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培育新品种,让葡萄开出“完美花朵”

培育新品种,让葡萄开出“完美花朵”

培育新品种,让葡萄开出“完美花朵”

今天的育种者试图培育新品种,生产出口感更好、抗病能力更强的葡萄,往往需要2~4年时间才能知道它们是否拥有“完美花朵”的基因成分。 在葡萄驯化历史中,雌雄同体花的进化是一个关键特征。现在大多数栽培葡萄都是雌雄同体的,而所有野生葡萄属的成员只有雄花或雌花。 雌花坐果,但产生不育花粉;雄花有花粉,但没有果实。而“完美花朵”同时携带两性基因并能自花授粉。这些雌雄同体的品种通常会产出个头更大、味道更好的果簇,研究人员也将它们用于额外的杂交育种。 现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合作,鉴定出决定葡萄花性别的DNA标记。这个过程中,研究小组还确定了“完美花朵”的基因起源。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这是第一个表明葡萄花性别有多个独立起源的基因组证据。”该研究通讯作者、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遗传学家Jason Londo说。 他表示:“这项研究对育种和生产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设计了遗传标记,可以告......阅读全文

牛津仪器:高端仪器打造完美解决方案

  2013年10月23日,第十五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3)于北京展览馆盛大开幕,本届展览会以“分析科学创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364家厂商参展。牛津仪器作为一家世界领先的高科技系统设备供应商,提供纳米分析设备

中国微堆技术交出完美成绩单

   我国科学家成功将微堆中的核燃料富集度从90%降至12.5%,并实现满功率运行。这一被写入《中美核安全合作联合声明》的重要进展,也被认为是中国向第四届世界核安全峰会献上的一份贺礼——  没有散热塔,没有高耸的烟囱,更没有建筑群,一个高压锅大小的核反应堆堆芯只身“藏”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一层实

新型固态电解质有望造就完美电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韩国三星公司的研究人员在电解质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他们找到一种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能一次性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在容量、体积、寿命和安全上所面临的多种问题,有望造就出一种性能优异且更为安全持久的电池。  打开当今无处不在的智能设备——无论是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是电动汽车,你会发现电

量子点源产生近乎完美纠缠光子对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IQC)科学家汇集了两项诺贝尔奖的研究概念,从量子点源有效地产生了近乎完美的纠缠光子对。发表在《通信物理》上的该项成果将推动量子通信领域的发展。  纠缠光子源示意图。嵌入半导体纳米线中的铟基量子点(左),以及如何从纳米线有效提取纠缠光子。  纠缠光子是在远距离也能

量子点源产生近乎完美纠缠光子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39.shtm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张梦然)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IQC)科学家汇集了两项诺贝尔奖的研究概念,从量子点源有效地产生了近乎完美的纠缠光子对。发表在《通信物理》上的该

CPhI--PMEC-China-2016-完美收官

  ———助跑行业国际化征途,共创国际合作新机遇  由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UBM EMEA)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CCCMHPIE)主办,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UBM Sinoexpo)协办的“第十六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第四届世界医药合同定制服务中国展”、“

迄今最精确测量显示电子是完美球形

  据英国《卫报》5月26日(北京时间)报道,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对电子的形状进行了迄今最为精确的测量,即便在10的负27次方厘米的精度上,电子仍然是完美的球形。如果将电子放大到太阳系的尺度,其圆度的偏差甚至小于人类发丝的宽度。  这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与现有理论预测结果并不相同,对于探索

精彩纳米照片: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北京时间据《连线》杂志4月27日报道,每隔6个月,材料研究学会即会庆祝他们在研究进程中发现的最引人注目的图片——赞美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如今,他们对实验样本的细致分析不仅产生具有潜在重要性的数据,还给人带来颇富美学的灵感。以下是堪比现代艺术品的11幅纳米图片,让人不禁感叹隐藏于科学世界背后的艺术之

临床样本采集与稳定完美解决方案

核酸稳定的必要性及解决方案 核酸提取是临床 PCR 检验最为关键的部分,核酸提取的成败关系到下游 PCR 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是临床 PCR 检验操作中最易出问题的环节。高品质的核酸质量,标准化的核酸纯化过程以及整个操作过程的可溯源性是整个分子诊断流程的重中之重。而 QIAGEN 作为核

1万年前,人类驯化了“喵星人”

  近1万年前,居住在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周围地区)的人类从狩猎采集者转变为农民。他们与以啮齿动物为食的猫建立了密切联系,因为后者可以成为控制害虫的工具。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的这种生活方式转变是世界上首次驯化猫的催化剂。随着人类开始走向全球,他们也带着新的猫科动物朋友一起

遗传发育所等作物驯化基因平行选择研究取得进展

  作物驯化是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作物驯化过程中,一些重要农艺性状表现出趋同驯化的特征,这些特征综合在一起被称为“驯化综合征”。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是否在不同物种驯化中受到平行选择一直是进化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迄今为止,同一基因在不同科作物驯化中受到平行选择仍未见报道。种子休眠减弱是一个典型

巴西研究驯化棕榈树-推进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

    巴西航空用生物燃料大会日前在巴西利亚举行。大会对在巴西推进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的条件进行了评估,认为巴西拥有大量油脂性、纤维性和废弃生物原料资源,具备推进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的重要条件。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要求,到2050年,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50%,这是一个艰巨的

新研究揭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驯化了自己

   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显示,一个基因控制人类面部的大部分发育。同样的基因也参与了狗的驯化——这表明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驯化了自己。  这一发现成为证明人类是自我驯化的有力证据之一。  意大利米兰欧洲肿瘤研究所的Giuseppe Testa介绍说,经过数代繁衍,人类已经进化出不那么具有攻击

动物所等揭示小鼠行为和神经基因的驯化机制

  实验小鼠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哺乳动物模型之一,由野生小家鼠长期驯化而来。实验小鼠和野生小家鼠在体型、生理及行为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实验室驯化下小鼠攻击行为减弱、温顺行为增强。已知实验小鼠的基因组来自Mus musculus domesticus (M. m. domesticus)

与结球白菜驯化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的鉴定

  021年5月31日,Genome Biology(IF3y=12.683)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完成的题为“Impacts of allopolyploidization and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intraspecific diversi

简介悬浮培养的细胞与毒株的驯化与保藏

  为提高生物制品的产率和安伞有效性,在生物反应器中繁殖的病毒与细胞需要进行相互适应选择,针对不同的毒株及其表达量筛选适合的宿主细胞对于细胞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的筛选驯化和保藏  实现悬浮培养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宿主细胞,细胞系的特征直接影响放大的可能性以及放大技术的选择。同一种细胞在悬浮

动物所等揭示小鼠行为和神经基因的驯化机制

  实验小鼠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哺乳动物模型之一,由野生小家鼠长期驯化而来。实验小鼠和野生小家鼠在体型、生理及行为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实验室驯化下小鼠攻击行为减弱、温顺行为增强。已知实验小鼠的基因组来自Mus musculus domesticus (M. m. domesticus)

沙蓬营养价值和从头驯化研究获取得进展

  基于沙化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高经济价值的沙漠植物进行防沙固沙,同时提高沙化土地生产和生态功能是北方沙区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一年生的苋科藜亚科植物沙蓬广泛分布于温带沙漠和沙地,是流动沙丘先锋植物和群落演替的起点。沙蓬具有重要食用和药用价值、耐逆性强,其种子俗称沙米,食用历史悠久、营养全面均衡,

1万年前,人类驯化了“喵星人”

 图片来源:stock image近1万年前,居住在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周围地区)的人类从狩猎采集者转变为农民。他们与以啮齿动物为食的猫建立了密切联系,因为后者可以成为控制害虫的工具。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的这种生活方式转变是世界上首次驯化猫的催化剂。随着人类

中国学者10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进入十月份,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的是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精细图谱,利用基因修饰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健康成活的转基因哺乳动物,以及人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4在大肠杆菌中的同源蛋白XylE的晶体结构等。   首先,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

“蛟龙”试验性应用航次作业完美收官

  向阳红09”船走廊里,平日稳重寡言的大管轮董文连哼着小曲欢步走来,突然大喝一声:“回家喽!”   此时,“蛟龙”号已完成第73次下潜作业回到甲板,这标志着2013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全部下潜作业顺利完成。现场总指挥刘峰挥臂发令:“‘向阳红09’船现在返航。”   今天(9月

完美操作试验机的试验流程与禁忌

  完美操作试验机的试验流程如下:   1、提起试样品固定于托臂上,预定状态将其支撑住,升至所需的高度位置。其高度与预定高度之差不得超过预定高度的±2%。高度指释放时试验样品的低点与冲击台面之间的距离。   2、按下列预定状态,释放试验样品:   2.1面时:使试验样品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

Zeta电位仪在塑造完美牙齿中的作用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UCSF)牙科学院口腔预防及修复科学系的Vuk Uskokovic博士从事的研究旨在在实验室内模拟牙釉质的生长。这个NIH资助项目中的关键分析工具就是马尔文仪器公司的Zetasizer Nano 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系统。利用此仪器综合的动态光散射(DLS)和Zeta电位测

我国科研团队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纠缠

   4月19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李霖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光子学》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量子纠缠过滤器,可用于保护量子纠缠态,并确定性地滤除噪声光子态。课题组利用该过滤器,从极低保真度的输入态中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

英美科学家使隐身斗篷设计趋于“完美”

  科学家通过改进设计,成功地减小了隐身斗篷反射光线的程度。  2006年,“横空出世”的隐身斗篷给科学界和公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英美两国的科研团队联合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朝着实用化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  据了解,“隐身斗篷”之所以能够“隐身”,是因为它能够使

我国科研团队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纠缠

4月19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李霖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光子学》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光量子纠缠过滤器,可用于保护量子纠缠态,并确定性地滤除噪声光子态。课题组利用该过滤器,从极低保真度的输入态中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

为你完美解读甲功报告7种组合

1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与分泌  1、  碘的摄取血液循环中的碘化物被甲状腺细胞通过碘泵主动摄取。  2、  合成在过氧化物酶(TPO)的作用下,碘化物被氧化成活性碘,活性碘与甲状腺球蛋白(TG)上的酪氨酸残基结合,生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  3、  贮存在过氧化物酶(TPO)

猪或成为完美人类器官捐献者!

   日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刊登了一项“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消除猪活体逆转录病毒序列”的研究。该研究由浙江大学、哈佛大学、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研究团队攻克了让猪成为人体器官捐献者的一个最大难关——断绝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s)在器官移植接受者

聚焦亚残运会:生命因不完美而充满挑战

  14日下午3时许,亚残运会男子200米T11级别的比赛即将开始,印度运动员雷迪认真地查看着系在左臂上的绳带。绳带的另一端是他的队友、视力有障碍的穆罕默德。发令枪响,雷迪用仅有的左臂为队友指引着方向。两人彼此支持,一路奔向终点。  穆罕默德说:“雷迪是我的眼睛”。雷迪说:“他让我爱上了奔

相关知识

培育报春花新品种 为成都街头“穿花衣”
一种耐高温棉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川山茶香花新品种杂交培育
如何让绣球开出诱人的花?
11个京花新品种亮相,这些神秘花朵美在哪儿
南方养薰衣草过一年就会挂,可每年播种培育,还可用枝条扦插繁殖
月季花新品种—海葵,又美又仙,香气好闻,栽培容易,常年有花开
园林学院研究团队培育的10个芍药新品种获国际登录
适合养在窗台的5种花,粗放管理就能养得很好,开出的花都很漂亮
一种天竺葵,叶子似油画,比开出的花朵还好看!

网址: 培育新品种,让葡萄开出“完美花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16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基于分子标记的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
下一篇: 美到爆炸,探寻花朵背后和植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