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TCPMA 031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TCPMA 031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21314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54MB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TCPMA 031-2023 病原微生物 分离 鉴定 方法 病毒 TCPMA 031 2023 资源简介:

ICS 11.020 CCS C 04 团体标准 T/CPMA 031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Human rhinoviruses 2023-10 20 发布 2023-10-20 实施 中华预防医学会 发 布T/CPMA 031202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分离技术要求.2 6 鉴定技术要求.3 7 分离和鉴定程序.3 8 分离和鉴定流程.4 9 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7 附录 A(资料性)鼻病毒病原学.9 附录 B(规范性)设备和材料.10 附录 C(规范性)培养基和试剂.11 参考文献.12 T/CPMA 031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健伟、郭丽、任丽丽、魏强、相子春、韩俊、陈岚、王营、姜孟楠、赵元元。T/CPMA 0312023 1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鼻病毒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以及涉及人间传染的鼻病毒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相关活动的机构。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鼻病毒 human rhinovirus 与肠道病毒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衣壳蛋白由 VP1、VP2、VP3 和 VP4 组成的小 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病毒。注:是引起普通感冒的重要病原体,与其它肠道病毒不同的是,鼻病毒不耐酸,pH 值低于 56 时病毒活性不稳定。可在人宫颈癌细胞、人胚肺及二倍体细胞系或人胚气管器官培养中增殖。鼻病毒病原学见附录 A。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PE: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t: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DMEM:改良的 eagle 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FBS: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HRV: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NCR: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S:青链霉素混合液 100 (Penicillin-Streptomycin Solution)Q-PCR:荧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PCR)RT-PCR:逆转录 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TCID5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组织细胞感染量)(Fifty-percent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VP:病毒蛋白基因(Virus Protein Gene)T/CPMA 0312023 2 5 分离技术要求 5.1 临床样本类型 临床样本为呼吸道感染者的鼻咽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气管分泌物、深度诱导痰等。5.2 临床样本的存储和运输 5.2.1 呼吸道样本应在收集后尽快送达实验室。5.2.2 可以在 24 h 送达实验室的样本可以在 4存储和运输。5.2.3 24 h 无法送达实验室的样本,应于-20或-80冻存并用干冰运输。5.3 临床样本前处理 5.3.1 咽拭子 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装有鼻咽拭子离心管的管盖,用无菌巴氏吸管吹吸棉拭子数次并挤出棉拭子上的液体。将装有样本的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于 4,12000 rpm 离心 10 min。5.3.2 痰液 5.3.2.1 若痰液中含有少量黏液,按照咽拭子样本的处理方法离心后接种细胞。5.3.2.2 若痰液中含有大量黏液,按照 1:1 体积比加入痰消化液,混匀后置 37液化 15 min,取适量样本按照咽拭子样本的处理方法离心后接种细胞。5.3.3 其他呼吸道样本 如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气管分泌物等的处理原则按照痰液进行。5.4

展开阅读全文

  安全人之家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知识

植物病毒鉴定方法有.docx
植物病毒鉴定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技术》教学大纲
植物病毒检疫鉴定方法新添利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大作为
小麦赤霉病菌病毒多样性及三个低毒菌株中真菌病毒分子特性研究
国内首个!《动物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4版)》发布
类病毒是植物病毒吗
蕙兰‘红香妃’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效应
云南几种兰花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侵染扶桑的烟草花叶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网址: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法 鼻病毒TCPMA 03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816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下一篇: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离和鉴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