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形奇特的南美兜兰 在世界上被称为拖鞋兰的兰花其实有四个属,大家比较熟悉、栽培较广泛的可能只有兜兰属(Pa―phiopendilum),现发现有100多个种和数千个杂交种,中国有20多个种。而另一个属杓兰属(Cypri-pedium)主要分布在中国,在全世界40多个种中,中国就有30多个,只是由于产于高山地区较难在家庭中栽培,也较为少见。至于另两个也被称为拖鞋兰的南美兜兰(Phragmipedium)属和碗兰属(Selenipedi-lgm),主要分布于南美北部和中美洲某些地区,碗兰只有5种,较少作为观赏栽培。南美兜兰有20多个种,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园艺学家育成了一些观赏价值极高的杂交品种,在欧美非常流行,我国近年来北京植物园等单位已引进了南美兜兰应用于观赏。 南美兜兰在外形上与兜兰属植物很相似,较难区分,它们的唇瓣均极具特色,呈拖鞋状,这也是一些花卉爱好者经常把他们混在一起统称拖鞋兰的原因,但对其花朵进行解剖后能够看到兜兰的子房为3室,而南美兜兰子房为单室,较易区分。 南美兜兰大多数种类为地生兰,生于疏松和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喜荫凉的环境,有些品种可以生长在全光下。按对雨量的需求可将其分为喜干类和喜湿类。喜干类的种类有P.caudatum.P.sargentianum.P.10ngifolium等及其杂交种,喜湿类的有P.besseae.P.schlimi等。喜干类的种类可盆栽,采用杉树树皮作基质,也可采用椰子壳栽培。而喜湿性的种类要使用保水性好的基质,并经常浇水。南美兜兰盆栽时可用来装点阳台、窗台或布置书房、客厅,好似笑脸迎人,十分雅致,也可用于小型插花或瓶插观赏。 南美兜兰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分株繁殖在开花后或春秋季均可进行。分株时,将成株基部根际长出的幼株在有3条以上新根时切离母体分植即可。国外已采用无菌播种进行种苗的繁殖。 在园艺上,有几个种常见栽培,它们是: (1)长瓣南美兜兰 Phragmipedium caudatura 半地生至附生,根短而粗壮,茎短.叶片5~8枚,带状,相互套叠生长:总状花序有2~5朵花,花大型,背萼和花瓣下垂,绿色有紫色斑点和条纹,兜状唇瓣黄白色,花期夏秋季。分布于危地马拉、哥斯达尼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等国,生于海拔1400m~2500m的雨林下的石上或腐殖土中,喜半荫环境,不能生长在全光下。 (2)红花南美兜兰 Phragmipedium besseae 最具观赏价值的南美兜兰品种之一。茎短,有基生叶3~4枚;叶套叠生长,狭椭圆形.花序有花2~4朵,依次开放。花瓣宽,卵形或椭圆形,橙红色或黄色,兜状唇瓣橙黄色有红色条纹,花期秋冬季。原产于秘鲁和厄瓜多尔,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石灰岩隙腐殖土中。 (3)长叶南美兜兰 Phragmipedium longfolium 植株丛生,茎短,有5~8片套叠生长的叶,叶片长带状。花序有花数朵,花大,黄绿色,花瓣下垂,扭曲,兜状唇瓣黄绿色有紫点,在产地全年能开花。原产厄瓜多尔、哥斯达尼加、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生于海拔2000m的潮湿森林下腐殖土或有苔藓覆盖的砂砾中。 (4)史氏南美兜兰 Phragmipedium schlimii 本种的特点是花瓣较宽,椭圆形至圆形,花白色略带紫红色。原产哥伦比亚,生于海拔1200m~1900m的半荫环境中。 (5)金边南美兜兰Phragmi―pedium vittatum 叶片上有黄色的镶边,花瓣上有紫色条纹。本种的特点是花瓣较宽,椭圆形至圆形,花白色略带紫红色,花期常为夏季。原产巴西,生于海拔800m~1000m的全阳光的环境中。栽培时如果阳光不足,叶片上的金边不明显。 (6)窄叶南美兜兰Phrag-mipedium klotzschiamtm 叶片4枚,细长,花茎上有毛,有花2~3朵,但花瓣无毛。在遮阴时,花的颜色比在阳光下较绿。原产圭亚那和委内瑞拉。植株根部部分或完全生于水中。 (7)波瓣南美兜兰 Phragmipnedium boissierianum 花瓣边缘卷曲。原产秘鲁。 本栏编辑:李 琴 4
相关知识
兜兰花葶形状奇特,从叶丛中抽出,口袋形的唇瓣,十分可爱
兜兰
美丽的兰科植物——兜兰
华南国家植物园花木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兜兰
兜兰的花期管理和主要价值
巧花兜兰
园林植物识别 园林植物识别 2.2.12兜兰.ppt
麻栗坡兜兰(兰族兜兰属地生或半附生植物)
长瓣兜兰简介 长瓣兜兰形态特征 长瓣兜兰的生长环境
花形奇特的美丽水鬼蕉
网址: 花形奇特的南美兜兰.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18096.html
上一篇: 国王兜兰图片 |
下一篇: 兜兰花诗三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