝库!

目录

1 简 述 2 产地分布 3 形态特征 4 生态习性 5 常见种类 6 应用价值 7 栽培管理 8 养护要点 9 虫害防治 10 盆景制作 11 品 种 12 中草药

简 述

Bkeuc.jpg

杜鹃花盛开之时,恰值杜鹃鸟啼之时,古人留下许多诗句和优美、动人的传说,并有以花为节的习俗。杜鹃花多为灌木或小乔木,因生态环境不同,有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形状。最小的植株只有几厘米高,呈垫状,贴地面生。最大的高达数丈,巍然挺立,蔚为壮观。

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木本植物的统称,花叶均美观。杜鹃花属很大,种类极富变化,约含800种。主要原产于北温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亚及马来西亚山区的潮湿酸性土壤,在该处形成浓密的灌丛。本属包括映山红(azalea)种类,有些园艺家视之为另一属。

杜鹃花的习性由常绿到落叶,由低矮的地表覆盖植物到高大的乔木不等。最早於17世纪中期栽培供庭园观赏者为密毛高山杜鹃(R. hirsutum),高可达1米(3尺)。其他由高仅10厘米(3寸)的席状矮生种到高逾12米的乔木不等,前者如原产中国云南的匍匐杜鹃(R. prostratum),后者如树形杜鹃(R. arboreum)、硬刺杜鹃(R. barbatum)及原产亚洲的大树杜鹃(R. giganteum)。除了映山红种类外,叶皆厚、革质、常绿;花通常筒状至漏斗状,颜色变异颇大,有白、黄、粉红、绯红、紫及蓝等色。

美国东南部产的山柳叶杜鹃(R. catawbiense)数量很多,6月花季为大烟山脉国家公园的胜景。山柳叶杜鹃与近缘种杂交,可产生hearty catawba杂种杜鹃。柳叶杜鹃(R. maximum)与山柳叶杜鹃的分布区重叠,且更朝东北分布,常栽培供观赏;两者皆可长成6米或更高的小乔木。加拿大杜鹃(R. canadense)原产北美东北部,在叶子展开前绽放玫瑰紫色的花朵。  

产地分布

中国是杜鹃花的分布中心,约有530种,除新疆和宁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是最集中的产地,均分别占百种以上,仅云南的杜鹃花品种就占全国品种的一半以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从这里引种。

杜鹃花盆景

杜鹃花是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900余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而以亚洲最多,有850种,其中我国有530余种,占全世界59%,特别集中于云南、西藏和四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是世界杜鹃花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喜马拉雅山脉的不丹、锡金、尼泊尔、缅甸、印度北部,种类也较多,日本、朝鲜、苏联西伯利亚和高加索仅有少数种类。

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棠口乡龙源村口,树高3米,树冠直径5米,七枝丛生,棱干上布满苔藓,树龄在400年以上,一年中仅7月份无花,其余时间均可见花,花色大红,经专家考证,为锦绣杜鹃的变种,十分珍贵。近来,在熙岭乡九峰寺、天平山宝林寺、刘公岩景区的山上也发现类似的杜鹃花。

贵州西部黔西县与大方县交界处有一“百里杜鹃”的地方,是延绵五十公里的一条自然野生杜鹃林,那里被称为“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索玛的故里”(索玛是彝族语言里杜鹃花的称呼)。此杜鹃林的杜鹃花花种占世界5个亚属中的4 个,品种亦十分繁多。而黔西县更是被誉为“杜鹃花之都”。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委员会加大旅游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以彝族文化和杜鹃花文化相结合的旅游资源,每年3月底到4月中旬的时候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旅客。

湖北麻城分布有100万亩古杜鹃,其中包括龟峰山风景区的10万亩原生态古杜鹃群落。经专家考证,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称华中一绝,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古杜鹃原始群落。 其中,龟峰山“杜鹃花王”树龄300多年,次生枝干达56枝,每枝干茎在6厘米至10厘米间,树冠冠茎达6米,覆盖面积达35平方米,龟峰山古杜鹃群落2009年04月16日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以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之高、保存之好、花色之美,堪称麻城杜鹃甲天下。  

形态特征

Bkeue.jpg

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分布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以亚洲为最多。它与西洋杜鹃的区别是:形体相对更矮小,花型相对更小。  

生态习性

我国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种类最多,为杜鹃花属的世界分布中心。杜鹃花属种类多,习性差异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以后随温度上升,花芽逐渐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开花,高海拔地区则晚至7~8月开花。北方在温室栽培。1~2月即可开花。杜鹃花耐修剪,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可藉此控制树形,复壮树体。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一般立秋前后萌发的新梢,尚能木质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冻害。为常绿或落叶灌木。  

常见种类

Bkeuf.jpg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东鹃、春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区均有分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

杜鹃花分落叶和常绿两大类。落叶类叶小,常绿类叶片硕大。花的颜色有红、紫、黄、白、粉、蓝等色。喜阴凉、湿润,耐寒,多生长在海拔1000-1400米的山坡、高山草甸、林缘、石壁和沼泽地。  

应用价值

除作观赏,有的叶花可入药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树皮和叶可提制烤胶,木材可做工艺品等。高山杜鹃花根系发达,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映山红的花味酸无毒,可生食;大白杜鹃、粗柄杜鹃 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优美蔬菜;用羊踯躅的枝、叶、花浸泡沤制,可作杀虫农药;兴安杜鹃等,可 制药。有些种类的树皮、树叶含丰富的蘸质,可提取栲胶;杜鹃花的木材、根兜,质地细腻、坚韧,可制碗、筷、盆、钵、烟斗、根等日用工、艺品。杜娟花性甘微苦、平、清香,在医学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去风湿,调经和血,安神去燥,民间常用此花和猪蹄同煲,可治女性带赤下。长期饮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

★ 警 告 :

Bkeug.jpg

Bkeuh.jpg

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栽培管理

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压条和分株。播种,常绿杜鹃类最好随采随播,落叶杜鹃亦可将种子贮藏至翌年春播。气温15~20℃度时,约20天出苗。扦插,一般于5~6月间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插后设棚遮荫,在温度25℃左右的条件下,1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生根较慢,约需60~70天。嫁接,西鹃繁殖采用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时间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鹃,成活率达90%以上。野生杜鹃和栽培品种中的毛鹃、东鹃、夏鹃可以盆栽,也可在荫蔽条件下地栽。西鹃全行盆栽,培养土多用黑山土,用泥炭土、黄山土、腐叶土、松叶土及煤渣、锯末等配制的培养土,只要pH值在5.5~7.0之间,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均可使用。上盆一般在4月或11月进行。杜鹃花根系扩展缓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换盆1次,同时修整根系。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土干湿及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水质忌碱性,用自来水时,最好在缸中存放l~2月。4月中旬出房,正值生长旺期,需水量大;梅雨季节,要防积水;7~8月高温季节,蒸发量大,要随干随浇,午间、傍晚还 要往地面、叶面喷水降温;11月上旬进房,若室内加温,生长仍旺,需水仍大,尤其开花抽梢之际,需水更多;若室内不加温则生长缓慢,3~5日浇一次水即可。要薄肥勤施。2~4年生苗,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紊乱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繁栽要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养护要点

一、环境条件:栽培杜鹃花最好具有室内和室处两种环境。室内环境是在冬季使用。长江流域,室内只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一般不必加温。北方冬季极为寒冷、干燥,用中温 (15 ℃左右 ) 温室栽培为宜。室外场地,夏秋使用,以泥地为好,忌水泥地。场地要宽敞,通风和荫凉,上面要搭建荫棚,遮以芦帘或借用天然林荫的蔽护,透光率 30% 左右为宜,切忌夕晒。

二、盆土要求:杜鹃花性喜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 PH 值为 5.0 — 6.0 。如用粘土或碱性土,百难活一。特别是夏鹃和洋鹃,非山土不可。山土还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采用 3 种配制的培养土。 (1) 山土 7 份、干苔草屑 1 份、干腐叶土 2 份,干肥 1 份混合配制。 (2) 山皮土 ( 表土 )3 份、马粪 3 份,落叶杂草 3 份、人粪尿 1 份分层堆制,经过 1 — 2 年后过筛备用。 (3) 山土 3 份、腐叶土 3 份、园土 4 份、砂土 2 份混合配制,并每盆加入 50 克麻酱渣、骨粉。

三、花盆选择 : 栽培杜鹃花的花盆,可根据用途,一般选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种。泥盆通气透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生产单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鹃花,特别已造型的杜鹃花,为供室内外陈设,一般栽于美观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质地细腻,色彩丰富、造型美观,可增加观赏价值。紫砂盆通透性能不及泥盆,在种植时,应在四周盆壁垫以碎瓦片 ( 旧瓦片 ) 这样利于排水。选盆的大小要视植株年龄,一般 4 — 6 年生植株用 5 寸盆; 7 — 10 年生植株用 6 寸盆; 11 — 15 年生殖株用 8 寸盆。

四、改善水质 : 浇杜鹃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来水,宜把水存放 1 — 2 天,让氯气挥发掉再使用。用时加 0.2% 硫酸亚铁,生长季节每 7 — 10 天浇 1 次,经常使用,确保土壤呈酸性。

五、肥水管理 : 杜鹃性喜阴湿,不宜过干。开花期间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鹃花已进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 4 — 5 天浇水 1 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后进行。具体可视盆土干燥情况适量浇水。 3 月间,杜鹃花发根萌芽,需水量随之增加。夏鹃生长发育稍迟,浇水量应少于春鹃。一般每隔 2 天在上午适量浇水 1 次。 4 — 6 月杜鹃花陆续开花,枝叶也开始抽发,需水量较大,一般应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浇水 1 次。 7 — 9 月上旬高温干燥季节,早晚各浇水 1 次,水量不宜过多,并在中午在叶面和地面喷水,以保持湿润的环境。从 9 月中旬至 11 月,天气逐渐转凉,为杜鹃花生长适应期,为防抽出秋梢,增强越冬抗寒力,浇水量应适量减少。一般隔日清晨浇水 1 次,保持湿润即可。杜鹃花比较喜肥,一般采用腐熟的饼肥、鱼粉、蚕豆或紫云英等经腐烂后掺水浇灌,忌用人粪尿。出房后至花蕾吐花前,每隔 10 天施 1 次薄肥,浓度为 15% ,共施 2 — 3 次,促使老叶转绿,萌发新根。花谢后,为了促使发枝长叶,就在 5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施肥 5 — 6 次。如连续下雨,可施干肥。进房前,杜鹃花的生长即将停止前,应施肥 1 — 2 次。

六、室外遮荫 : 在出房前到开花前宜多见阳光;开花期间,中午要进行短时间遮荫,透光率 60% ;在 6 月到 7 月上旬的梅雨期间,正是杜鹃花抽叶发枝期,应尽可能多见阳光。但遇强烈阳光,上午 9 时至下午 4 时还应遮荫,以防灼伤新叶。 7 月中旬到 9 月上旬,每天上午 8 时至下午 5 时要遮荫,防止烈日照射。 9 月以后的秋季生长期可缩短遮荫时间,一般可在上午 10 时至下午 4 时遮荫, 10 月以后宜多见阳光。 后进行整形,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损伤枝。

七、整形修剪 : 杜鹃花生长较缓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长,只在花后进行整形,剪去徒长枝、病弱枝、畸形枝、损伤枝。  

虫害防治

防病治虫 : 军配虫 ( 又名冠网蝽 ) 在危害期间喷洒 40% 乐果 1500 倍液,每 7 天喷 1 次,连续 3 次。顶芽卷叶虫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杀死,幼虫或蛹也可用 40% 乐果乳油 2000 倍液或敌敌畏 1500 倍液喷杀。

红蜘蛛,可用1000倍的三氯杀螨醇液防治。军配虫可用1500倍乐果或敌敌畏防治。病害最常见的是褐斑病,可用800倍托布津或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盆景制作

杜鹃花的繁殖可用压条、扦插、分株、嫁接等方法。也可用生长多年,根干古雅奇特的杜鹃老桩制作盆景,多在秋末冬初或春季花谢前挖掘移栽,移栽时多带宿土,对主干和主根要进行适当修剪,剪除影响造型的枝条,多留侧根和须根,对大的枝干则要仔细审视,确定造型不需要后再将其去掉。先栽在瓦盆或地下养坯,土壤宜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秋末冬初挖的桩子栽后用沙土将其全部埋起来,仅露出少许的枝干,浇透水后罩上塑料袋保温保湿;春季挖的桩子也要埋入土中2/3。栽后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等植株活稳发芽后再逐渐除去树干部位的沙土。养坯过程中应经常向叶面及树干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但根部不要过湿,特别要避免积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夏季注意遮光,以防烈日暴晒。

杜鹃花可制作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双干式、多干式、露根式、悬崖式、附石式、水旱式等多种形式的盆景。对于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的幼苗可在生长3至4年后逐年进行造型,造型时间多在春季萌芽前或夏、秋的生长季节进行,方法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造型时应遵循先粗后细的原则,对主干、主枝进行适当蟠扎,其他枝条则以修剪的方法使之成型,由于杜鹃花枝干比较脆弱,容易折断,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在生长季节若枝条出现一些断裂,可在伤口处抹上黄泥,外包塑料薄膜,很快就会愈合恢复。而杜鹃花老桩则要靠修剪成型,但对某些枝条也可进行适当蟠扎。为提高观赏性还可用生长多年、枝干较粗、形态优美的毛白杜鹃老桩做砧木,以品种优良的杜鹃花做接穗,用靠接或切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还可根据树桩的情况,逐渐去掉部分泥土,将根部提出土面,使其悬根露爪,古朴遒劲。

杜鹃花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要求有良好的通风。平时可放在光线明亮养护,夏季和初秋的高温季节要进行遮光,避免烈日暴晒,否则强光会灼伤叶片,但也不能过于荫蔽,以免植株徒长,影响开花,可放在阴棚下或树阴下养护。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雨季注意排水,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及周围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片干枯。还可在盆土表面覆盖一层软草,以防烈日灼伤盆土表面的细须根。每15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为预防黄化病的发生,可在肥液中加入少量的黑矾,以使叶色浓绿光亮。现蕾期增施1至2次骨粉、过磷酸钙之类的磷肥,可促使花大色艳。冬季移入室内阳光充足处,维持0℃以上土壤不结冰,并控制浇水,使盆土稍湿润即可。每年的花后进行一次修剪,剪除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徒长枝,对过长的枝条也要适当短截,以使株形优美、枝条分布合理,加强内膛的通风透光性,有利于植株的生长。每2年左右的春季或秋末翻盆一次,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质土壤。

植物染料作用:作为花卉的陪衬,杜鹃花的枝叶作用没有被人重视,实际上是一种天然的染料。使用部位:枝叶。

在家养环境中,杜鹃花以盆栽为佳。上盆时间选在早春或晚秋为宜。杜鹃花根系扩展缓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换盆1次,同时修整根系。浇水,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温度低时少浇;高时,要随干随浇,但绝对不能积水。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对2~4年生苗,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紊乱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品 种

Bkeui.jpg

杜鹃花,群众又叫映山红,泛指各种红色的杜鹃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鲜红的光彩把山都映红了。其实杜鹃花哪只红色,现今植物分类学上仅把“映山红”作为其中一个种类(包括许多栽培品种)。我国云南一省有近300种之多,中国是杜鹃花的原生地,而云南又是其分布中心。

映山红,是杜鹃花中常见的一种,因其花开时映得满山皆红而得名。在隆林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的西江、凤凰山、庄口、岚山等海拔500多米的山区均有分布。映山红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作了许多赞诵映山红的美文诗句,如宋代杨万里的一首“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颂扬了映山红质朴、顽强的生命力。

登上那郁郁葱葱的岩头山,你会看到火红火红的映山红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朵朵花儿如红色的玛瑙,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竟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蝶飞舞。每一朵花儿,都空灵含蓄,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杜鹃花多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乔木,亦有高仅几厘米、匍匐于岩石地面的旬行杜鹃、紫背杜鹃,也有高达数丈、繁花万朵的大树杜鹃、巨魁杜鹃。杜鹃花的顶成伞形花絮,由数朵钟状或漏斗状的花朵组成,宛如有一个饱满的绣球。叶片多为革质.大如批把,小似指甲,尚有一种吐尖杜鹃,叶片竟长达70多厘米, 宽20多厘米;果为蒴果,种子细如尘埃,播种须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Bkeuj.jpg

杜鹃花在云南生长于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以滇西部高山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高山冷湿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钟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丛和纯林,竟有连绵一二十公里尽为杜鹃花“花海”的奇观。杜鹃花的花期依气候和各种而不同,低山暖热地带多在2-3月开放,中山温凉地带多在4-6月开放,高山冷凉地带多在7—8月开放。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块,粉红的、洋红的、橙黄色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著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

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重要价值,我国品种丰富的杜鹃花资源早就为西洋各国所觊觎。早在19世纪初,他们曾不惜巨资多次派人前来云南采集标本、种子,现今英国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花系多自云南采集培育,早已蔚然成林,花蕾盛开之际,英伦士女,往来如梭,流连忘返。

1919年,英国采集家傅利斯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西坡,意外地发现了他从未见过的“杜鹃巨人”——大树杜鹃。贪婪之心,驱使他雇来苦力,横着心,举起斧,硬将这一株高达25米、胸径达87厘米、树龄达280年的大树杜鹃砍倒,捞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回去,至今仍陈列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但在63年后,1981年2月,科学家又在原址,找到了这世界已知的最高最大的杜鹃花王。后经腾冲县林业局进一步调查,现有胸径在1米以上的大树杜鹃尚有12株,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其径粗达3.07米,树龄在500年以上。大树杜鹃的花序是一个十分秀美的花团,水红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长6厘米—8厘米、口径6厘米的钟形花朵组成,花序直径达25厘米。这顶天立地的大树杜鹃,茂盛的树冠遮天蔽日,灿烂的花朵美如云霞,它是云南的骄傲,它是祖国的骄傲!  

中草药

【药名】满山红。

【别名】映山红、迎山红、山崩子、靠山红、达子香、金达来、东北满山红。

【汉语拼音】man shan ho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

【归经】肺经。

【功效】止咳;祛痰。

【考证】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科属分类】杜鹃花科。

【拉丁文名】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生态环境】生于山脊、山坡及林下酸性土壤上。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

【植物形态】半常绿灌木,高1-2m。树皮淡灰色。多分枝,小枝细而弯曲,暗灰色,有鳞片和柔毛。芽卵形,鳞片广卵形。叶互生;叶柄长2-5mm,有微毛;叶片近革质,集生于小枝上部,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7cm,宽1-3cm,先端钝,有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散生白色腺鳞,下面淡绿色,密生腺鳞。冬季卷成简状,揉后有香气。花1-4朵生于枝顶,先叶开放,粉红色或紫红色;萼片短小,分裂,外面密生鳞片;花冠漏斗状,长约1.8cm,5裂,外生柔毛;雄蕊10,伸出花冠,花丝基部有柔毛;子房1,子房壁上密生腺鳞,花柱比花瓣长,宿存。蒴果长圆形,长约1.2cm,先端开裂。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含鞣质、还原性物质、强心甙、黄酮类、 中性树脂、酸性树脂、油脂和挥发油等。叶中含多种黄酮类,有杜鹃素(Farrerol)、杜鹃乙素(4’,5,7-三羟基-6-甲基双氢黄酮)、金丝桃甙(Hyperin)、BIAN蓄甙(Avicularin)、杜鹃黄素(Azaleatin)、棉花皮素(Gossy- petin)、杨梅树皮素(Myricetin)和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叶含挥发油 0.135~0.94毫升/100克。其中对止咳、祛痰的有效成分为大牻牛儿酮(Gerrnacrone)。 另含桉叶素、愈创木AO及石竹烯 (CaryoPhyllene)、芹子烷(Selinane)和葎草烯的氢化物 (C15H30, 即葎草烷 Humu-lane)等。此外,叶中还含酚类等其他成分。这些成分是氢醌 (Hy-droquinone)、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香荚兰酸(Vanil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杜鹃醇(Rhododendrol)、香豆精类和JIN木毒素(Andromedotoxin)。嫩枝中还含熊果酸(Ursolic acid)等三萜类成分。茎和果实中也含鞣质。 叶含挥发油、黄酮类、香豆素及酚酸类化合物等。叶中挥发油含量0.6%-2.1%,油中含杜鹃酮(牻牛儿酮,germacrone)约17%。又报道鉴定出24种成分,主为顺-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十一烯、葎草烯(humulene)、γ-芹子烯(γ-selinene)、γ-榄香烯(γ-elemene)、牻牛儿酮和杜松脑(juniper camphor),也有报道尚含薄荷醇(menthol), α-、β-、γ-桉叶醇(eudesmol), 丁香烯(caryophyllene)及芹子烷(selinane)。黄酮类化合物有金丝桃甙(hyperoside)、山柰酚、槲皮素、杨梅素(myricetin)`杜鹃素(farrerol)、8-去甲杜鹃素(8- desmethylfarrerol)和异金丝桃甙(isohyperoside)。叶经水解、层析鉴定,尚含二氢槲皮素、棉花素(gossypetin)。此外,尚含扁蓄甙(avicularin)及杜鹃黄素(azaleatin)等。香豆素类化合物有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 东莨菪素(scopoletin)。酚酸类化合物有香荚兰酸(vanillic acid) 、对羟基苯甲酸、对甲氧基苯甲酸、没食子酸 -3-甲醚、茴香酸,另含丁香酸及原儿茶酸。此外,叶尚含杜鹃醇(rhododendrol)、氢醌(hydroquinone)、梫木毒素(andromedotoxin,rhodotoxin)及多种三萜化合物。

【不良反应及治疗】临床上副反应轻微,但长期服用满山红可能对肝脏有一定影响,应予重视。有毒成分主要为JIN木毒素。

【功效分类】止咳药。

【炮制方法】净制:去杂质;切制:去杂质,用水湿润。

【性味】辛;苦;性寒;小毒。

【中药化学鉴定】薄层层析鉴别梫木毒素(见照山白项下)。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的叶。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出处】《中华本草》。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Bk3gr.jpg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相关知识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杜鹃花的作用与功效 杜鹃花对人体有好处吗
红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红杜鹃花的药用价值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杜鹃花的功效和作用
杜鹃花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红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杜鹃花的副作用
杜鹃花的用途及作用

网址: 杜鹃花,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129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杜鹃花叶片有哪些类型和形状? 爱
下一篇: 云南大理:苍山云遮雾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