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数据集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数据集

A dataset of the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of wildPrimula L. in China

收稿日期: 2023 - 01 - 31

录用日期: 2023 - 07 - 09

同评日期: 2023 - 02 - 23

出版日期: 2023 - 12 - 27

3371 23

摘要&关键词

摘要:生物物种名录是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行政区域的生物区系本底性基础资料。及时更新名录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管理和监测的重要基础,生物多样性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可以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报春花属(Primula L.)植物分布广、特有化程度高,其生存环境多样,形态变异丰富。深入分析其地理分布格局与特征,可为其种质资源保育和利用等提供依据。本文基于大量基础数据及文献资料,更新了中国陆域分布的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名录,统计了其物种多样性、组成成分等信息,建立了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地理分布数据集。该属植物主产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其多样化中心与现代分布中心在中国喜马拉雅东段和广义横断山区,天山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高海拔地区和喀斯特、丹霞地貌显著的中低海拔区也有广泛分布。截至2022年10月,共记载397种(包括28变种26亚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96(含种下分类单位,下同)种。除了江苏、海南、上海、香港、澳门这5个行政区外,中国其他各省级行政区均有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分布记载,其中四川省分布177种,是省级尺度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其次为云南省(176种)及西藏自治区(171种)。县级尺度香格里拉市以62种位于物种丰富度第一。

关键词:报春花属;地理分布;物种多样性;数据共享

Abstract & Keywords

Abstract: Catalogue of Life serves as the background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the biota of a given natural geographic region or administrative unit. The timely updating of its dynamic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he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of biodiversity data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studies. Primula L. is a typical genus characterized by a broad distribution and a high degree of endemism, with diverse habitats and a complex taxon structur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al basis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use of germplasm resources. With the aim of offering a reference for germplasm resource surveys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seed introduction, and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basic data and literature, this paper adopts the taxonomic system used by Flora of China to update the list of wild species of the genus Primula L. distributed in the terrestrial area of China. In the paper, we counted their species diversity, composition and other information, and established a dataset of the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of wild Primula L. in China. This genus predominantly thrives in the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ts diversity center and modern distribution center are also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Himalayas and Hengduan Mountains in broad sense, Tianshan Mountain Area, Qinba Mountain area, Wuling Mountains Area, Qinghai Tibet Plateau, Yunnan Guizhou Plateau and other high-altitude areas. Additionally, it extends to middle and lower altitude areas with prominent karst and Danxia landscapes. As of October 2022, a total of 397 species (28 varieties and 26 subspecies) of the genus Primula L. have been recorded in China, including 296 endemic species (including subspecies classification units, the same below) in China. In addition to the fiv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Jiangsu, Hainan, Shanghai, Hong Kong and Macao, the distribution of wild primroses has been recorded in various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China, with Sichuan Province boasting the highest species richness and endemism at the provincial scale (177 species), followed by Yunnan Province (176 species) and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171 species). At the county scale, Shangri-La City ranks first in species richness with 62 species.

Keywords: Primula 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datasharing ; species d; ersity

数据库(集)基本信息简介

下载

数据库(集)名称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数据集数据通信作者白新祥(254715174@qq.com)数据作者杨桂丽,张佳佳,梅丽,李星晨,龙声卫,白新祥数据时间范围截至2022年10月地理区域中国空间分辨率省、市、县3个层次数据量108KB数据格式*.xlsx数据服务系统网址https://doi.org/10.57760/sciencedb.0697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60782);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102)。数据库(集)组成共包括2个文件:(1)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名录包含397条6列(异名、种组成情况)及地理分布信息(物种地理分布如省、县级行政区;特有性和海拔);(2)主要参考资料目录共129条8列:文献类型、书目名称、作者、出版年份、出版机构等。

Dataset Profile

下载

TitleA dataset of the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of wild Primula L. in ChinaData corresponding authorXinxiang Bai (254715174@qq.com)Data authorsYANG Guili, ZHANG Jiajia, MEI Li, LI Xingchen, LONG Shengwei, BAI XinxiangTime rangeAs of October 2022Geographical scopeChinaSpatial resolutionProvince, city and county at three levelsData volume108 KBData format*.xlsxData service system<https://doi.org/10.57760/sciencedb.06979>Sources of 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2260782);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Project (Qiankehe Basic-ZK[2023] General 102).Dataset compositionThe dataset consists of two data files: (1) the dataset of wild Primula L. species in China including 397 entries organized into 6 columns (synonyms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wild Primula L. species in China (location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e.g. provincial and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ltitude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2) the list of reference including 129 organized into 8 columns, such as reference type, reference title, author, year of publication, publisher, etc.

引 言

报春花属(Primula L.)系报春花科(Primulaceae),全世界分布约有600余种[1]。报春花属分布广、特有化程度高,为世界广布属,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高山地区,仅极少种类分布于南半球,但其大多数种类局限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和西南部[2]。报春花属植物在园艺上统称为“报春花”,早春开花为本属植物的重要特性,中文名“报春”和属名“Prmiula”均含有“早花”的意思。因其花色多样、艳丽、观赏价值高而备受园艺学家青睐,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与杜鹃花、龙胆并称为“中国三大高山名花”。

报春花属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四川、云南和西藏,陕西、湖北、贵州次之,其余各省区甚少[2]。自《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等志书出版以来,不断有新分类群或新记录种被报道,我国报春花属植物早已超过文献记载的300余种。我国关于该属的地理分布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及四川等分布集中的省份,大部分调查研究以行政单位或自然地理区划为单元,加上不同研究报道统计标准和精度不同等原因,这导致了地理分布信息分散,各级行政区的具体分布物种模糊不清、数量不明,增加了地理分布数据利用的难度,因此对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数据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十分必要。本研究针对中国报春花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查阅了截至2022年10月发表的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的研究文献和标本,确立物种名录,对物种组成、特有性、水平地理分布、垂直分布海拔范围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以完善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名录及其地理分布信息,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1.1   数据来源

物种名录与地理分布数据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为:(1)植物志书,如《中国植物志》(第59卷)[1]、Flora of China(Vol. 15)[3]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书,报春花属专著Primula[4] 及相关书籍《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5]、《横断山区维管植物》[6]等。(2)学术论文,以截至2022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有关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新类群和新纪录的文献为补充材料,并包括已公开发表的硕[7]博士论文[8]等。(3)标本数字化数据库,如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s://www.cvh.ac.cn)、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https://www.gbif.org/zh/)等。(4)分类学数据库,如世界植物在线(POWO,https://powo.science.kew.org/)、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https://www.ipni.org/)、世界报春花属网(http://www.primulaworld.com/);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等。

本研究所采用的分类系统沿用Flora of China (Hu & Kelso, 1996),将中国报春花属分为18个组,并新拟了中文组名。

1.2   数据收集和处理

物种名录建立流程:(1)物种信息录入:对物种组名、学名(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和异名)、分布海拔及分布地点等数据信息录入Excel表格中。(2)物种信息订正:中文名以Flora of China (Vol. 15)、《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9]和物种发表时拟定的中文名为依据,无拟定的中文名则根据其拉丁学名词源的含义新拟中文名;拉丁学名校正的依据同中文名,参考IPNI等权威分类学数据库和期刊文献中对部分物种的处理,完善名录;异名的收录包括同模式异名Homotypic Synonyms和异模式异名Heterotypic synonyms,收录依据同上。(3)删除物种重复记录:因使用中文名在处理数据时相对拉丁学名出错的概率更小,此步骤以中文名为标准列删除重复项。(4)进一步核实物种名录:包括中文名和拉丁学名的分类处理,参考期刊中发表的物种修订,更新物种接受状态,获得初步的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名录。

地理分布数据集建立主要工作流程:(1)获取及梳理原始分布信息:结合研究团队实地调研,根据文献资料及标本采集记录的报春花属植物的相关分布信息,即采集记录中填写的研究区域(如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在标本查阅过程中,对采集信息进行必要的核对,如有标本物种鉴定存疑及地理分布信息记录错误等情况,则删除该条分布记录。(2)物种名称订正:按照前述建立的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名录校正录入物种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3)校正地理信息:根据中国民政部2022年3月新发布的最新县级行政区划、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新旧地名转换以及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http://www.nsii.org.cn/)区划变迁查询工具等方式进行新旧地名转换。(4)统一地理分布信息精度:对于标本记载中仅有经纬度信息的,根据经纬度转换为对应行政区;对于跨多个省、市或县的自然保护区、地理区划单元则直接填入具体地点,获得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地理分布信息。统一将所有物种地理分布精度转换为两级,分别为省级和县级行政单元。(5)物种特有性的确认:将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名录中在国外有分布记录的物种标记为非中国特有,将仅分布于中国且有2个及其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分布记录的物种标记为中国特有,将仅分布于中国某一省级行政区的物种标记为区域特有。

2   数据样本描述

2.1   数据集字段含义

本数据集以2个Excel文件呈现: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数据集,包含397条6列,每一行表示一个报春花属物种,其字段(列)的含义如表1;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数据集参考资料,包含130条8列,每一行表示一条参考资料信息,8列内容分别为:文献类型(reference type)、文献名称(reference title)、出版年份(publication year)、作者(author)、出版社(publisher)、卷册(volume & issue)、页码(page)、国家/省(country/province)。

下载表1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数据集字段(列)的含义

列Columns字段名称Field Name含义Meaning1组(Sect)物种所属组的名称(包括新拟的与原有的)2分类等级
(Taxonomic rank)物种在分类学上所处的种及种下等级,含种、变种、亚种3类3学名(Scientific name)物种的中文名、完整的拉丁学名及异名4地理分布信息
(District distribution)按照省-县格式汇总得到的物种地理分布点5海拔(Altitude)物种的分布海拔区间6特有性(Endemism)包含非中国特有、中国特有和区域特有3种类型。

2.2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特有性

截至2022年10月,中国报春花属植物记载18个组397种(包括28变种26亚种),统计全国各省区分布物种情况,涉及28个省区。在省级尺度上,四川记载物种数位居第一,共177种,其次是云南176种,西藏171种,甘肃48种,贵州27种等;江苏省、海南省、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这5个行政区均未有野生资源的分布信息。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特有成分十分丰富,中国特有种共296种,占总种数的75%。其中四川省的报春花属种类最丰富,有中国特有种151个,其中有42种仅产四川。西藏的省级特有种最丰富,包含中国特有种90种,省级特有种为48种,中国各省(市、区)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统计如表2所示。报春花属中各组的数量和组内不同种之间的分布差异较大,粉报春组sect. Nutans是包含种数最多的组,共72种,密裂报春组sect. Pycnoloba是包含种数最少的组,只包含2种。组内例如指叶报春组sect. Cortusoides中,其他种分布范围都相对广泛,适应性较强,只有小七指报春P. septemloba var. minor Kingdon-Ward分布狭域。

下载表2   中国各省(市、区)级行政区的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统计

省(市、区)
Provinces物种数
Number of species占中国总种数百分比
Ratio of species in China (%)中国特有种
Number of Chinese endemic species (CES)占中国特有种总数的比例(%)
Ratio of species in China (%)本地区特有种
Number of Province endemic species (PES)占本地区总种数的比例(%)
Ratio of species in China (%)四川Sichuan17744.5815151.014223.73云南Yunnan17644.3313545.614525.57西藏Tibet17143.079030.414828.07甘肃Gansu4812.093913.1800重庆Chongqing287.05279.1213.57贵州Guizhou276.80258.45622.22湖北Hubei235.79227.43313.04陕西Shanxi235.79206.7628.70青海Qinghai235.79206.76417.39新疆Xingjiang174.2841.3500湖南Hunan133.27124.05430.77河南Henan112.7793.0400黑龙江Heilongjiang92.2720.6800河北Hebei82.0251.6900内蒙古Inner Mongolia82.0231.0100北京Beijing82.0231.0100江西Jiangxi61.5151.6900宁夏Ningxia61.5151.6900山西Shanxi51.2641.3500吉林Jilin51.2620.6800广西Guangxi51.2641.35120辽宁Liaoning30.760000安徽Anhui30.7631.01133.33浙江Zhejiang20.5020.6800广东Guangdong20.5020.6800福建Fujian10.2510.341100山东Shandong10.250000台湾Taiwan10.2510.341100天津Tianjin10.250000

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由于数据来源广泛、时间跨度大,为避免部分物种名称存在变化或差异、地理分布信息记载的精度不同、原有记载区划关系与最新区划不一致等问题,在原始信息录入之后,剔除了有明显错误的数据,并依据植物志、IPNI、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等资料进一步核实物种名录,使其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的一一对应。中文名处理例如把“葶”统一改为“莛”;海仙花更名为海仙报春,桔红灯台报春更名为橘红灯台报春等。拉丁学名处理主要由物种修订引起种加词或者物种分类等级发生变动,例如将P.humilis Pax & K. Hoffm.修订为P. sinohumilis G.Hao & C.M.Hu,P.bracteata Franch修订为P. bullata var. bracteata (Franch.) P.Eveleigh, J.Nielsen & D.W.H.Rankin等。

除此之外,我们对物种发表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核查,增加了分布于我国藏南地区的巴瓦脆蒴报春(P. calderiana subsp. bawaii)[10]、波兰报春(P. polonensis Kingdon-Ward)[11]等9种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由于这些物种发表在国外相关学术期刊上,缺乏中文名的拟定,我们根据其拉丁学名的词源含义拟定了中文名,使中国野生报春花属名录进一步完善、准确。

4   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发表物种分布信息共享的论文会大大促进研究者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及时更新生物物种名录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与利用实践都十分重要[12]。本数据集对多来源数据进行了整合,但可能存在一些因分类鉴定错误、数据记录错误等因素导致的误差。报春花属植物分布狭域性十分明显,已有研究发现,分布范围更窄的物种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导致物种灭绝[13]。本数据集可以用来探索报春花属狭域分布种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分布区域范围的变化或评估物种的灭绝概率,有利于后续对报春花属野外资源的合理有效保护。结合分子系统发育等,可进一步探讨报春花属植物进化、演化与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且为其引种、保护和新种的搜寻提供有利的空间依据。报春花属植物也是高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本数据,可为高海拔地区其他重要高山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可进一步揭示高海拔地区的物种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陈封怀, 胡启明. 中国报春花科植物系统分类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6, 11(6): 445–446.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1996.06.015. [CHEN F H, HU Q M.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primrose family plants in China[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6, 11(6): 445–446.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1996.06.015.]

报春花属(Primula L.)系报春花科(Primulaceae),全世界分布约有600余种[1]。报春花属分布广、特有化程度高,为世界广布属,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高山地区,仅极少种类分布于南半球,但其大多数种类局限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和西南部[2]。报春花属植物在园艺上统称为“报春花”,早春开花为本属植物的重要特性,中文名“报春”和属名“Prmiula”均含有“早花”的意思。因其花色多样、艳丽、观赏价值高而备受园艺学家青睐,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与杜鹃花、龙胆并称为“中国三大高山名花”。

in article

物种名录与地理分布数据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为:(1)植物志书,如《中国植物志》(第59卷)[1]、Flora of China(Vol. 15)[3]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书,报春花属专著Primula[4] 及相关书籍《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5]、《横断山区维管植物》[6]等。(2)学术论文,以截至2022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有关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新类群和新纪录的文献为补充材料,并包括已公开发表的硕[7]博士论文[8]等。(3)标本数字化数据库,如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s://www.cvh.ac.cn)、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https://www.gbif.org/zh/)等。(4)分类学数据库,如世界植物在线(POWO,https://powo.science.kew.org/)、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https://www.ipni.org/)、世界报春花属网(http://www.primulaworld.com/);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等。

in article

[2]

胡启明. 中国报春花属植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M]// 邱少婷,彭镜毅(编). 海峡两岸植物多样性与保育. 台湾: 自然科学博物馆出版社, 1998. [Hu C M.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Primnla L. [M]//QIU S T, PENG J Y. Plant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in the Taiwan Strait. Taiwan: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 Press, 1998.]

报春花属(Primula L.)系报春花科(Primulaceae),全世界分布约有600余种[1]。报春花属分布广、特有化程度高,为世界广布属,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高山地区,仅极少种类分布于南半球,但其大多数种类局限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和西南部[2]。报春花属植物在园艺上统称为“报春花”,早春开花为本属植物的重要特性,中文名“报春”和属名“Prmiula”均含有“早花”的意思。因其花色多样、艳丽、观赏价值高而备受园艺学家青睐,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与杜鹃花、龙胆并称为“中国三大高山名花”。

in article

报春花属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四川、云南和西藏,陕西、湖北、贵州次之,其余各省区甚少[2]。自《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等志书出版以来,不断有新分类群或新记录种被报道,我国报春花属植物早已超过文献记载的300余种。我国关于该属的地理分布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及四川等分布集中的省份,大部分调查研究以行政单位或自然地理区划为单元,加上不同研究报道统计标准和精度不同等原因,这导致了地理分布信息分散,各级行政区的具体分布物种模糊不清、数量不明,增加了地理分布数据利用的难度,因此对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数据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十分必要。本研究针对中国报春花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查阅了截至2022年10月发表的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的研究文献和标本,确立物种名录,对物种组成、特有性、水平地理分布、垂直分布海拔范围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以完善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名录及其地理分布信息,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研究提供参考。

in article

[3]

HU C M, Kelso S. Primulaceae.Flora of China (vol. 15)[M]. Beijing: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Science Press, 1996: 99–185.

物种名录与地理分布数据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为:(1)植物志书,如《中国植物志》(第59卷)[1]、Flora of China(Vol. 15)[3]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书,报春花属专著Primula[4] 及相关书籍《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5]、《横断山区维管植物》[6]等。(2)学术论文,以截至2022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有关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新类群和新纪录的文献为补充材料,并包括已公开发表的硕[7]博士论文[8]等。(3)标本数字化数据库,如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s://www.cvh.ac.cn)、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https://www.gbif.org/zh/)等。(4)分类学数据库,如世界植物在线(POWO,https://powo.science.kew.org/)、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https://www.ipni.org/)、世界报春花属网(http://www.primulaworld.com/);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等。

in article

[4]

Richard J Primula[M]. 2nd ed. Timber Press, 2003: 1–346.

物种名录与地理分布数据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为:(1)植物志书,如《中国植物志》(第59卷)[1]、Flora of China(Vol. 15)[3]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书,报春花属专著Primula[4] 及相关书籍《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5]、《横断山区维管植物》[6]等。(2)学术论文,以截至2022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有关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新类群和新纪录的文献为补充材料,并包括已公开发表的硕[7]博士论文[8]等。(3)标本数字化数据库,如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s://www.cvh.ac.cn)、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https://www.gbif.org/zh/)等。(4)分类学数据库,如世界植物在线(POWO,https://powo.science.kew.org/)、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https://www.ipni.org/)、世界报春花属网(http://www.primulaworld.com/);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等。

in article

[5]

吴玉虎. 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WU Y H. The vascular plants and their eco-gen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物种名录与地理分布数据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为:(1)植物志书,如《中国植物志》(第59卷)[1]、Flora of China(Vol. 15)[3]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书,报春花属专著Primula[4] 及相关书籍《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5]、《横断山区维管植物》[6]等。(2)学术论文,以截至2022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有关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新类群和新纪录的文献为补充材料,并包括已公开发表的硕[7]博士论文[8]等。(3)标本数字化数据库,如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s://www.cvh.ac.cn)、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https://www.gbif.org/zh/)等。(4)分类学数据库,如世界植物在线(POWO,https://powo.science.kew.org/)、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https://www.ipni.org/)、世界报春花属网(http://www.primulaworld.com/);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等。

in article

[6]

王文采. 横断山维管植物[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4. [WANG W C. Vascular plants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物种名录与地理分布数据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为:(1)植物志书,如《中国植物志》(第59卷)[1]、Flora of China(Vol. 15)[3]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书,报春花属专著Primula[4] 及相关书籍《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5]、《横断山区维管植物》[6]等。(2)学术论文,以截至2022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有关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新类群和新纪录的文献为补充材料,并包括已公开发表的硕[7]博士论文[8]等。(3)标本数字化数据库,如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s://www.cvh.ac.cn)、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https://www.gbif.org/zh/)等。(4)分类学数据库,如世界植物在线(POWO,https://powo.science.kew.org/)、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https://www.ipni.org/)、世界报春花属网(http://www.primulaworld.com/);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等。

in article

[7]

杨斌. 报春花属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D]. 云南: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YANG B.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pecies richness of Primula[D].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物种名录与地理分布数据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为:(1)植物志书,如《中国植物志》(第59卷)[1]、Flora of China(Vol. 15)[3]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书,报春花属专著Primula[4] 及相关书籍《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5]、《横断山区维管植物》[6]等。(2)学术论文,以截至2022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有关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新类群和新纪录的文献为补充材料,并包括已公开发表的硕[7]博士论文[8]等。(3)标本数字化数据库,如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s://www.cvh.ac.cn)、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https://www.gbif.org/zh/)等。(4)分类学数据库,如世界植物在线(POWO,https://powo.science.kew.org/)、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https://www.ipni.org/)、世界报春花属网(http://www.primulaworld.com/);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等。

in article

[8]

吴兴. 国产报春花属(报春花科)种质资源及细胞学研究[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7.[WU X. Domestic Primula (Primulaceae) study on the germpasm resources and Cytology[D]. Guangzhou: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7.]

物种名录与地理分布数据集的主要数据来源为:(1)植物志书,如《中国植物志》(第59卷)[1]、Flora of China(Vol. 15)[3]以及各地方植物志书,报春花属专著Primula[4] 及相关书籍《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及其生态地理分布》[5]、《横断山区维管植物》[6]等。(2)学术论文,以截至2022年10月发表在学术期刊中的有关野生报春花属植物新类群和新纪录的文献为补充材料,并包括已公开发表的硕[7]博士论文[8]等。(3)标本数字化数据库,如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https://www.cvh.ac.cn)、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https://www.gbif.org/zh/)等。(4)分类学数据库,如世界植物在线(POWO,https://powo.science.kew.org/)、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https://www.ipni.org/)、世界报春花属网(http://www.primulaworld.com/);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等。

in article

[9]

The Biodiversity Committe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B/OL]. (2022-5-26). Catalogue of Life China: Annual Checklist, Beijing, China, 2022.http://www.sp2000.org.cn/.

物种名录建立流程:(1)物种信息录入:对物种组名、学名(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和异名)、分布海拔及分布地点等数据信息录入Excel表格中。(2)物种信息订正:中文名以Flora of China (Vol. 15)、《中国生物物种名录》(http://www.sp2000.org.cn/,截至2022年12月6日)[9]和物种发表时拟定的中文名为依据,无拟定的中文名则根据其拉丁学名词源的含义新拟中文名;拉丁学名校正的依据同中文名,参考IPNI等权威分类学数据库和期刊文献中对部分物种的处理,完善名录;异名的收录包括同模式异名Homotypic Synonyms和异模式异名Heterotypic synonyms,收录依据同上。(3)删除物种重复记录:因使用中文名在处理数据时相对拉丁学名出错的概率更小,此步骤以中文名为标准列删除重复项。(4)进一步核实物种名录:包括中文名和拉丁学名的分类处理,参考期刊中发表的物种修订,更新物种接受状态,获得初步的中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名录。

in article

[10]

BAWRI A, GAJUREL P R, KHAN M L. Rediscovery of Primula polonensis[J]. Kew Bulletin, 2015, 70(4): 56. DOI: 10.1007/s12225-015-9605-6.

除此之外,我们对物种发表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核查,增加了分布于我国藏南地区的巴瓦脆蒴报春(P. calderiana subsp. bawaii)[10]、波兰报春(P. polonensis Kingdon-Ward)[11]等9种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由于这些物种发表在国外相关学术期刊上,缺乏中文名的拟定,我们根据其拉丁学名的词源含义拟定了中文名,使中国野生报春花属名录进一步完善、准确。

in article

[11]

BAWRI A, GAJUREL P R, KHAN M L. Primula calderiana subsp. bawaii (Primulaceae): a new subspecies from Arunachal pradesh, India[J]. Phytotaxa, 2016, 265(1): 67. DOI: 10.11646/phytotaxa.265.1.6.

除此之外,我们对物种发表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核查,增加了分布于我国藏南地区的巴瓦脆蒴报春(P. calderiana subsp. bawaii)[10]、波兰报春(P. polonensis Kingdon-Ward)[11]等9种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由于这些物种发表在国外相关学术期刊上,缺乏中文名的拟定,我们根据其拉丁学名的词源含义拟定了中文名,使中国野生报春花属名录进一步完善、准确。

in article

[12]

马克平. 中国生物多样性编目取得重要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2): 137–138. DOI: 10.17520/biods.2015077. [MA K P. Species Catalogue of China: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the field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in China[J]. Biodiversity Science, 2015, 23(2): 137–138. DOI: 10.17520/biods.2015077.]

发表物种分布信息共享的论文会大大促进研究者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及时更新生物物种名录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与利用实践都十分重要[12]。本数据集对多来源数据进行了整合,但可能存在一些因分类鉴定错误、数据记录错误等因素导致的误差。报春花属植物分布狭域性十分明显,已有研究发现,分布范围更窄的物种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导致物种灭绝[13]。本数据集可以用来探索报春花属狭域分布种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分布区域范围的变化或评估物种的灭绝概率,有利于后续对报春花属野外资源的合理有效保护。结合分子系统发育等,可进一步探讨报春花属植物进化、演化与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且为其引种、保护和新种的搜寻提供有利的空间依据。报春花属植物也是高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本数据,可为高海拔地区其他重要高山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可进一步揭示高海拔地区的物种多样性。

in article

[13]

YU F Y, WANG T J, GROEN T A, et al. Climate and land use changes will degrade the distribution of Rhododendrons in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59: 515–528. DOI: 10.1016/j.scitotenv.2018.12.223.

发表物种分布信息共享的论文会大大促进研究者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及时更新生物物种名录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与利用实践都十分重要[12]。本数据集对多来源数据进行了整合,但可能存在一些因分类鉴定错误、数据记录错误等因素导致的误差。报春花属植物分布狭域性十分明显,已有研究发现,分布范围更窄的物种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导致物种灭绝[13]。本数据集可以用来探索报春花属狭域分布种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分布区域范围的变化或评估物种的灭绝概率,有利于后续对报春花属野外资源的合理有效保护。结合分子系统发育等,可进一步探讨报春花属植物进化、演化与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且为其引种、保护和新种的搜寻提供有利的空间依据。报春花属植物也是高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本数据,可为高海拔地区其他重要高山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可进一步揭示高海拔地区的物种多样性。

in article

数据引用格式

杨桂丽, 张佳佳, 梅丽, 等.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数据集[DS/OL]. Science Data Bank, 2022. (2022-12-22). DOI: 10.57760/sciencedb.06979.

稿件与作者信息

论文引用格式

杨桂丽, 张佳佳, 梅丽, 等.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数据集[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23, 8(4). (2023-03-25). DOI: 10.11922/11-6035.csd.2023.0033.zh.

作者信息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
College of Forestr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P.R. China

本文贡献:主要承担工作:植物标本查阅及记录、物种分类情况核查、地理分布信息及海拔分布数据统计及核查。

作者简介:(1997—),女,重庆市合川区人,硕士,研究方向为野生报春花属植物资源与利用。

贵州省植物园,贵阳 550001  550001
Guizhou Botanical Garden, Guiyang 550004, P.R. China  550001

本文贡献:主要承担工作:负责部分植物标本查阅及记录。

作者简介:(1999—),女,贵州省黔南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
College of Forestr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P.R. China

本文贡献:主要承担工作:地理分布信息及海拔分布数据统计。

作者简介:(1989—),女,贵州省贵阳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
College of Forestr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P.R. China

本文贡献:主要承担工作:部分地理分布信息及海拔分布数据统计。

作者简介:(1996—),女,贵州省贵阳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野生秋海棠属植物资源与利用。

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兴义 562400
Qianx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Xingyi 562400, P.R. China

本文贡献:主要承担工作:负责提供数据资源及物种分类情况核查。

作者简介:(1976一),男,贵州贞丰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杂交玉米选育及转化应用等研究。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
College of Forestr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P.R. China
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兴义 562400
Qianx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Xingyi 562400, P.R. China

本文贡献:主要承担工作:相关资料收集汇总及物种分类情况核查。

通讯邮箱:254715174@qq.com

作者简介:(1979—),男,山西省临汾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特色花卉种质资源与利用等研究。

基金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60782);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102)。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2260782);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Project (Qiankehe Basic-ZK[2023] General 102).

出版历史

I区发布时间:2023年2月23日 ( 版本ZH1)

II区出版时间:2023年12月27日 ( 版本ZH2)

相关知识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数据集
中国野生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导环境因子
神农架发现报春花科新物种
云南发现报春花属一新种 命名为朱华报春
福州市种子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
野生秤锤树、白鹇等珍稀物种现身 生物多样性成南京生态新名片
“中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路线
东亚特有植物化香树属群体动态历史——化石花粉、生态位模型和遗传数据结合研究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丨上海植物园中国野生鸢尾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保护植物多样性 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网址: 中国野生报春花属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数据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81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瑶湖讲坛】重点实验室迎校庆八十
下一篇: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数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