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南京|游艺民俗——金陵观艺菊
金陵人赏菊历史悠久,培菊技艺高超。宋朝诗人范成大曾云金陵艺菊“甚高,园丁结成楼塔,高一二丈,名曰菊楼”,并赋《咏菊楼》诗一首:“东篱秋色照疏芜,挽结高花不用扶。净洗西风尘土面,来看金碧万浮图。”十分生动地描绘了菊楼的姿态。最早的菊花只有黄色的一种,南朝时陶弘景记载了当时建康园丁培育出白色菊花的成果,到唐时已有黄、白、紫三个品种。宋朝,各地竞相栽培,品种激增,达35种之多,并形成四大名菊产地,江宁(今南京)为其一,以“扎景”闻名。
▲《菊花双兔图》局部,明代陶成绘
明朝定都南京,培育菊花的人更多了,各地品种有极大的发展,李时珍说有300种,茎分紫、赤、青、绿,花分单叶、千叶、有心、无心、有子、无子,色有黄、白、紫、红、绿、间色,种类繁多,形色各异。
▲选自《同治上江两县志》
清代,聚宝门外石子岗(今雨花台)一带,成为首屈一指的花卉生产基地,每逢夏历九月十六日菊花生辰,花神庙众花农聚在一起,打着旗幡,携带香烛祭品,锣鼓喧天,家家户户剪些红绸红布,挂于花树上,虔诚膜拜,祈求花神赐福,并相互交换花卉品种。相传乾隆下江南,路过此处,时值金秋,但见满山浮金点玉,美不胜收,遂欣然题曰“菊花台”。该地气候与土壤适合菊花生长,其菊花古今闻名。另“鸡笼山(今北极阁)后,人善艺菊”,据《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鸡笼山“其北地沃衍,居民多艺菊为业,晴秋极目,千畦万圃,烂若璃绣”。赏花人络绎不绝,更有远道骑驴者,到晚竞相选购,驮载而归,一路花香笑语,南京人谓之“山后赏艺菊”。
▲1947年11月2日《中央日报》关于“菊展”的新闻报道
民国时期,除花神庙外,中山陵是又一花卉生产中心,尤其注重菊花生产。民国17年(1928)中山陵园成立,当年“栽植菊花约2500盆”,次年为准备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在陵园事务所附近,“繁殖菊花4000盆”;又相继建成两座温室,栽培各种花卉植物,并向国内各地及国外罗致菊花品种,记达600种。他们还采用嫁接套盆法栽培菊花,品种多,株健花艳,其栽培品种和技术均堪称最佳。民国17年(1928)11月,在五洲公园之美洲(今玄武湖公园梁洲)举办南京首届菊花展,游人极甚。民国26年(1937),侵华日军侵占南京,金陵菊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有所恢复。民国36年(1947)11月1日,在玄武湖公园翠洲举办了规模空前的“首都第一届菊花大会”,共展出菊花5000盆,并用菊花造景四座“柳浪闻莺”“白鹤回凤”“千丝万缕”“金钵盂”。菊花大会历时16天,参观者达3万多人次,民国37年(1948)秋,又筹备举办首都第二届菊花大会,征集菊花参展的单位和个人均超过第一届,中山陵温室还繁殖立菊及悬崖菊供菊展之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于1949年11月在玄武湖公园举办菊花会。20世纪50至60年代,南京菊花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山陵、玄武湖、花木公司等单位,以玄武湖栽培种类最多,至1964年底,玄武湖公园已有菊花654种。1978年以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城市绿化的需要,南京市的花卉生产快速发展,玄武湖公园菊花栽培品种数量达800余种,其中秋菊品种600种:从以往的多头菊为主,逐渐发展详分为多头菊、独头菊、案头菊、大立菊、小立菊、悬岩菊等多个系列。另外还从日本引进菊花品种约100余种,花形、花色、姿态都各具特色。除玄武湖公园每年举办大型金秋菊展外,鼓楼公园、菊花台及其他各单位纷纷举办菊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莳养菊花也不断增多。每当秋令时节,南京的街头巷尾、公园内外,处处摆放着菊花,“家家争语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
▲任伯年《菊黄蟹肥》
菊花不仅好看还好吃,中国人自古就有重阳日饮菊花酒的民俗。南朝齐武帝于永明四年(486)重阳日,在建康东郊孙陵岗(今梅花山)设宴群臣,赐饮的就是菊花酒。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也曾留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美好愿望。据记载,菊花酒的加工方法是待“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金秋送爽,正是蟹肥菊香时节。晚清时期,金陵城各大酒家制作的蟹宴名闻遐迩,菊花蟹斗、香烤菊蟹……冬令宴席上则有菊花火锅。菊花火锅亦名生片火锅,全用生料切片,如鲍鱼、明虾、家禽、野味以及各色蔬菜,放入盛鸡汤的火锅中炖煮,然后取菊花在锅中涮而食之。菊花入火锅,既可解腥,又有新意。
▲梁洲金陵盆景园花展现场
今年,一年一度的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玄武湖菊花会”已于10月21日正式开幕。本次花会设在梁洲金陵盆景园的主会场,共计展出400个品种、千余盆精品菊花。活动将持续至11月下旬,色彩斑斓的菊花将为游湖赏秋增添别样风味。
(节选在《南京民俗志》)
编辑:朱 鹏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相关知识
“南京工匠”、花艺大师倪志翔——自创插花流派,让“东方自然风”走向世界
花艺禅说
徐志敏
“五方挂钩”真帮扶 科技赋能解难题——南京农业大学管志勇教授来睢宁指导菊花种植和产业发展
海友志生物说——狐狸鱼
南京建设省内首条“绿色”景观路
中国志怪系列
郑万钧:命名活化石奠基树木志
南京城市历史文化名片——《神韵金陵》
第六届中国百合学术研讨会暨百合产业与乡村振兴论坛在南京召开
网址: 志说南京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2667.html
上一篇: 四川最大非洲菊生产基地转型观光旅 |
下一篇: 云南开远:以花为媒促发展 滇沪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