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RNA技术及其在食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12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杨延 刘迪秋 葛锋 陈朝银 开通知网号
【摘要】:内源miRNAs(microRNAs)是负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关键因子。amiRNAs(artificial microRNAs)是模拟内源miRNA的生成途径人工合成的miRNA,它能高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运用amiRNA技术调控基因表达在调控精确性、效率、遗传稳定性及生物安全性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就amiRNA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该技术在食用作物品质改良及营养改善、雄性不育系培育、抗病毒和抗逆作物培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雷;刘文轩;姬峰;张振臣;amiRNA抗病毒策略及其在植物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梦梦;人工microRNA沉默FMO_(GS-OX)基因家族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武亮亮;马铃薯miR166及其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3 王雷;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对烟草的遗传转化[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云香;左进华;鞠正;高超;朱毅;朱本忠;番茄microRNA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方法[J];北方园艺;2012年03期 2 赵立群;李红岺;李仁;李蔚;华金平;郭仰东;棉花FAD2-1基因的克隆及其ihpRNA和amiRNA干扰载体的构建(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11期 3 李振波;王琢玉;刘学群;覃瑞;黄军艳;董彩华;刘胜毅;甘蓝型油菜Bn19070的表达与同源基因At2g19070的amiRNAi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年03期 4 叶梅霞;崔东清;李昊;王静澄;刘军梅;张志毅;安新民;amiRNA分子设计及其离体合成策略[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9期 5 张文青,张月明,杨月欣抗性淀粉——功能性食物成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鹏;针对水稻条纹病毒的人工miRNA设计与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延;刘迪秋;葛锋;陈朝银;amiRNA技术及其在食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12期 2 王繁华;乐亮;普莉;合成生物学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4年05期 3 林沙;作物遗传改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新农民;2024年16期 4 面向农业发展需求 探索作物遗传改良——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J];科学中国人;2022年04期 5 龚茵茵;燕璐;林建中;刘选明;低等生物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用于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21年01期 6 肖帅;艾金龙;基于大数据的作物遗传改良策略[J];分子植物育种;2024年13期 7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J];生物产业技术;2010年03期 8 贾宏汝;黄群策;禾本科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9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6期 10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J];科学中国人;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General Information[A];第一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5年 2 赵宝存;孙京环;邓艳君;沈银柱;黄占景;利用基因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小麦耐盐机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3 List of Registered Participants[A];第十一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谢传晓;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与应用[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5 陈鹏;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分析[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鲍琳;聚乳酸生物可降解微塑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海洋)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23年 7 王钢;陈卓;一种基于磷酸钙聚离子簇的新型釉质再生修复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22年 8 俞丙然;胡紫尘;徐福建;不同烷基链长的阳离子光敏剂与细菌/真菌/细胞定位、杀菌效果及生物安全性之间关系[A];ASTF 2023(第5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23年 9 李程鹏;梁丽媚;侯婷婷;海藻酸钠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A];ASTF 2023(第5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23年 10 林羽欣;陈静怡;麦宇涵;陈李云;陈铮;王国栋;邓丽娜;徐芃;袁彩;江龙光;黄明东;一种高效去除空气过滤器中细菌蓄积的聚酯材料[A];ASTF 2023(第5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2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志伟;甘蓝型油菜芥酸代谢相关miRNA分离与amiRNA调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2 严红;植物人工微RNA(amiRNA)表达载体构建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乌云塔娜;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配及花蕾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程;基于amiRNA干扰技术改良亚麻荠脂肪酸组分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 2 龙美平;农业高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运行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过丽莉;新型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胆管支架的降解规律、力学性能及生物安全性相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4 黄婷;LED照明光源的光生物安全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5 陈品文;amiRNA介导的FaCRYs基因对草莓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6 虞建栋;光生物安全性的测试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艾涛波;amiRNA介导抗性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病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郭倩倩;利用转运蛋白增加拟南芥和烟草的重金属吸收能力研究及amiRNA突变体库的重金属相关表型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9 邓志刚;两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雄性不育系遗传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张勤;玉米光温敏雄性不育系CB1208-82的鉴定及不育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王梦洋;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资源[N];海南日报;2020年 2 记者 熊燕;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开放合作基地挂牌[N];云南日报;2009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从头驯化”:创造个性化新食物[N];中国科学报;2020年 4 记者 夏斐 通讯员 鲁大安;华中农大作物遗传改良成果丰硕[N];光明日报;2001年 5 艾启平 范敬群;华中农大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对外开放[N];粮油市场报;2010年 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蒋朝常;湖北洪山实验室:推动建设“武汉·中国种都”[N];湖北日报;2021年 7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肖景华;水稻抗旱有个关键“酶武器”[N];湖北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李鹏;镉米解码[N];北京科技报;2017年 9 记者 李晨;华中农业大学等 为提升非洲水稻产能提供方案[N];中国科学报;2024年 10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蒋瑜香;科学岛稳态强磁场生物安全性研究取得新进展[N];合肥晚报;2019年
相关知识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应用.doc
列举基因工程在花卉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CRISPR技术在改良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对植物遗传的改良
现代生物技术在杨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花卉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pdf
切花采后品质调控的遗传基础与遗传改良技术(下)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组编辑技术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的进展(上篇)
植物水生诱变技术及其在水培花卉中的应用
网址: amiRNA技术及其在食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8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