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阅读原文” ,到搜狐视频看本期完整节目
软科幻、犯罪悬疑、心理惊悚,家庭婚育,女权话题,家暴悲剧,《记忆大师》为了打造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糅合了如此之多的元素,也出现了一定的失控。影片吸取了前作的不足之处而努力做出改善,此番态度在国产影视中可谓珍贵,但多少有点下料过猛,顾此失彼。《记忆大师》的内容更加厚重饱满,但从影片的整体架构,元素和谐性来看,其实还要稍逊《催眠大师》。
2014年同样由陈正道导演,徐峥、莫文蔚主演的心理悬疑电影《催眠大师》,为国产惊悚片做出了探索尝试,2017年,陈正道继续执导了科幻题材的《记忆大师》。两部影片不错的票房与口碑,形成了【大师】这一系列品牌。
这个以【大师】为名的电影品牌,却是为了将来国产电影出现真正大师级类型电影的可能,所做出尝试的借鉴习作。也许影片本身并不足以留给观众长久的印象,但它们在西方类型电影叙事本土化的探索上踩到的雷,暴露的问题,对于后来者,都算是留下了不小的参考价值。
催眠大师
《催眠大师》对近十几年来一直颇受追捧的【烧脑】概念剧情片,做了并非山寨的借鉴创作,即便只是一个单薄的穷人版,却也是非常可贵的尝试,尤其是在这部电影与《分手大师》片名相撞,同年相隔一个月上映,票房相差两倍以上,如此的背景之下。
著名的催眠治疗师徐峥接手了一名古怪病人莫文蔚,通过催眠疗法,徐峥试图探清莫文蔚的内心世界,不想在步步引导挖掘的过程中,却反被带入了她的节奏,线索拼图重新组接之后的事实真相,是自己的过去。原来徐峥才是病人,莫文蔚是他的治疗师。
《催眠大师》的故事与讲述手法,是【医生与病人】的反转结构,悬疑电影中一个屡试不爽的叙事诡计。马丁.西科塞斯执导,小李子主演的《禁闭岛》,是近年来最著名的影片,警探进入精神病院查案,实则自己才是患者。就连2017年春晚的小品中,帮助失忆老人潘长江的蔡明,原来自己才是失忆者,也通过引入这个结构,令观赏性大大提升。
如果说【医生与病人】是此叙事结构的头尾,那么中间的过程,就是【记忆碎片】,医生欺骗自我的虚假记忆被打碎重组,还原出第二层真故事,最后迎来成为病人的反转。
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非线性叙事,大量的双关语、伏笔,场景、道具,小动作,皆可能是线索,主角往往处在精神恍惚,心事重重的状态。这些特征标签,在当代电影中,最受影迷认同的持有者,当属克里斯托弗.诺兰,早年成名作《追随》、《记忆碎片》,报案者成了犯人,追凶者才是凶手,便是【医生与病人】反转故事的经典代表。
《催眠大师》亦带有明显的诺兰电影痕迹,非线性拼图式叙事,负罪感深重的男主角,以及,死了老婆。
海报上,漩涡背景,《催眠大师》的双主角分居对角,与诺兰另一悬疑名作《致命魔术》同款。主线上,《催眠大师》是一部心理医生版,去犯罪剧情的《记忆碎片》。而在重组记忆的视听叙述上,则又有几分像是《盗梦空间》,一如一台简陋便携的造梦机器即可进入复杂的梦境中,《催眠大师》也只借用催眠暗示这个有些神乎的手法,一套话术,一个响指,就能让人潜入自我的内部意识结构。莫文蔚将徐峥推入水中的意识流镜头,也与小李子掉入浴缸的KICK形似。
心理治疗的具象化,同样效仿《盗梦空间》中的套层设计,物理时空发生在客机头等舱中,意识的行动却穿过了大雨街头-酒店-雪山-废城-沙滩别墅五层梦境。《催眠大师》的治疗,其实发生只在办公楼这一密闭空间中,进入催眠后,通过莫文蔚假装接受治疗时编造的居民楼闹鬼、公交车车祸、孤儿院生活、未婚夫葬礼,给出真相的变形碎块,逐步导向徐峥的内心创伤,是自己酒驾酿成悲剧,深陷自责。四个虚构的记忆情境,画面布景各有诡异,现实空间的办公楼,螺旋状的楼梯,复古精密的机械摆设,分格的镜子,地板上的花格图案,都充满了精神分析的视觉暗示。
而通过这个内心世界的设定,《催眠大师》其实很长时间里,将自己的影片气质置换成了本土观众相对更熟悉的国产恐怖片,顺便无意反向解决了国产恐怖片绕不过去的雷人问题,闹鬼最后都是神经病,因为这个电影里本来就告诉你是一个正常人假装神经病故意编的,这本来就不是恐怖片,但是可以给你一点类似的效果。
至于不少人诟病的谜底,【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换个角度看待,未必不是尝试悬疑惊悚与社会公益话题结合的本土化叙事改编,也没规定说心理惊悚片就一定要专注于精神分裂,人格变态。
影片观感最大的缺陷,其实在于一个小时出头的时段,就揭开了谜底,随之开始直白且冗长的解释,重复回顾酒驾车祸的现场,如此大段的说明环节,极大破坏了【医生是病人】的反转节奏,影片甚至还在台词中刻意说出了【车祸,司机,死者意愿,水】四个关键词,叫主角再仔细想想,这样明语向观众硬点剧中埋设的隐藏信息,可以说是悬疑惊悚片的大忌。
但是这样的做法,透出的更多不是创作者的能力问题,而是对观众智商的极度不信任。这种对观众的【照顾】,其实才是最大的嘲讽,和影片本身一样值得人们认真咀嚼。
记忆大师
三年之后,延续【大师】品牌的《记忆大师》上映,在数年来总是雷声不断的国产科幻电影项目热潮中,悄然完成了一部软科幻剧情电影,也同样地,为国产科幻片的创作试错出了不少问题。
电影设置在架空的T国,技术水平与现实生活基本无异。唯一可见的科幻元素,似乎只有记忆删除手术,但是手术的仪器,却是精密复杂的齿轮架构,形似差分机,记忆的提取与载入,是将药剂式的点滴,这些都是蒸汽朋克的美术风格。但与此同时,机器又连着现代电脑,还出现了辉光管计数仪器,又属于真空管朋克中的视觉代表道具。
两种朋克的基调截然不同,前者复古乐观,后者更接近赛博朋克的迷惘悲观。在这个人们依旧使用苹果手机的背景中,如此的科技树显得有些枝杈混乱,当记忆都可以操纵的时候,警察却依然在靠着纸质档案查案。警局的透明套房,又有点【净科幻】的未来风。
电影缺少一个统一的美术世界观,即使局部可以做出不错的设计,却还不能捏合成一个完整自洽的情境,去让观众信服与带入,科幻的氛围也就随之寡淡了许多。对于将来陆续出现的国产科幻电影,这恐怕都将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除却视觉风格的不和谐,科幻设定在的存在感低,也是这部国产科幻看起来不那么科幻的一个因素。前作《催眠大师》虽然让人看到了满眼的《禁闭岛》与诺兰电影,但却是正宗的低配心理惊悚电影。此番《记忆大师》一开始的记忆删除场景,就让人想起了经典的爱情软科幻《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但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科幻电影即视感。这部影片并非复刻一个失意男人的伤情回忆,而是令其卷入了一起杀人案,故事走向了犯罪悬疑电影。
具体到剧情展开的视角上,便是职人的缺失。
《催眠大师》的主角就是催眠大师,职业心理医生,主线就是一场催眠治疗,利用催眠的虚构理论推进剧情。而在《记忆大师》中,记忆大师变成了一家公司的名字,所有的医师都成了NPC,记忆手术的技术,在触发了事件之后,就缺席了大部分的时间。
故事的主角,是黄渤的作家,与段奕宏的警察,他们既没有核心技术职人的主观视角,也没有像其他科幻片的门外汉主角那样提供代入视角。除开统一【大师】品牌效应的意义,《记忆大师》的片名其实不那么合适。
当黄渤载入罪犯记忆之后,影片叙述的重心就又转移回了心理惊悚的路数上,致力表现记忆碎片的重组,表现手法也与《记忆碎片》一样,采用彩色与黑白区分现实与记忆的场景时空。黑白的记忆时空中,又出现了多重分身、密室套层、凝固浴缸、飞天金鱼实等等盗梦式的超现实场景。黄渤为了不再像诺兰电影里的男主角那样日常死老婆,而开始努力回忆真凶。
随后的故事,基本就没有多少科幻的空气。当段奕宏最后被黄渤的记忆影响,开始将自己带入和徐静蕾相处的场景,甚至产生了奇特的笑场反应。
悬疑叙事方面,当年《催眠大师》中那个酒驾车祸的谜底稍显单薄,多受嘲笑。带有犯罪题材的《记忆大师》这回卯足了劲,将谜底垫厚,加注了家暴下的扭曲人格,一个很人性很罪恶很日本的沉重悲剧。而为了避免上次《催眠大师》在一个出头小时之后就失去悬念,陷入解说的冗长乏力,《记忆大师》这回更是兜兜转转,不但将剧情拉长,还打了好几个结。
先是玩起了时间线诡计,将凶手童年的杀人经历,与当前的杀人案并列,制造了连环案件的烟雾弹,有点《西部世界》里黑衣人与威廉平行的玩法。接着又搬出杨子姗扮演的医生,作为假凶手的障眼法,误导观众。
这一段剧情里,杨子姗仿佛像是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中为家暴受害女性复仇的神秘组织女杀手青豆的再黑化与矮化的版本。借用了当下时髦的闺蜜、蕾丝边、生育、女权这些话题,来遮掩男孩弑母的谜底。作为段奕宏的暗恋对象,潜在的包庇动机又掩护了他的凶手身份。可以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这一出障眼法,单看虽然精彩。但置于影片整体中,却难免有些喧宾夺主,让最后的真凶露相有些为反转而反转。一个家暴家庭中的男孩,因为看不下去母亲被打,而杀害了母亲,长大当了刑警队长,却依然还被父亲伸手讨钱。这样诡异且怂的凶手人设,也有些为了人性复杂而人性复杂。作为一个男孩,请跟隔壁桐原亮司学一学,冤有头债有主,前面右拐是鬼父。
而如果真凶就停在杨子姗身上,电影的内容可能会更有意思一点。一个女孩眼看自己母亲逃不出家暴之苦,将其杀害。同时因为父亲的恶劣影响,变得厌恶男性,成了女同。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救治帮助各位家暴受害妇女。后来她爱上了一名病人,试图将对方带离丈夫身边,却遭到了拒绝,在听到【我是不会爱上你,我看到你就觉得恶心】这样的狠话之后,这名痛恨家暴的女同医生再度因爱生恨将其杀死,弑母弑爱让她的心理彻底扭曲,并为自己的杀人行径冠上解放家暴受害女性的正义臆想。
如果是这样,那《记忆大师》的现实批判意味或许会更加强烈。
软科幻、犯罪悬疑、心理惊悚,家庭婚育,女权话题,家暴悲剧,《记忆大师》为了打造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糅合了如此之多的元素,也出现了一定的失控。影片吸取了前作的不足之处而努力做出改善,此番态度在国产影视中可谓珍贵,但多少有点下料过猛,顾此失彼。《记忆大师》的内容更加厚重饱满,但从影片的整体架构,元素和谐性来看,其实还要稍逊《催眠大师》。
当然必须要清楚的是,这是一种正面意义的失控,源于经验和土壤的薄弱,而非良心的丧失。不出意外,大师系列以后还会有第三部作品,这个系列最倒霉的地方,就是将来人们提起三部曲的时候,很可能会把《分手大师》给混进去当成三部曲。
欢迎转载~
想和龙叔直接互动,请按住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添加龙斌大话电影官方微信。或手动搜索微信号lbdhdy
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官方QQ群
1号群:429807677;2号群:262188802;
3号群:425684507;4号群:260143967;
5号群:305628852;6号群:363146014;
7号群:215649466;8号群:487743249;
9号群:576786926;10号群:432472279(新)
想让你的影评&影视相关作品让更多人看到,请将作品+姓名+联系方式(QQ&电话)发送至3095935919@qq.com
点击 “阅读原文” ,到搜狐视频看本期节目吧
相关知识
莫妮卡心理惊悚系列
科幻惊悚?《异形:夺命舰》的恐怖不止于此
硬派科幻惊悚游戏《控制》终极合辑即将登陆Mac平台
悬疑惊悚小说有声
能否给出一些女性心理惊悚小说的推荐?
惊悚预警!精选20部恐怖小说,胆小慎入,挑战心理极限!
细分恐怖片类型(上):杀人狂、鬼怪和心理惊悚
推理侦探惊悚小说悬疑日本经典作品故事猎奇书籍侦探推理
个人推荐的悬疑心理惊悚片
穿越+悬疑+犯罪+推理的韩剧
网址: 心理、惊悚、科幻、犯罪,良心的国产试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4730.html
上一篇: 心理惊悚电影《塑料大棚》:釜日电 |
下一篇: 小众心理惊悚剧《如此亲密的背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