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味中药,通泻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泻胃火,下泻肾火,疗效独特

一味中药,通泻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泻胃火,下泻肾火,疗效独特

中药之花有两种最香,一种是金银花,另外一种则是栀子花。明朝沈周在《栀子花诗》里描述:“雪魂冰花凉气清”,是说它花开似雪,且吐清凉之气,卓尔不群。提到栀子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青春情怀。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栀子最早走进人们的视野,是因为它的果实可用作染料,故而有“栀黄”一说;后因洁白馥郁被爱花之人慧眼所识,遂成观赏植物。《汉书》曾记“汉有栀茜园”及《晋书》所载“晋有华林园种栀子,今诸宫有秋栀子”等语,可见我国栀子的园林栽培、使用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了。

栀子花好,果实更是中医里的一味良药。中药里的清火高手——栀子。《神农本草经》说: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功于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栀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善治头面五官各类火毒上攻。纵观历代有关中药的记载,栀子是为数众多的清热药中唯一一味有着清泄三焦功效的药物。黄芩偏清上焦热,黄连偏清中焦热,黄柏偏清下焦热,栀子清三焦火。自古以来,人们运用栀子的苦、寒药性来治疗三焦湿、热症候。栀子清泄三焦之说,便是人们在数千年来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三焦”。三焦是一个中医概念,是“六腑”之一,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两脏、头面部及上肢;中焦指膈以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下焦指肚脐以下的部分,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下肢以及男女的生殖系统。三焦是人体之气上下运行的通路,也是人体的水液上下运输的通道。三焦之火常表现为实火:上焦(心、肺)有火表现为头痛、目赤、口干、口苦、溃疡、耳鸣、咳嗽等;中焦(脾、胃、肝、胆)有火表现为口臭、消谷善饥或不思饮食、呃气上逆、脘腹胀满等;下焦(肾、膀胱、大小肠)有火则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栀子似心,归心、肺经,善于清胸膈中郁热,所以栀子豉汤治疗虚烦不得眠。同时,栀子色红黄,善于清热利湿,退肝胆、脾胃中焦湿热郁蒸之黄疸。所以古方茵陈蒿汤用栀子,以其善于清利中焦湿热。再者,栀子善于降火,导热从小便泄去,它能从上往下把热火降入三焦水道,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让黄赤的小便转为清白。所以古方八正散治疗各类膀胱炎、尿道炎,里头用到栀子。栀子清泄三焦湿热之功效不仅与其苦、寒药性有关,更重要的是栀子本身“质轻扬”、“性屈曲”。栀子“质轻扬”故而其升可散上焦之伏火;栀子“性屈曲”故而其降可泄下焦之邪火,居于中焦则可清泻中焦湿热。进一步说明了栀子是依赖其“可升可降”的药性特点来清泄上、中、下三焦之热邪的。
方氏(桂谷山抄)曰:盖栀之为性,可升可降,气味虽居苦寒,而气本轻清……专取此清空寒化之物,能解心肺之伏火,转炎歊为清肃者也,所以三焦浮游之火,六郁气结之火,皆可清也。朱丹溪曰:栀子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凡心痛稍久,不宜温散,反助火邪。故古方多用栀子以导热药,则邪易伏而病易退。卢不远先生曰:凡苦寒之物,能下能坚,惟栀子反使坚结者,解而上出,火空则发之义也,故并作涌泄之剂。《黄帝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所以凡眼中结膜发炎,目赤肿痛,口腔、鼻腔炎热肿痛,以及咽喉红肿热痛,甚至中耳炎、鼻窦炎,但见脉势弦实有力偏数者,都是三焦热盛,这时栀子均可放胆使用。
栀子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用法:煎汤:5-10克所以这栀子清三焦火,上能清心肺热,中能清肝胆脾胃热,下能清膀胱水府热,又能引众热下归水道,使浊火下排,不上炎上扰,自然神明清静,身心和调。

今日推文到此结束

特惠团购

加入“湿不再来”训练营,防湿邪、祛湿邪

由中医老苗创立的享泰极社群,从即日起开启“湿不再来”训练营啦!!

中医老苗

中医硕士,家传中医与学院派的结合,热衷于中医的传播和中医疑难病研究。

参加“湿不再来”训练营,您将收获:

01

知识

Knowledge

中医老苗主讲的《湿气祛除,大病不来》课程,共83节,带你从中医基础开始,系统学习水湿的理论,教会您健脾祛湿、宣肺祛湿、温补肾阳祛湿的常用方法,以及因湿邪引发的18种(类)疾病的预防和调理。

从您进入训练营的那一天开始,训练营助教每隔一天带您学习1节《湿气祛除,大病不来》课程,学员听完中医老苗的课程之后,还有测试题目检验学习效果。

02

体质测评  

Solutions

参加“湿不再来”训练营的学员能够一对一进行“自我体质画像”测评,全面了解自己的体质特征,以便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制定自己的祛湿调理方案。

03

专属群  

Communication

助教会邀请学员进入“湿不再来”训练营专属的微信群,在群里可以针对《湿气祛除,大病不来》课程内容和自我调理方案,相互交流和咨询。

04

超值赠品  

Gift

您只需要花69元加入享泰极“湿不再来”训练营,即可获赠价值69元的“飞燕饼”一盒。“飞燕饼”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苏琛博士根据临床经验研制,由19种健脾祛湿、温中和胃的药食两用食材配方而成。


长按扫描下面二维码

即可购买“湿不再来”训练营学员资格

并获得超值赠品

扫码二维码

即刻参加训练营

“湿不再来”

《湿气祛除,大病不来》

中医老苗主讲的《湿气祛除,大病不来》83节课程,系统讲解中医的水湿理论,教会您健脾祛湿、宣肺祛湿、温补肾阳祛湿的常用方法,以及因湿邪引发的18种(类)疾病的预防和调理。

第一章 人体的水液代谢是怎么一回事儿

  第一节 中医如何认识人体的水液代谢

  第二节 人体的水液代谢怎么就异常了?

  第三节 水液代谢异常的主要病理产物:痰、饮、水、湿

第二章 “湿气重”的毛病,您有么?

  第一节 从“气机升降”角度学习舌诊

  第二节 如何舌诊断湿气

  第三节 判断身体湿气重的其他4大信号

  第四节 哪些生活习惯会导致湿气

第三章 健脾祛湿的常用方法

  第一节 带你认识人体的气机

  第二节 怎么判断自己脾气虚了

  第三节 通畅气机的“揉腹法”和固肾健脾的“吞津法”

  第四节 补气健脾的大枣与消食的山楂

  第五节 山药补脾肺肾气,益脾肺肾阴

  第六节 鸡内金消积化瘀有奇效

  第七节 乾隆和慈溪都喜爱的健脾益气八珍糕

  第八节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参苓白术散

第四章 肺气宣降正常,人体水道运行才通畅

  第一节 “提壶揭盖法”——肺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经典医案

  第二节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如何养肺

  第三节 防燥润肺食疗法1——山药和梨

  第四节 防燥润肺食疗法2——百合

  第五节 肺燥证——轻宣凉燥用杏苏散

  第六节 肺燥证——清宣温燥用桑杏汤

  第七节 如何判断自己肺气虚了

  第八节 肺气虚的食疗法——人参、西洋参和黄芪

  第九节 肺气上逆咳喘,可考虑用苏子降气汤

第五章 补足肾阳,水湿才能动起来

  第一节 肾阳虚与阳虚水泛证

  第二节 养肾阳的食材——鹿茸、肉桂和肉苁蓉

  第三节 借用艾叶的温煦和通透补肾阳

  第四节 补肾阳的经典方——金贵肾气丸

  第五节 阳虚水泛证的经典方——真武汤

第六章 痰浊上蒙型头痛的自我调理

  第一节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痰浊上蒙型头痛

  第三节 痰浊上蒙型头痛的的治疗与调理

第七章 脾虚湿困型口腔溃疡宜益气健脾、清热祛湿

  第一节 中医对口腔溃疡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脾虚湿困型口腔溃疡

  第三节 脾虚湿困型口腔溃疡的治疗与调理

第八章 湿疹、痤疮、足癬:其实是身体在排湿

  第一节 中医对湿疹、痤疮、足癬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病因为湿邪引起的湿疹、痤疮、足癬

  第三节 湿邪引起的湿疹、痤疮、足癬的治疗与调理

第九章 寒湿腹泻需要温化寒湿;湿热腹泻需要清热燥湿

  第一节 中医对腹泻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由寒湿或湿热引起的腹泻

  第三节 寒湿腹泻与湿热腹泻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章 痰湿蕴肺型咳嗽痰多需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第一节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痰湿蕴肺型咳嗽

  第三节 痰湿蕴肺型咳嗽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一章 湿阻中焦型失眠健脾利湿是根本

  第一节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湿阻中焦型失眠

  第三节 湿阻中焦型失眠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二章 祛了痰湿,你可能会瘦成一道闪电

  第一节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痰湿型肥胖

  第三节 痰湿型肥胖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三章 十女九带,祛湿做清爽当女人

  第一节 中医对带下病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湿邪引发的带下病

  第三节 湿邪引发的带下病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四章 痰浊内蕴的眩晕(高血压)需要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第一节 中医对眩晕(高血压)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痰浊内蕴的眩晕(高血压)

  第三节 痰浊内蕴的眩晕(高血压)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五章 痞满:痰浊中阻型需除湿化痰;湿热阻胃型需清热化湿

  第一节 中医对痞满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痰浊中阻和湿热阻胃型痞满

  第三节 痰浊中阻和湿热阻胃型痞满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六章 湿气重招来脂肪肝?告诉你几种靠谱的祛湿法!

  第一节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湿邪引发的脂肪肝

  第三节 湿邪引发的脂肪肝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七章 清肝利湿和络法可以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

  第一节 中医对胆结石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肝胆湿热型胆结石

  第三节 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八章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法治疗痰浊闭阻的胸痹

  第一节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痰浊闭阻的胸痹

  第三节 痰浊闭阻的胸痹的治疗与调理

第十九章 湿气、糖尿病与脾

  第一节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由湿邪引发的糖尿病

  第三节 由湿邪引发糖尿病的治疗与调理

第二十章 痛风是因为湿气寒气太重?中医教你几招调理体质

  第一节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由湿邪引发的痛风

  第三节 由湿邪引发的痛风的治疗与调理

第二十一章 慢性风湿病:湿气是元凶!

  第一节 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由湿邪引发的风湿病

  第三节 由湿邪引发的风湿病的治疗与调理

第二十二章 寒湿痹阻和湿热壅遏导致的腰疼治法各不同

  第一节 中医对腰痛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寒湿痹阻和湿热壅遏腰痛

  第三节 寒湿痹阻和湿热壅遏腰痛的治疗与调理

第二十三章 痰湿是导致肿瘤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第二节 如何判断痰湿型肿瘤

  第三节 中医调理改变痰湿体质预防肿瘤

相关知识

栀子全身都是宝,清热泻火有奇效
每天一味中药~栀子
栀子花泻火除烦
鲜花多种妙用发还能活血泻火美容
花草可入药 泻火解烦
认识中药:栀子。栀子...
泻火除烦栀子花
栀子不仅花开香四溢,还是止鼻出血良药
中药花粉的功效
中药里的清火高手——栀子食疗方,祛寒,祛火

网址: 一味中药,通泻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泻胃火,下泻肾火,疗效独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15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仁心入墨 柔情入药,当女神遇上中
下一篇: 君子兰、栀子花、蟹爪兰不开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