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武海霞 刘丽婷 廖柏勇 莫晓勇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20个桉树树种和杂交子代的花粉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花粉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桉树花粉微观形态具有高度一致性,都属于小孢粉(10~25μm)。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属于三环孔沟类型。萌发沟细长,沟缘不整齐,直达两极汇合形成合沟或者副合沟,沟膜多为颗粒状纹饰。花粉外壁光滑或者具有纹饰。(2)桉树不同树种在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器官及外壁纹饰的细微特征上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可作为桉树种间鉴别的重要手段。(3)花粉微观形态可作为分析亲本与杂交子代关系的指标之一,为杂交品种的鉴定与表现型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冰谦;杨国红;卢恒;宋祥云;刘峰;耿岩玲;王晓;刘伟;李圣波;基于花粉微观特征的木瓜品种孢粉学研究及亲缘关系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05期 2 林立;祝志勇;22种枫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福建林业科技;2022年03期 3 陶依玲;闫亚丹;李鑫玉;翁怀峰;文亚峰;邵凤侠;6个柳杉品种雄球花及其花粉形态特征对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09期 4 王楚彪;李敖彬;潘松海;卢万鸿;林彦;罗建中;7种桉树花粉微观形态及其亲缘关系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年02期 5 张璐;张曼瑜;曾心美;贾茵;姜贝贝;周蛟;马娇;徐倩;石小庆;王凯璐;潘远智;成都地区19个木芙蓉品种的孢粉学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年04期 6 王楚彪;潘松海;李敖彬;罗建中;卢万鸿;林彦;粗皮桉及其杂交种的花粉形态鉴定和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21期 7 周静伟;吴晓梦;周慧晶;邹剑锋;陈海霞;10个八仙花品种花粉粒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21期 8 郭锐;密孝增;王华斌;夏小波;刘露;刘升锐;韦朝领;7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与生活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03期 9 周琦;丁志彬;王丽萍;祝遵凌;鹅耳枥属部分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03期 10 梁芳;王冲;宫中志;杨俊枫;侯智霞;大兴安岭16个地区笃斯越桔花粉形态观察[J];经济林研究;201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静伟;八仙花花粉形态观察和花药离体培养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 2 鄂思彤;基于表型及分子标记的辽宁地区色木槭和元宝槭分类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0年 3 张永芳;四川特异性资源德阳柿的观测与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奎;王雁;郑宝强;朱向涛;吴红芝;史倩倩;40个野生滇牡丹群体的花粉形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朱琨;张璐;陈雅君;张楚涵;周阳;李雪;37个早熟禾品种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草地学报;2011年01期 3 宛涛;孙启忠;蔡萍;伊卫东;王伟;张雅荣;冷蒿正种与其变种的花粉形态观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蔡丹;刘军;四川金桂品种群桂花品种的花粉形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5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Wintersweet (Chimonanthus praecox) Cultivars Supported by Pollen Morphology[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10年07期 6 熊壮;曹福亮;银杏花粉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0年04期 7 张双双;奚晓军;张金凤;黑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8 刘有春;刘威生;刘宁;郁香荷;章秋平;刘硕;张玉萍;孙猛;徐铭;基于花粉形态数量分类的核果类系统关系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05期 9 姜正旺,王圣梅,张忠慧,黄宏文猕猴桃属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2004年03期 10 赵先贵,肖玲,毛富春中国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海霞;刘丽婷;廖柏勇;莫晓勇;20种桉树及杂交种的花粉形态分析及分类学意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姚高友;谭杰;吴羽媛;苏晓盈;刘付少梅;张元;方家熙;陈楠生;王春德;刘志刚;墨西哥湾扇贝和扇贝“渤海红”及其杂交子代的遗传分析[J];渔业科学进展;2020年05期 3 李菲;甄曼;杨松颀;尚国丽;王玖瑞;刘孟军;枣杂交子代遗传多样性和叶性状变异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年期 4 龚雅婷;傅建军;朱文彬;张林兵;王兰梅;强俊;郜灿;胡桂飞;洪斌;董在杰;大口黑鲈2群体双列杂交子代的生长比较及通径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年01期 5 李文秀;贺军军;张华林;翁俊亮;李进良;罗萍;橡胶树杂交子代遗传特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22年05期 6 余文才;宁连云;邱彦芬;和丽岗;橡胶树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5杂交子代早期鉴定[J];热带农业科技;2018年04期 7 吕东林;李腾;郭译文;姜静;黄海娇;转基因白桦杂交子代种子活力及外源基因遗传规律分析[J];植物研究;2021年04期 8 孙佩;姬慧娟;张亚红;贾会霞;胡建军;丹红杨×通辽1号杨杂交子代苗期抗旱性初步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年02期 9 周大颜;张志新;黄彩林;招志杰;莫飞龙;3种白鲫杂交子代的转录组学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9年06期 10 杨汉波;郭洪英;陈炙;王泽亮;黄振;李佳蔓;肖兴翠;四川桤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分析及选择[J];四川林业科技;201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祖芸;余玉生;张学文;杨娟;宋文菲;王艳辉;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和杂种优势分析[A];二十一世纪第二届全国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摘要[C];2016年 2 黄雪贞;钱国英;王忠华;李彩燕;中华鳖杂交子代与亲本子代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程兴兴;刘峰;宋红彬;田璐;楼宝;徐冬冬;小黄鱼(♀)×大黄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A];2018年(第十三届)浙江渔业科技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王绪春;欧欢;徐崇志;林敏娟;新疆扁桃杂交子代花性状变异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7年 5 朱华平;卢迈新;高风英;黄樟翰;杨丽萍;桂建芳;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特征和5S rDNA基因在基因组上的分布[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德祥;王世锋;苏永全;王军;不同地理种群大黄鱼杂交子代的遗传学检测[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04年 7 王春德;刘保忠;李继强;刘升平;紫扇贝与海湾扇贝种间杂交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林萍;姚小华;滕建华;王开良;任华东;油茶5×5全双列杂交子代幼林生长性状的配合力分析[A];“木本粮油产业发展森林食品质量安全”学术研讨会暨华东六省一市林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9 胡丽萍;黄晓婷;孙妍;包振民;紫扇贝(Argopecten purpuratus)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定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舒璞;佘孟兰;伞形科花粉类型与分类系统的关系[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吕振明;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过程中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王金龙;奥利亚罗非鱼与鳜远缘杂交的受精机制及杂交子代若干生物学指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杨家婧;基于富集-显微成像的实时花粉监测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22年 4 姚丽娜;应用容量法监测花粉浓度及花粉过敏原交叉反应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杜克兵;杨树杂交育种及杨树耐涝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徐广伟;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丽丽;聚乙烯/纳米蒙脱土微观形态与力-电性能仿真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8 薄文浩;藏川杨遗传多样性及杂交子代遗传变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小岚;鲂鲌品系的遗传分子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程兴兴;大黄鱼和小黄鱼及其杂交子代的遗传学初步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3 李璐璐;猕猴桃种内/间杂交子代倍性分离及性状遗传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9年 4 李静;白灵菇孢子诱变杂交子代优良菌株的筛选[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5 李楠昕;油茶‘攸杂2’ב德油2号’杂交子代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4年 6 单昊;合沟镇稻鸭共育效益提高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4年 7 白皓宇;延安市吴起县合沟滑坡体稳定性评价及治理[D];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 8 谢伟伟;油茶杂交子代与亲本的生长相关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9 王长海;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9年 10 刘蕾;远缘杂交在罗非鱼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及杂交子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曹哲;整合沟渠堤畔地 绿了乡村富了村民[N];益阳日报;2023年 2 仲启全 本报记者 张道平;抓工业 促农业 多功能[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5年 3 常驻记者 杜元铎;一八三团从细节入手支农助农[N];兵团日报(汉);2006年 4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科技小院”下乡谋兴农之道[N];农民日报;2021年 5 朱庆民高传立 祥光;农民不下田 公司包插秧[N];新华日报;2007年 6 黄辛;科学家破解植物亲和花粉授粉机制[N];中国科学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骆倩雯;数花粉的人[N];北京日报;2021年 8 张婉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媛媛 燕军锋;云南猕猴桃授粉正当时 花粉企业发货忙[N];农业科技报;2020年 9 记者 陈超;科学家发现区别同种与异种花粉的分子[N];科技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王彦海;洋花粉一统花粉业[N];中国经营报;2001年
相关知识
红花玉兰等5个玉兰种花粉形态观察及分类学意义
凤仙花属总状花序组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国产秋海棠属(秋海棠科)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英文)
14种石斛属(兰科)植物的花粉团形态及分类学意义
凤仙花属部分植物的花粉形态
12种百合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新疆春黄菊族及亚菊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山东绣线菊属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珍稀濒危植物大花万代兰的花粉团发育及其分类学意义
百合属(Lilium)几种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
网址: 20种桉树及杂交种的花粉形态分析及分类学意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8690.html
上一篇: 花蕊忽然弹动赶走昆虫,竟是为了又 |
下一篇: 什么是花粉? |