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和重要性是无须多言的。且不说古代文人因爱竹而种竹、赏竹、咏 竹、画竹、以至“身与竹化”,单是“胸有成竹”的成语,就以竹为喻,揭示了主体对客体主动把握的认识规律,因而上升为文化至理以指导人们的行动。今日一些人喜用文化二字与其他名称相配,诸如“酒文化”、“茶文化”、“服装文化”、“性文化”之类,以强调文化性。其实,若讲文化,竹子是确有其文化性的,称为“竹文化”是当之无愧的。竹子与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密切相关,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不可分割,仅写意墨竹的发生发展,就是文人心态轨迹极真实的反映。
图版目录:
苏轼,墨竹;文同,墨竹图轴;夏珪,梧竹溪堂图;李衎,沐雨、沐雨(局部);赵孟頫,一门墨竹卷;管促姬,墨竹;赵雍,墨竹;高克恭,墨竹坡石图、墨竹坡石图;柯九思,清秘阁墨竹图、清秘阁墨竹图(局部);倪瓒,梧竹秀石图、梧竹秀石图(局部)、树石幽篁图、古木幽篁 图、竹枝图;吴镇,竹谱图(局部)、墨竹、枯木竹石图、墨竹坡石图、墨竹坡石图(局部)、墨竹谱之一、之二;王蒙,竹石图;谢庭芝,竹石图;顾安,幽篁秀石图(局部);王绂,偃竹图轴、墨竹、墨竹(局部);夏昶,淇园春雨图、淇园春雨图(局部)、戛玉秋声图轴、风池春意图轴、清风高节图、满林春雨图;吕纪,绿竹白鹤;文嘉,墨笔山水竹石;唐寅,灌木丛筱图轴、雨竹图;文征明,古木疏篁图、墨竹、墨竹图轴;吕端俊,竹雀图、竹雀图(局部);金湜,双钩竹石图;徐渭,菊竹图轴、花卉图卷、竹石图轴、青藤书屋图、墨生图;归昌世,竹石图、墨竹图卷(之一、之二)、风竹图轴;蓝瑛,竹石图;孙克弘,墨竹图;陈洪绶,水仙竹石图、凤尾墨竹;姚绶,竹石图;郑板桥,墨竹图、墨竹图轴、竹石图轴、丛竹图(横披)、墨竹、墨竹(局部)、墨竹通景屏;吴昌硕,竹石、墨竹;潘天寿,竹石图;吴湖帆,凤篁图;等等
相关知识
“岭南名家 花地雅集”系列活动在广州启动
经典赏析:名家画茶花
海上名家
=名家绘画:古典人物 诗词意境( 苏轼 1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七位当代名家国画牡丹花赏析
香港艺术馆举办中国书画展 以名家画作呈现古代“文青”生涯规划
《古代园艺
国画珍藏!历代名家画牡丹:花开富贵,国色天香
名家之作欣赏:石开花开富贵牡丹画
许昌高中——高建军全国教育名家工作室活动系列
网址: 古代名家画风系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18073.html
上一篇: 清 金农《墨竹》页(高清) |
下一篇: 墨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