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4种野生秋海棠(包括4个变种)为试材,水稻(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 Kato)为外标,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其基因组大小,比较不同种、组之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并分析与染色体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4种秋海棠基因组大小在0.292~2.554 pg之间,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9倍,平均基因组大小为0.863 pg,最小的为盾叶秋海棠(Begonia peltatifolia H.L.Li),最大的为水鸭脚秋海棠(B.formosana(Hayata)Masam.)。中国原产的30种秋海棠平均基因组大小(1C=0.925 pg)较南美洲原产的4种的(1C=0.398 pg)大,中国台湾原产的3种秋海棠基因组均比大陆原产的27种的大。中国原产秋海棠不同组间基因组的大小存在差异,同一组内基因组大小亦不相同,本研究所测材料以四室组的基因组最大,为1.285 pg,组内变化近3.2倍;秋海棠组和二室组次之,分别为0.895 pg和0.888 pg,组内变化近6.4、6.8倍;侧膜胎座组基因组最小,为0.721 pg,组内变化约1.2倍。相关性分析表明秋海棠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数无显著相关性。本结果可为秋海棠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共7页)
相关知识
崖壁植物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全基因组大小及特征分析
从叶绿体到进化历程:完整基因组与比较分析,揭示植物世界的变迁
基于流式细胞技术两种兰属植物基因组大小的测定
与橡树基因组大小进化相关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Ecology
基因组研究揭示秋海棠属多样性形成及适应性进化机制
仙湖植物园基因组破解秋海棠属多样性形成及适应性进化机制
深圳破译多个秋海棠属植物基因组
菊花R病毒杭白菊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pptx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基因组研究揭示秋海棠属多样性形成及适应性进化机制
昆明植物所山茶属植物种内和种间的基因组大小变异研究取得新进展
网址: 34种秋海棠基因组大小比较与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5517.html
上一篇: 南宁植物园参与通过基因组学揭示秋 |
下一篇: 养一盆别致的天使翼秋海棠,环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