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聊斋志异》中的花妖文/朱艺仙摘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体现出蒲松龄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歌颂和追求。关键词聊斋志异花妖人性物性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有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精灵鬼怪她们“多具人性和易可亲忘为异类”。她们的身上既有现实女性的影子又有大自然赋予的特点和特殊美感以及精灵的神秘变幻色彩。蒲松龄将这些可爱的精灵有意识地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歌颂和追求。一、花的精神指征中国古代作家写花的诗词很多李白献给唐明皇的《清平调》把贵妃杨玉环比作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不比李白会写诗的唐明皇对杨玉环认识得更贴切他把杨玉环叫“解语花”。可惜的是前人小说写花妖的故事很少李白、唐明皇也都不写志怪小说只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中的《醒世恒言》有一个话本小说叫《灌园叟晚逢仙女》写花痴秋翁遇仙的故事。写的是一个养花的老汉和花仙子的关系这当然不是人花之恋所以前人写人花之恋的小说少得可怜。但是这随处可以看到的鲜花蒲松龄就写了好几篇人花相恋的故事真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在蒲松龄笔下牡丹、菊花、荷花果真变成了读书人的妻子!《葛巾》、《香玉》、《黄英》、《荷花三娘子》是聊斋最引人喜爱的爱情故事最有诗情画意的篇章它给人美的享受也给人思想和道德的启迪。二、花妖多精灵葛巾、香玉两婵娟爱情生活中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美丽是富有是狂热的迷恋都不是。最珍贵也是最重要的是互相信任是相爱不疑。这是人花恋故事《葛巾》给我们的深刻启迪。牡丹花国色天香艳冠群芳。葛巾是封为“曹国夫人”的紫牡丹所谓姚黄魏紫。洛阳牡丹甲天下人所共知蒲松龄却用一个别致的爱情故事调侃洛阳牡丹其实是洛阳人常大用从山东曹州把牡丹花神带回家的结果。常大用癖爱牡丹到曹州痴痴地等牡丹花开作怀花诗百绝。牡丹含苞欲放他的钱花光了春衣都典了仍继续等牡丹开花。常大用对牡丹的痴爱感动了紫牡丹花神——葛巾她化为“宫妆艳绝”的少女跟他相见。常大用害了相思病憔悴欲死。葛巾给他送来“药气香冷”的“鸩汤”喝了之后病好了。美丽的葛巾竟然给常大用送来牡丹精髓治病。常大用拥抱葛巾感觉“纤腰盈掬吹气如兰”。两个人幽会葛巾“玉肌乍露热香四流偎抱之间觉鼻息汗薰无气不馥”。常大用软玉温香抱满怀写的是男子对美女的感受实际蕴含着人卧花丛的感受。聊斋这类描写出现在洛阳人常大用身上意味深长因为洛阳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的大本营。当年北京大学教授吴组缃先生提醒研究《聊斋志异》要注意它跟《金瓶梅》的联系。《葛巾》的性描写跟《金瓶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金瓶梅》被看成是诲淫之书被查禁《聊斋志异》却“流播海内几于家有其书”。这就因为《聊斋》着眼于“情”《金瓶梅》着眼于“淫”有雅俗之别高下之分。葛巾跟常大用相爱后还把妹妹玉版介绍给常大用的弟弟做媳妇。常大用遭遇葛巾可谓无处不美无处不善无处不顺。后来愚蠢的常大用却“疑女为花妖”闹了个妻离子散的悲剧。葛巾牡丹来得美去得更美“自此牡丹之盛洛阳天下无双焉”。蒲松龄在《葛巾》篇末说“怀之专一鬼神可通”“少府寂寞以花当夫人况真能解语何必力穷其原哉惜常生之未达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只要真心相爱就不要管对方身份哪怕是鬼神。常大用的悲剧是因为“疑”疑心生暗鬼是造成爱情悲剧的根源。
相关知识
《聊斋志异》中花妖形象探究
聊斋志异的文化史视角与“花妖狐魅”
《聊斋志异》与西方奇幻文学
聊斋志异|白牡丹香玉
传奇世界花妖的神秘传说
花桃妖妖
蜜蜡妖花怎么分等级
【浅谈花卉摄影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生物多样性在园林应用中的体现
浅谈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网址: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花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8782.html
上一篇: 花神崇拜1谁为花神 |
下一篇: 民间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