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2 15:03 来源: 科技部网站
杂种优势利用是农作物育种的重要方法,我国在该领域已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十二五”期间,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启动实施了“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重大项目。2016年6月21日,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在北京组织专家组对 “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验收。科技部农村司和农村中心等有关同志参加了此次验收会。
十二五期间“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在水稻、玉米、小麦等六大作物的强优势杂交种育性分子机理、强优势杂交种育种技术、强优势杂交种产业化技术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水稻核雄性不育系的智能繁殖体系”、新型高油型玉米 “集成高效的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棉花光敏芽黄新型不育技术体系”、“大豆虫媒授粉体系”、“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及不同作物强优势杂交种高效制种技术体系等多个技术体系,使得强优势粳稻杂交种种子生产亩产达到373公斤/亩,大豆虫媒高异交率不育系制种亩产量达93.3公斤/亩;小麦规模化制种产量达到260公斤/亩。同时,项目组创制了优质的红莲型水稻细胞质不育系及“inapCMS”和“野芥”等2个油菜新型不育系统,并实现了三系配套,使细胞质类型多样化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5年的实施,“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在种质资源创新、强优势亲本培育、智能不育系和强优势杂交种创制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选育出的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共97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新增农作物产量约50亿公斤,新增效益17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水稻强优势杂交种“Y两优8188”和“Y两优2号”产量达到900公斤/亩,“超优1000”产量达到1000公斤/亩;玉米强优势杂交种 “京科968”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350万亩;油菜强优势杂交种“浙杂903”、“秦杂油19”含油量超过49%。项目共计“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6项;授权发明专利59项;发表论文369篇,其中SC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174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省级科技成果奖励42项。
相关知识
生物源农药产品研发中取得的一大批重要成果
云南几种重要花卉品种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蛋白质植物免疫诱导剂的创制与应用
我国生物源农药产品研发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科技赋能做强云花“芯片” 云南几种重要花卉品种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云南几种重要花卉品种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科技赋能做强云花“芯片”
[云南日报]云南几种重要花卉品种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科技赋能做强云花“芯片”
高山杜鹃新品种创制和栽培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农科院在靶向农药创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云南高原特色经济作物专用生物肥料创制及应用”获得重要进展
网址: “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16553.html
上一篇: 水稻杂交种及其亲本的细胞质和核基 |
下一篇: [康乃馨的介绍]康乃馨花种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