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机制
《生态学报》 2013年19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罗巧玉 王晓娟 李媛媛 林双双 孙莉 王强 王茜 金樑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有益微生物,能与大约80%的陆生高等植物形成共生体。由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被植物病理学界认定为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研究表明,AM真菌能够拮抗由真菌、线虫、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土传性植物病害,诱导宿主植物增强对病虫害的耐/抗病性。当前,利用AM真菌开展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已经引起生态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围绕AM真菌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从AM真菌改变植物根系形态结构、调节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改善植物根际微环境、与病原微生物直接竞争入侵位点和营养分配、诱导植株体内抗病防御体系的形成等角度,探究AM真菌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利用AM真菌开展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云英;张金莲;许诗萍;曾诗媛;陈廷速;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长春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3年18期 2 吴佳海;邹芹;杜曲;张涛;李金苗;肖斌;刘玮;夏季庐山常绿阔叶林4种常见植物根际AM真菌分布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22年36期 3 阮仕琴;陶刚;娄璇;赵兴丽;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功能及其与共生植物互作机理[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年05期 4 瞿宋林;吴一凡;刘忠宽;王国良;陈妍静;戎郁萍;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2年10期 5 王英逵;杨玉荣;王德利;盐碱胁迫下AMF对羊草的离子吸收和分配作用[J];草业学报;2020年12期 6 全达万;李栋;张金莲;宋娟;胡柳;程通;黄京华;陈廷速;长春花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黄龙病菌的抑制效果[J];热带作物学报;2020年11期 7 陈磊;假单胞菌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02期 8 黄咏明;蒋迎春;王志静;宋放;何利刚;田瑞;吴黎明;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根腐病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05期 9 刘丽丽;李建辉;陈骏;郑雪良;王登亮;杨海英;丛枝菌根真菌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J];浙江柑橘;2021年02期 10 王策;郭绍霞;刘润进;程斐;李平;黄婷婷;李敏;生物质炭和AM真菌联合施用对连作甜瓜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瓜菜;202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云龙;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2 褚洪龙;外生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提高油松抗松萎蔫病机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AMF与生物炭基肥互作对大豆产量和养分吸收及固氮菌多样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 2 牟雪丽;丛枝菌根真菌对楸树抗根结线虫病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3 全达万;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对策及菌根化长春花对该病抗性的探索[D];广西大学;2020年 4 梁锐婷;摩西管柄囊霉对连作大豆根系蛋白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7年 5 吴明可;广聚萤叶甲与豚草重新互作对AMF侵染率的影响及其代谢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22年 6 阮仕琴;内生细菌对宿主丛枝菌根真菌的促生作用及抗病害胁迫的影响[D];贵州大学;2021年 7 谢海慧;化感胁迫下杉木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8 崔佳琦;摩西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6年 9 李亮;摩西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连作大豆根腐病及病原真菌多样性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卢锡锋;烟草毛状根与幼套近明球囊霉双重培养体系的建立[D];贵州大学;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鑫萍;杜茜;闫永利;马琨;王占军;蒋齐;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因子对AM真菌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13期 2 贺忠群;李焕秀;汤浩茹;立枯丝核菌侵染下AMF对黄瓜内源激素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7期 3 补娟;崔卫东;罗明;龙宣杞;杨蓉;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生长和黄萎病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4 崔卫东;龙宣杞;侯新强;杨蓉;补娟;罗明;黄萎病原菌胁迫对丛枝菌根化棉花幼苗根部防御性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5 王倡宪;李晓林;秦岭;王贵强;周建朝;杨慧民;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7年S1期 6 黄京华,骆世明,曾任森丛枝菌根菌诱导植物抗病的内在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5期 7 李海燕,刘润进,束怀瑞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作用机制[J];菌物系统;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巧玉;王晓娟;李媛媛;林双双;孙莉;王强;王茜;金樑;AM真菌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机制[J];生态学报;2013年19期 2 王强;王茜;王晓娟;张亮;张云飞;黄利春;金樑;AM真菌在有机农业发展中的机遇[J];生态学报;2016年01期 3 魏娜;西藏中部野生宿主植物AM真菌生态分布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4 贺超兴;王锐竹;张志斌;接种AM真菌对温室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年15期 5 董昌金用分子探针探测两种AM真菌在同一宿主植物根内的侵染[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贺学礼;李君;高爱霞;赵丽莉;赵金莉;不同宿主植物对丹参根围土著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茜;王强;王晓娟;熊友才;祝英;张亮;金樑;不同AM真菌对玉米生长的促生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8 张传博;谭金玉;孙云子;罗充;喀斯特典型地区烟管荚蒾AM真菌多样性研究[J];广西植物;2013年05期 9 曾理;王明元;李建福;郑文君;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4期 10 穆巧梅;贺学礼;王蒙;不同宿主植物对井陉矿区AM真菌繁殖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彩云;张林;冯固;磷浓度对AM真菌菌丝分泌物成分和含量的影响[A];第七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张霁;郭兰萍;刘大会;黄璐琦;干旱胁迫下AM真菌对苍术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A];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永坤;朱宁;程阳;王晓静;冯固;AM真菌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玉米生长和磷营养的效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盛敏;Roger Lalande;Noura Ziadi;Chantal Hamel;唐明;王春燕;长期耕作和施磷对玉米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和AM真菌特性的影响[A];第七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刘翠花;张红锋;李菊;大次卓嘎;钟国辉;张澈;AM真菌对青稞抗旱性影响的机理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坤;解琳琳;胡从从;王少杰;贺学礼;沙生植物AM真菌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7 仇惠君;曾富兰;曾燕红;刘要鑫;黄京华;黄荣韶;AM真菌对黄花蒿养分吸收和有效成分积累的效应[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8 刘冰江;李敏;刘润进;AM真菌对棉花根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涛;冯固;荒漠短命植物对AM真菌的依赖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成斌;胡从从;赵丽莉;贺学礼;羊柴根围AM真菌群落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俊;扰动对AM真菌群落影响及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杨晓红;AM真菌特性及其对柑桔生长影响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纪玲玲;AM真菌驱动的土壤团聚体形成过程与稳定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 4 王启;内蒙古中温型草原AM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影响因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杨榕;植物-AM真菌的共生适应性对青藏高原海拔环境梯度的响应[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6 李海燕;丛枝菌根(AM)真菌诱导植物抗/耐线虫病害机制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7 梅琳琳;增温和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松嫩草地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山宝琴;漠境沙蒿AM真菌多样性及时空分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敏;AM真菌对西瓜抗枯萎病的效应及其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赵金莉;毛乌素沙地克隆植物AM真菌生态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燕;不同水肥条件下AM真菌对黄芩生长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4年 2 王锐竹;AM真菌基质栽培与肥水耦合影响甜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黄艳辉;内蒙古盐碱土中AM真菌多样性及提高宿主植物耐盐能力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辰;黑龙江省农田阿特拉津残留土壤AM真菌多样性[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陈烝;荒漠四种植物根围AM真菌多样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6 李越;接种AM真菌对干旱胁迫燕麦土壤和植株氮、磷相关指标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22年 7 李雪松;几种紫花苜蓿高效AM真菌的初步筛选[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8 孙小波;砷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磷砷吸收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张焕仕;AM真菌和水分胁迫对油蒿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8年 10 于宏清;AM真菌与盐碱地藜科植物的共生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周厚亮;调节真菌微生态或可促进新冠患者康复[N];健康报;2023年 2 记者 刘霞;新抗真菌分子对多种感染有效[N];科技日报;2023年 3 本报记者 佘惠敏;为认识真菌付出毕生努力[N];经济日报;2021年 4 整理 记者 吉菁菁;与人类形影不离的真菌[N];北京科技报;2021年 5 ;美国发现“超级真菌”[N];北京商报;2021年 6 徐徐;近100种两栖动物被真菌消灭[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吴佳佳;“超级真菌”对公众健康不构成威胁[N];经济日报;2019年 8 本报实习生 霍悦 记者 甘晓;“超级真菌”来了 你怕了吗?[N];中国科学报;2019年 9 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邱清月;超级真菌概念遭爆炒[N];深圳商报;2019年 10 赵熙熙;真菌或在10亿年前出现[N];中国科学报;2019年
相关知识
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AM真菌对紫花苜蓿茎点霉叶斑病和豌豆蚜危害的影响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防治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真菌生物防治方案
植物病害真菌
生物防治在未来植物病害的防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AM真菌与螯合剂强化盐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的作用机理》范文
内生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AM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网址: AM真菌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