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林植保分享 | 夏季园林植物生理性黄化病的发生与防治

园林植保分享 | 夏季园林植物生理性黄化病的发生与防治

夏季是园林植物的生长旺季,也是黄化病的多发季节,在日常园林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严加防治。发生黄化的植物往往生长发育迟缓,枝条丛生,叶小且颜色逐渐变淡至黄色或黄绿色。不仅影响园林树木观赏价值,而且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

(核桃树上发生的黄化)

认识黄化病

黄化病症状表现为叶面均匀地变为黄白色,但根据其病原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即生理性黄化病和病理性黄化病。

生理性黄化病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外部环境引起内部生理活动的失调,以及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过多或缺失引起的。其诱发因素有土壤贫瘠、肥害、干旱、洪涝、大气毒害等。生理性黄化病常见的实例有香樟化病、法桐黄化病等。

(香樟黄化)

病理性黄化病是病原微生物侵染树木的根系、叶片或其他组织,导致植物的生理结构及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被破坏,引起的植物黄化。其发病具有扩散蔓延的特征,如紫叶李黄化病等。

区别:

生理性黄化病无传染性,而病理性黄化病具有传染性,病理性黄化病在发生黄化症状时常常伴随不定芽增生变多呈“扫帚状”的现象的发生。

生理性黄化病的防治

对于生理性黄化病,首先要找出病因,再对症施治。

1、干旱以及涝害都能引发植物生理性黄化病。

此时要加强园林日常养护管理,及时“涝时排水、旱时浇水”。尤其是对于一些耐旱力较弱的树种更要做到及时浇水,防止黄化病害发生。

2、土壤贫瘠引起的黄化。

要根据土壤缺肥情况,适时、适量追施肥料,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因肥害导致的黄化,首先清除残余肥料,并及时用水浇灌、冲洗。

3、缺素黄化。

树木缺乏铁、镁、锰、氮、钾、锌、铜等元素都会出现叶片黄化,但各又表现不同。

例如:缺乏铁元素导致的黄化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生理黄化病。 最早表现症状是枝条的幼嫩叶片,然后向老叶发展。 病初期,叶脉绿色,脉间组织黄化。当严重缺铁时,枝条中下部老叶片叶尖或叶缘出现枯焦或者坏死,最后叶片脱落。

缺素黄化的防治首先要根据植株缺素表现来判断到底缺哪种元素,再结合实际进行防治。治疗植物生理黄化的主要思路,要以预防为主,提高植株抗病性。

(1)改善植物根区的土壤环境,防止土壤出现板结现象。使用“沃土康”,能够有效解决土壤板结、平衡土壤PH值,调节植物根系生态环境。

(2)强化根系活力,提高植物吸收元素的功能。植物生长季使用“根健冲施肥”,有效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以及强力促进根系生长。

(3)当植物出现缺素黄化时,要及时补充相应的元素,配合“绿宝”对叶片进行均匀喷洒。

综上所述,植物黄化的防治不能使用单一的防治手段,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理性黄化的防治应着重植物生长环境,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有效吸收;对于缺素的植株,应根据相应缺失元素及时补充。发病初期要准确判断发病原因,根据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的展开防治工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园林树木黄化病的发生与防治
栀子花黄化病的发生与防治
【植保】园林植物病害常见危害症状
花叶病黄化病的识别与处理
如何防治栀子花黄化病
花叶病、黄化病的识别与处理
花叶病、黄化病的识别与处理 – 根盆网
花叶病黄化病的识别与处理 – 根盆网
花卉黄化病及防治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及园林植保的可持续发展

网址: 园林植保分享 | 夏季园林植物生理性黄化病的发生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504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树叶黄化,主要病因分析和综合防治
下一篇: 花卉叶黄有8种不同原因,如何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