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16年夏熟小麦真菌病害流行趋势与防治建议要点.doc

2016年夏熟小麦真菌病害流行趋势与防治建议要点.doc

2016年夏熟小麦真菌病害流行趋势与防治建议要点

小麦真菌病害流行趋势与防治建议 一、发生趋势 1、趋势预测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小麦赤霉病重发风险高于上年。江苏省农委:小麦赤霉病、麦类白粉病偏重及以上发生;麦类纹枯病局部将偏重发生。 麦类纹枯病。预计发生程度3级,淮北、沿淮、里下河等地4级,略轻于2015年。 麦类白粉病。预计发生程度4级,沿淮局部5级,与2015年相近。 麦类赤霉病。预计发生程度4级,苏南、沿江、里下河及沿淮局部5级,淮南地区比2015年+1级;如果小麦抽穗扬花期阴雨、高温高湿或雾霾天气多,发生程度还将加重。 2、依据 2.1、气候 春季气候利于喜湿型病虫害发生和流行蔓延。 气候预测,2016年春季,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长江中下游至黄淮南部降水偏多,其中安徽、江苏、上海、浙江西北部、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山东南部偏多2~5成,有利于白粉病侵染,对赤霉病流行十分有利。 2.2 菌源 稻麦连作及秸秆全量还田,利于赤霉病菌、纹枯病菌、稻瘟病菌等菌源积累。 2.3 作物抗病性差、生境有利发病 较感赤霉病、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比例高,尤其是江淮北部与淮北地区高感赤霉病品种多。生产上主栽品种多为感病或抗病差品种,除扬麦、宁麦等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表现较好抗性外主推品种多为赤霉病感病品种。品种跨区域种植,使得品种抗性表现差。 播栽期长,生育期差异大,利于白粉病、赤霉病发生。小麦秋播迟、出苗迟,小麦春季容易感白粉病,用种量大,群体密度大、小气候有利,迟播麦白粉病往往特别严重。抽穗扬花期推迟,易增加抽穗扬花期遇雨概率,形成高温高湿的田间小环境、增加赤霉病流行几率; 2.4 病菌抗药性 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在部分地区对部分常规防治药剂抗性增加,影响防效。 二、防治对策 1、小麦纹枯病:种子处理为基础,春季适时接力防治。 1.1、种子处理 农业部登记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杀菌剂品种有69个,其中66个是种衣剂或悬浮种衣剂,用于种子处理,预防发病,降低(前期)返青期发病基数,成分包括戊唑醇(立克秀)、灭菌唑(敌萎丹)、咯菌腈(适乐时)、三唑醇、多菌灵、丙环唑、烯唑醇等。报道可以进行种子处理的还有氟酰胺、噻呋酰胺。 1.2、田间药剂防治 (1)药剂品种 登记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品种只有3个品种(3个厂家),丙环唑(先正达)、20%井冈霉素(武汉)、1.5%、3%多抗霉素。生产上防治不能局限登记品种。维普检索,小麦纹枯病生物活性测定、种子处理、田间药效的文献不少。 效果高且稳定的,噻呋酰胺,24%制剂用量10-20毫升/亩,持效期15-20天,所有含噻呋酰胺药效试验,它效果最好; 三唑类氟环唑、烯唑醇较好,苯甲丙环唑、丙环唑、己唑醇、三唑酮评价不一致,多数防效高于井冈霉素,防治2次。 井冈霉素较低,一般在60%以下,5%制剂用量400ml/亩,减少枯白穗需防治2次,间隔期10天。 报道对小麦纹枯病药剂有防效的其它药剂有:10%氯啶菌酯(30ml/亩)、烯肟·戊唑醇、80%乙蒜素等。 (2)防治时间、次数 淮安农科院以噻呋酰胺为试验药剂,防治时间为处理,每个处理推迟10天防治。进入拔节期前(3月底前)防治效果高,最高增产18%,4月5日以后防治控病效果下降。 不同防治次数比较, 2次好于1次,发病较重的,井冈霉素、三唑杀菌剂防治2次是必须的,否则到不到控病目的。 (3)施药技术 徐州农科所相同药剂不同喷液量:40kg/亩、80kg/亩、120kg/亩。40kg/亩效果不理想,80kg最好,120kg次之。比较理想的是植保机械施药,水量有保证,喷雾均匀,人工喷雾可在降雨后喷药。 2、小麦白粉病 把握适期 2.1、防治药剂 醚菌酯、三唑类(氟环唑、三唑酮、烯唑醇);吡唑醚菌酯活性最高,目前正在登记,嘧菌酯持效期偏短。 2.2、防治时间 发病初期,三唑类一定要在流行最初期预防,品种之间活性、效果有差异,病株率超过5%效果明显下降下降,药后发病继续加重,只是发展速度慢于对照。 醚菌酯在流行早中期防治,早期防治用药量低(30%制剂20毫升/亩),效果好(90%以上),推迟防治增加剂量至30-40毫升/亩。 2.3、防治技术 喷雾均匀。 三唑类间隔10-14天防治第二次,重发品种、田块根据病情发展决定下一步措施。 醚菌酯第一次时机把握准确,一般防治一次,后期结合赤霉病兼治。 3、赤霉病 预防为主,选好药剂,见花施药,全程保护。 3.1、药剂 (1)在抗性不明显地区,多菌灵类最有效、最经济。 (2)抗性严重的地区,多菌灵几乎失去使用价值。50%多菌灵150克/亩,防效低于30%,外观与不防治对照没有明显区别。继续应用多菌灵防治赤霉病意义不大。 从几年药效试验看,目前可以大面积应用的药剂惟有氰烯菌酯,配套使用技术还待完善,杀菌谱过窄,后期其它病害严重,雨水偏多时颖枯病

相关知识

2016年夏熟小麦真菌病害流行趋势与防治建议分析报告.doc
小麦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小麦的细菌性病害
小麦七大病害发生新特点及综合防治策略!
小麦七大病害发生新特点及综合防治策略
真菌病害防治知识讲座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doc
苹果几种真菌病害防治技术
病害持续加重,杀菌剂的使用逐年增加 2015年江苏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与防治及2016年趋势分析
园林植物真菌病害诊断要点.ppt

网址: 2016年夏熟小麦真菌病害流行趋势与防治建议要点.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40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绪论.ppt
下一篇: 抓住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