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硫菌灵:防治80多种作物、180多种病害,应用技术汇总!
甲基硫菌灵1969年由日本曹达公司研发,是一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也叫甲基托布津、或简称“甲托”,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已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取得登记,被用于防治80多种作物的180多种病害,可以适用于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芹菜、马铃薯等
蔬菜作物,苹果、葡萄、桃、枣、石榴、香蕉、柑橘等
果树,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油菜等
粮油作物,以及甘薯、甜菜、中药材、花卉等其他作物。
一、甲基硫菌灵防治对象
1、防治蔬菜病害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茄子、葱头、芹菜、番茄、菜豆等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莴苣灰霉病、菌核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
2、防治花卉病害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海棠灰斑病,君子兰叶斑病都有一定防效。一般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83-125克,兑水常规喷雾,共喷3-5次。
3、防治果树类病害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葡萄褐斑病、炭疽病、灰霉病、桃褐腐病等,可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柑桔贮藏中的青霉、绿霉病,在柑桔采摘后立即用40%胶悬剂400-600倍液,浸果实2-3分钟,捞出晾干装框。
4、防治其他作物病害烟草、桑树白粉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300-400毫克/公斤的药液喷雾;花生叶斑病,在病害盛发期,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250毫克/公斤药液喷药,间隔2周,施药3次;甘薯黑斑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毫克/公斤药液浸种薯10分钟。
5、防治麦类病害麦类黑穗病,可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4公斤拌种100公斤,然后闷种6小时;三麦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5-7天后喷第二次每次每亩可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
二、甲基硫菌灵应用方案
1、喷雾。(1)防治
蔬菜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枯萎病、瓜类蔓枯病、白菜白斑病、茄子黄萎病,空心菜、草莓轮斑病,落葵、草莓蛇眼病,根甜菜、芦笋、罗勒、香椿、莲藕等特菜褐斑病,茭白胡麻叶斑病,小西葫芦根霉腐烂病,十字花科特菜褐腐病等。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防2~3次。(2)防治
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5~53克。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适当增加剂量,最多可增加到每亩用制剂量80克兑水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2~3次。(3)防治
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2~48克或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40~60克,兑水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4)防治
芦笋茎枯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整株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3~4次。(5)防治
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每次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80克兑水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使用2~3次。(6)防治
马铃薯环腐病,发病初期每次每亩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7)防治
柑橘疮痂病、炭疽病,梨黑星病、白粉病、锈病、黑斑病、轮纹病,葡萄白粉病、炭疽病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8)防治
柑橘绿霉病、青霉病,发病初期每次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整株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9)防治
苹果轮纹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600~1000倍液整株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用药3~4次。(10)防治
苹果白粉病、黑星病,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整株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2~3次。(11)防治
葡萄、桑树、烟草白粉病,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整株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12)防治
梨黑星病和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次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整株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13)防治
水稻稻瘟病、菌核病、纹枯病,发病初期或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施药,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42.8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2~3次。或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叶面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14)防治
麦类赤霉病在小麦扬花初期、盛期各喷药1次,每次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100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15)防治
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16)防治
花生疮痂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雾。(17)防治
花生褐斑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开始用药,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33.3克,兑水喷雾。间隔7~10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4次。(18)防治
花生叶斑病,发病初期每次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18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可连续用药2~3次。(19)防治
棉花枯萎病,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7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可连续用药2~3次。(20)防治
油菜菌核病、霜霉病,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50公斤,于是油菜盛花期喷雾,隔7~10天再施药1次。(21)防治
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300倍液叶面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可连续用药2~3次。(22)防治
烟草菌核病,发病初期每次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整株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可连续用药2~3次。(23)防治
毛竹枯梢病,发病初期用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天左右施药1次,可连续用药2~3次。
2、拌种。(1)防治
菜用大豆灰斑病,四棱豆叶斑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2)防治
豌豆细菌性叶斑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1%。(3)防治
大蒜白腐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蒜种重量的0.4%。(4)防治
豌豆的白粉病、凋萎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密闭48~72小时后播种。(5)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褐腐病、落葵蛇眼病,除喷雾外播前可用种子重量的0.3%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6)防治
麦类黑穗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兑水4公斤拌种100公斤,然后闷种6小时。(7)防治
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公斤棉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克拌种。
3、涂抹。(1)防治
西葫芦蔓枯病,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在病茎上刮掉病层的病斑处涂抹,过5天后再涂1次。(2)防治
芦笋茎枯病,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50倍液,在芦笋芽出土后,涂芽1次。到嫩秆期,在茎秆基部20~30厘米处,再涂药1次。(3)防治
黄瓜、西葫芦等的菌核病,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公斤与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公斤混匀后,兑水稀释成50倍液,涂抹茎上发病处。(4)防治
果树枝干腐烂病,在刮除病斑的基础上,使用3%甲基硫菌灵糊剂原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15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悬浮剂15~20倍液在病斑表面涂抹。一个月后再涂药1次效果更好。(5)防治
苹果和梨的枝干轮纹病,春季轻刮瘤后涂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植物油按1∶(20~25)或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植物油按1∶(25~30)、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植物油按1:(15~20)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涂抹枝干。
4、土壤处理。(1)防治
西葫芦曲霉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公斤与50公斤干细土拌匀,制成药土,将药土撒于瓜秧基部。(2)防治
冬瓜和节瓜的枯萎病,每亩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5公斤,与适量细土拌匀,在定植时施用。(3)防治
黄瓜根腐病,将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配成药土,撒于根茎部。(4)防治
豇豆根腐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与50份细土拌匀后穴施或沟施,每亩用药剂1.5公斤。
5、灌根。(1)防治
番茄枯萎病、茄子黄萎病,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0.5公斤。(2)防治
芦笋紫纹羽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3)防治
西葫芦蔓枯病,在定植穴内、根瓜座住及根瓜采收后15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各灌根1次。(4)防治
芦笋茎枯病,用芦笋幼芽萌动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根部。(5)防治
豇豆根腐病,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700倍液灌根。(6)防治
辣椒根腐病,扁豆立枯病,芦笋立枯病、冠腐病,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灌根。(7)防治
苦瓜枯萎病,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倍液灌根。(8)防治
黄瓜枯萎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9)防治
黄瓜、冬瓜、节瓜等的根腐病,南瓜和扁豆的枯萎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10)防治
果树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等,在清除或刮除病根组织的基础上,于树盘下用土培埂浇灌,每年早春施药效果最好。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浇灌,浇灌药液量因树体大小而异,以药液将树体大会部分根区土壤渗透为宜。
6、浸种(果、苗)。(1)防治
草莓褐斑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晾干后栽种。(2)防治
荸荠灰霉病、秆枯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18~24小时,按常规播种球茎。定植时,再浸苗18小时。(3)防治
南瓜青霉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采后浸果。(4)防治
大蒜白腐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用水量为种子重量的6%。将药剂溶于水中,搅匀后,再用该药拌种。(5)防治
莲藕腐败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配后,喷淋种藕,再盖塑膜密闭24小时,晾干后再栽插于大田。(6)防治
甘薯黑斑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2800倍液浸种薯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浸种薯。播种前浸种10分钟。(7)防治
柑橘储藏期青、绿霉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于采收后浸果。(8)防治
苹果和梨的采后烂果病,采后贮运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浸果,1~2分钟后捞出晾干即可。
三、甲基硫菌灵混配方案
1、防治白粉病配方甲基硫菌灵+三唑酮,是一种具有较强内吸性的杀菌剂,具有双向传导功能。是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剂,每亩用60-10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白粉病的危害。
2、防治轮纹病配方
甲基硫菌灵+福美双,该配方可迅速地渗入植物组织,阻止病菌侵入,从而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对苹果树的轮纹病防效好。使用时可用5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一次,即可有效控制轮纹病的发生。
3、防治黑星病配方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该配方可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对黄瓜、梨树等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发病初期,可用4000-5000倍液喷雾,对黑星病防治效果突出。
4、防治果树腐烂病配方
甲基硫菌灵+萘乙酸,该配方具有封闭伤口,防止水分散失,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对于防止伤口复发,提高果树抗病能力有一定效果。将病斑完全刮除,并使削口略大于病斑,木质上的坏死组织及褐色、黑色病变痕也应清除,然后在整个伤口上充分涂布本药剂。即可有效控制腐烂病的扩展。
四、注意事项
1、不能与含铜和碱性、强酸性农药混用。2、病原菌对甲基硫菌灵容易产生抗性,不能长期单一使用,应注意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甲基硫菌灵与多菌灵、苯菌灵等都属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有交互抗性,因此甲基硫菌灵不能与多菌灵、苯菌灵等混用或交替使用。3、应该储存于阴凉、干燥处,严格防潮湿和日晒。4、安全间隔期及使用次数。在黄瓜上安全间隔期为4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在西瓜上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在番茄上安全间隔期为3天,一季最多使用3次;在芦笋上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使用5次;在花生上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最多使用4次;在梨上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在苹果上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最多使用4次;在水稻上安全间隔期为30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在麦类上安全间隔期为30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内容来源/头条号叶雨拾光
相关知识
百菌清、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使用技巧、差别、注意
甲基硫菌灵怎么使用?甲基硫菌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甲基硫菌灵怎么使用?甲基硫菌灵的防治对象和技术
多菌灵、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的比较
能防治100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应用技术大全,建议收藏!
多菌灵并不是万能杀菌剂!多菌灵的使用误区一定要知道
甲基硫菌灵农药残留新闻
又一个新药上市,专治最难治的30多种细菌性病害,彻底铲除病害
53种常见杀菌剂的防治对象汇总(建议收藏)
又一个新药上市,能治溃疡病、腐烂病等30多种病害,彻底铲除病害
网址: 甲基硫菌灵:防治80多种作物、180多种病害,应用技术汇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