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杨梅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docx

杨梅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docx

杨梅癌肿病 症状特征 主要危害枝干,初期在被害枝上产生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后渐扩展形成肿瘤,表面凸凹粗糙不平,木栓质变坚硬变成褐色或黑褐色,严重时造成病枝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枝肿瘤组织中越冬,随种苗传播。雨季湿度大,肿瘤表面溢出菌脓,随雨水传播,从寄主叶痕或伤口侵入,潜育期在20-30天。发病后又产生菌脓不断的随雨水传播进行二次侵染,造成大面积流行。在云南的种植期,初侵染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第二次发病高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特别是管理粗放,排水不良,套种其它作物的杨梅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冬季修剪清园后,用物美价廉的1:2:150的波尔多液进行整株喷雾,用药渣涂白树的主干,做保护性防治。 2、开花和采收期,杜绝喷洒农药,以免造成落花落果和成熟期对果实的污染 杨梅褐斑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浅红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在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子囊果。当叶片上有较多病斑时,病叶就干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落光,仅剩秃枝,直接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病原 据方华生等研究认为,该病菌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的真菌引起的,学名是Mycosphacrcalla myricac Saw.,病菌的子囊果埋在表皮下,孔口突出在表皮外,球形或扁球形,直径是60~80微米,孔口直径约7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它在子囊内排成两行,无色、双胞,长椭圆形,成熟时上胞钝圆稍宽,下胞稍尖,分隔处稍狭缩,大小为17~22微米×4.3~4.8微米。 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果在落叶或树上的病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至5月初,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成熟,下雨后释放出来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子囊果散发子囊孢子的时间较长,从5月中旬到6月下旬,在病叶中均可查到子囊孢子。该病菌侵入叶片组织后,潜伏期可达3~4个月,在7~8月高温干旱时停止蔓延,8月下旬出现新病斑,9~10月病情加剧,并开始大量落叶。该病一年发生1次,无再次侵染。该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无性孢子,但在PDA培养基上很容易产生。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直径50~70微米,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单孢,大小为7.3微米×9.6微米×3~5微米。 在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与调查,认为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①与5~6月雨水多少密切相关,雨水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 ②在土壤瘠薄、缺少有机质的情况下,树势衰弱,容易发病。 ③在排水良好的沙砾土或阳光充足的杨梅园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①春季剪除枯枝,扫除落叶,减少病害传染源。 ②新栽杨梅尽量选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山地,培育管理中注意多施有机肥及钾肥。 ③药剂保护与防治。据原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认为5月下旬、果实采后各喷药1次,前者以1:2:200的波尔多液,后者以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为宜。 杨梅干枯病 症状 主要危害枝干,初期为不规则暗褐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不断扩大,并沿树干上下发展。被害部由于水分逐渐丧失而成为稍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与健康部分有明显裂痕,发病严重时,病部深达木质部,当病部围绕枝干一周时,枝干或植株即枯死。在后期病部表面着生很多黑色小粒点,即为分生孢子盘,初期埋生于表皮层下,成熟后突破表皮,使皮层出现纵裂或横裂的裂口。 病原 是一种真菌,属于真菌类半知菌亚门,腔胞菌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 发生规律 该病为一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当杨梅树体衰弱时,在体内扩展蔓延,发病轻重与树势强弱密切相关。 发生规律 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一般从伤口侵入,当寄主生长衰弱时,才会在树体内扩展蔓延,故发病轻重与树势关系密切。 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通过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质肥料及钾肥,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剪去已枯死的枝干,及时烧毁,促发新枝。(3)防治害虫、减少伤口。对于造成树体伤口的害虫,要注意防治,以减少杨梅树干伤口,防止病菌侵入。削去病斑,在伤口涂以50~100倍的402抗菌剂消毒保护。(4)保护伤口。要及时剪除枯死枝条,刮除病斑,并对伤口和病斑涂抹波尔多浆或402抗菌剂进行保护。 杨梅枝腐病 枝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杨梅老树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该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枝腐病发生为害较重,造成枝干腐烂枯死,引起树体早衰。影响经济的发展。 症状 该病害发病初期树干皮层腐烂,皮层病部呈红褐色,稍隆起,组织松软,提早衰败。后期枝干枯萎,病部失水干缩,呈凹陷状,变为黑色,并有黑色小粒点着生,小黑点上有很细的刺毛。 发病特点 该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翌年外界环境适宜时开始活动,病菌从枝干伤口、裂缝或新梢与基枝 的节

相关知识

病虫害防治措施.docx
病虫害防治保障措施.docx
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docx
春季花卉主要病虫害防治.docx
温室大棚病虫害防治控制保证措施.docx
深红种杨梅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东魁杨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杨梅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
绿化防治病虫害方案.docx
种植作物病虫害防控措施.docx

网址: 杨梅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doc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407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菌剂的制作
下一篇: 植物保护基础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