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蜘蛛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草蜘蛛,中药名。为草蛛科动物草蛛Agelena labyrinthica(Clerck)的全虫。主治丁肿出根。
中文名称
草蜘蛛
别名
花蜘蛛
性味归经
归肝经
药材分类
动物
目录
功效作用药材鉴别动物学信息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补肾。
主治
《本草拾遗》:主丁肿出根,作膏涂之。
用法用量
作膏涂之。
化学成分
含中性毒素Agl1。
相关论述
《本草拾遗》:“主丁肿出根,作膏涂之。”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体呈椭圆形,头胸部橙黄色,眼区黑色,头胸部中央有凹陷,自凹陷向左右伸出黑色放射条纹。腹部灰褐色,有浅色纵纹,纵纹两侧有褐色线条。腹部下面橙黄色,步足浅褐色,有灰褐色环纹。纺绩器较长,橙黄色。体轻,质脆。气微,味淡。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草蛛科动物草蛛。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长约9mm,全体灰绿色。头胸部有白色车轮状斑纹;口小,适于吮吸;单眼4对,位于头胸部背面的前端;下有附肢6对,第1对呈单螯状,内通毒腺;第2对为脚须,似触角,雄性末节膨大成交配器;其余4对,均为步足,由7节组成,跗节末端有钩爪2枚.腹椭圆形,有八字形的白斑5对,前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盖;腹面后端有肛门,前方有3对疣状的纺锤突,第3对纺锤突延伸成1对尾状。纺锤突尖端有小孔,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凝成丝质而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