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树是我国珍贵的乡土树种,别名甚多,有四月雪、萝卜丝花、茶叶树等,为木犀科流苏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分布范围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流苏成年植株树体高大优美,花色、花香清雅宜人,是著名的珍稀园林观赏植物,其树皮、根和叶均可入药,是公认的药用经济作物;其材质坚重,可制器具、供细木工用;嫩叶和花可代茶饮,果实可榨油用于工业。随着创建森林城市的持续开展,各地对绿化和美化城市、庭院的要求愈来愈高,流苏树作为安徽乡土树种之一,适合大面积种植和推广,但该树种的高效育苗技术。滞后将影响其在我省的发展,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乡土树种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加大对流苏树苗木繁育的技术研究很有必要。
流苏树因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种子发芽试验和播种育苗研究较为困难,有时也会造成种子的大量浪费,因此采取相应措施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其发芽率和成活率,缩短育苗周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推动流苏树在安徽省内的市场化应用起到关键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流苏树自然种群面积和分布区域逐年缩小,野生种质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而趋于濒危。据报道,日本和韩国现有的流苏资源非常有限,分别被列为濒危植物和稀有植物。流苏树在全球是间断分布的珍稀树种,做好野生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使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我省流苏树分布多以散生状态为主,本研究拟于从解决源头性问题着手,从高效育苗技术上进行研究,为大面积推广和栽培提供基础性参考。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流苏因种子胚芽发育期晚于胚根8周-10周原因,造成种子育苗发芽率较低,本研究通过对种子采取外源激素催芽、层积催芽、电控温度等催芽措施,攻破种子发芽率低的技术难题,提升其播种技术;开展苗期除草、施肥等抚育措施以及光合速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筛选并总结苗期管理配套技术。
三、材料与方法
(一)不同催根发芽的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选取当年生成熟的流苏树种子,种子前处理是自来水加少许洗衣粉进行漂洗,除去杂物和不饱满种子,再用0.1 %高锰酸钾对种子进行消毒10 min,用蒸馏水清洗3遍后,阴干,然后将种子在自然温度下层积储藏75 d后,再分别对种子进行6种不同试验处理,观察记录发根发芽结果,对催根催芽结果进行分析:
1. 常温恒定湿度下处理(A组):用蒸馏水浸泡种子48 h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按1:2湿河沙进行层积催根催芽,湿度保持65 %室外常温情况下持续观察根芽萌发情况。每组种子20粒,重复3组。本组作为大组对照组。
2. 恒定湿度下不同温度处理(B组):将种子置于恒温箱内15 ℃、20 ℃、25 ℃、30 ℃、35 ℃的环境中,湿度保持在65 %,持续观察催根催芽情况。每组种子20粒,重复3组。以常温情况下河沙保持65 %湿度处理作为对照组。
3. 激素处理GA3(C组):分别配制20 mg/L、40 mg/L、60 mg/L、80 mg/L、100 mg/L GA3水溶液200mg,用不同浓度的GA3水溶液浸泡种子24 h后,以常温层积进行催根催芽,河沙湿度保持在65%。每组种子20粒,重复3组。以不经过激素处理的种子为对照组。
4. 单一盐分NaCl处理(D组):盐分NaCl,设计5种浓度处理NaCl:0、0.2 %、0.4 %、0.6 %、1.0 %;以不经过盐分处理作为对照组。
5. 单一盐分KCl处理(E组):盐分KCl,设计5种浓度处理KCl:0、0.2 %、0.4 %、0.6 %、1.0 %;以不经过盐分处理的作为对照组。
6. 组合盐分处理NaCl+KCl(F组)。NaCl+KCl按(1:1 mol):0、0.2 %、0.4 %、0.6 %、1.0 %。以不经过盐分处理的作为对照组。
(二)盐分处理催根发芽
盐分处理时,取一玻璃培养皿,底部铺上13 mm滤纸,每皿20粒种子,呈对角线形放置,倒入适量盐液(以种子和滤纸湿润为宜),上面再覆盖一层滤纸,加盖,每处理3个重复,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以后定期(7 d)加入盐液,保持盐分浓度恒定,然后置于生化培养箱中,温度(26 ± 1)℃;光照12 h/d,培养30 d、60 d、80 d持续观察根芽发展情况,统计种子发芽数。
1. 种质资源准备。从华北地区选育良种,流苏树种子9月中旬至10上月上旬成熟,可以采种。我们委托有关商家,选择树势壮、树姿好的树作为采种母树。挑选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采集种子时间不迟于10月中旬。
2. 种子的处理(含有关技术措施)。购买来的种子通过水选方法去除杂质物。将种子浸泡于干净的清水中48 h,漂洗去空粒或不饱满、虫食种子,用手搓去种子外表皮后。捞出,再用0.1 %高锰酸钾对种子进行消毒10 min,用蒸馏水清洗3遍后,放于阴凉通风处阴干,忌阳光曝晒。在阴干2 d至3 d后,用干净润沙进行贮藏,湿度保持在60 %。在种子贮藏期间,每隔半月进行喷水翻拌一次。喷水量至沙湿润为止,切忌水量过大。
图1 供试种子
3. 实验场地的准备与处理(包括消毒、恒温床、器具、药品等)。2020年10月,拟定在省林业高科中心实施。购买了恒温恒湿设备,确定室外培育场地,购买了药具培养皿、无菌纸、消毒液、赤霉素等。
图2 试验现场(林业高科技中心)
(三)发芽试验
1. 前期共性阶段准备与操作。
图3 试验期
2. 种子不同处理措施下的技术路线(对照组分组,记录、观察及注意事项)。
图4 胚根萌发统计情况
图5 发芽和出苗情况
三、芽苗移植
1. 容器袋与营养土准备
2. 芽苗移植
图6 构美生态园
3. 移植培养期技术措施(水肥防治病虫害等管理)
及时做好苗木生长情况的统计,加强水肥管理,做到及时浇水,防止干旱;对苗期病虫害情况由专人负责,及时观察,做好病害的处置和虫害的发生。
4. 芽苗移植成活率情况统计
对不同处理组的芽苗移植成活率进行统计,测定发根属、发芽数和发芽率。
四、结果分析
研究表明,流苏种子自身存在休眠现象,不易萌发,且胚芽萌发滞后胚根。常温条件下,河沙保持65 %湿度处理的流苏种子,90 d后共有3颗种子长出胚根,3颗种子长出芽,3颗露白,萌发率仅有15 %。
如表1和图7所示,处理条件对流苏种子90 d后的萌发率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其中,赤霉素对流苏种子的萌发率的影响最大,温度对流苏种子的萌发率影响大于组合盐分。
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呈一定规律(图8),随着温度的提高种子萌发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线性相关系数为0.7628;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呈一定规律(图9),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种子萌发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线性相关系数为0.8022;不同浓度组合盐分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呈一定规律(图10),随着组合盐分浓度的提高种子萌发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线性相关系数为0.9742。
表1 不同处理方式流苏种子的萌发情况
处理方式
出根数
发芽数
露白
萌发总数
萌发率%
温度
15℃
16
10
0
16
26.67
20℃
17
10
0
17
28.33
25℃
19
11
1
20
33.33
30℃
20
12
0
20
33.33
35℃
15
10
0
15
25.00
赤霉素
20 mg/L
36
24
0
36
60.00
40 mg/L
39
25
1
40
66.67
60 mg/L
40
25
2
42
70.00
80 mg/L
36
27
2
38
63.33
100 mg/L
33
24
0
33
55.00
组合组合盐分NaCl+KCl
0.20%
16
10
0
16
26.67
0.40%
18
11
0
18
30.00
0.60%
17
9
0
17
28.33
0.80%
16
8
0
16
26.67
1.00%
15
9
0
15
25.00
常温河沙
3
3
3
9
15.00
图7 不同处理方式流苏树种子的萌发情况 图8 不同温度条件下流苏树种子的萌发率
图9 不同浓度赤霉素条件下流苏树种子的萌发率 图10 不同浓度盐分条件下流苏树种子的萌发率
五、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分别以温度、赤霉素和组合盐分处理的流苏种子经过90 d的培养后发现,经激素处理的种子有萌发现象最为显著。一般来说,植物种子休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种子的萌发除自身原因外,还需要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有研究表明,种壳和胚乳是流苏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去壳是打破休眠的一种方式。本实验可见,流苏种子在不进行破壳处理的前提下,仅利用低温沙藏的方式打破休眠效果不是很理想,再利用温度、赤霉素和组合盐分处理方式处理流苏种子,温度和组合盐分处理对流苏种子萌发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明显,赤霉素对流苏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对胚根切根处理,留根一厘米,能明显促进胚芽萌发。对于流苏种子怎样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我们将继续从沙藏、切根及激素处理等方面着手研究。
撰 稿 周安云(合肥市森防站)
上线日期 2022年2月16日
相关知识
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
西红柿育苗技术讲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快来学习吧!
牡丹花嫁接育苗技术及繁殖方法
园林植物的种子繁殖
辣椒播种育苗技术,只需4步,轻松培育壮苗,结果多高产!
多花黄精播种育苗技术
农业常识:草花育苗管理技术
我校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华教授组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指分委与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相关成员赴美进行种子科技与种业考察
中机试验取得一种基于相关滤波的玉米种子内部裂纹检测方法专利,可快速高效进行玉米内部裂纹无损检测,满足种子精细化、智能化及标准化需求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开发异交物种基因高效定位的新算法工具OcBSA
网址: 流苏树种子高效育苗技术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47.html
上一篇: 种子搜索神器下载 |
下一篇: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